张永佳,陈德俊,罗丽琼,黄鸿辉
(普宁华侨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普宁 515300)
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介入治疗能恢复心脏冠脉血运,但对于已合并泵功能衰竭的患者,即便早期进行血运重建,仍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1-2]。传统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能逆转左室重构,配合利尿等治疗方案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一定效果,但整体疗效不佳,易导致心力衰竭反复发作[3-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代替传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康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确诊为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 例。观察组男37 例,女 23 例;年龄40~87 岁,平均(67.83±5.42)岁。对照组男38 例,女22 例;年龄 40~88 岁,平均(67.45±5.6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40%,确诊为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5];②已行介入治疗重建冠脉血运。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心肌梗死并发症;②合并感染性疾病;③已安装辅助循环装置;④精神异常;⑤对本研究用药过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采取常规利尿等改善心功能方案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每次6.25 mg,每天2 次。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采用常规利尿等改善心功能方案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代替ACEI;患者先停用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6 h后再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起始剂量50 mg,每天2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病情调整剂量,2~4 周倍增1 次直至目标维持剂量,每天200 mg,每天2次[5]。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观察4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肾功能损伤、低血压、血管性水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入院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74.28±4.56a 70.24±4.17ab例数60 60左心室射血分数(%)入院前32.89±5.87 32.41±5.37治疗后40.07±3.21a 46.29±3.14ab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入院前58.39±3.27 58.41±3.19治疗后56.34±3.27a 53.41±2.74ab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入院前85.29±6.27 85.36±6.42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随着医院胸痛中心的完善、介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如何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泵功能、减少死亡或心衰再住院风险、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仍是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6-7]。引起心力衰竭进展的关键因素为心肌重构[8]。心梗后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导致心脏形状及功能改变并引起神经体液平衡失调,进而加重对心脏损害,因此,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尤为重要[9]。传统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能逆转心肌重构,但心衰再住院率及死亡率较高。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新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抑制剂复合药物。由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排血量和肾血流量的下降,促使RASS 系统激活,对患者心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抑制该系统,达到扩血管的作用,能减轻心脏负荷,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有效降解B 型利钠肽、心房钠尿肽、缓激肽等多种肽类,并有效阻断脑啡肽酶,防止内源性利钠肽降解,维持患者体内水钠平衡,逆转心室重构[10-11]。此外,该药物还能避免因缓激肽蓄积造成的血管性水肿、咳嗽、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代替传统ACEI,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代替传统ACEI,能有效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