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 山西 太原 030000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使得以往单纯照搬教材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教育模式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符合教育趋势的诸多先进教育理念得以广泛普及与运用,使得教育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纷繁局面。这其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科学引入便引发了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使得学科教学呈现出更加鲜活的良好状态。我在自身的数学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将生活化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到不同的教育环节之中,各自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教育效果。以下,我仅结合个人教育经历及其感悟,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导下的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这一主题发表个人见解。
课堂导入之于一堂课教学的组织与开展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牢牢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们调整身心到课堂学习中来,并在此过程中迸发出持续且长久的学习探索热情。而由实际生活入手,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将显著提升课堂导入的实效性,从而为做好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奠定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认识小数”这节数学知识时,我没有急于讲解具体的数学知识,而是率先为学生们进行了一番如下贴合生活实际的课堂导入:同学们,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大家经常量体温,见过水银体温计吗?大家正常的体温大约是多少度?同学们纷纷表示,36.5℃、36.7℃、36.9℃…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刚接触了量体温,看体温计的活动,因此,能很快便踊跃说出了一个个相关的数。这时,我再顺势引入,告诉学生们,这些带有点的数字便是今天我们要重点学习的“小数”,并顺势教学了小数的读写方法。同时,利用体温计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示意图中找36.5℃、36.7℃的位置。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整数”满十进一、一分为十“的经验将36―37之间平均分成十份,依次找出36.1―36.9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便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搭建起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打通了整数与小数计数及位值制的联系,构建了知识的结构,这一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整体建构输得知识,生活化课堂导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抽象化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尚未发展成熟。基于此,在面对一些稍显复杂、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时学生们的学习难度便变得较大,实际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寻找化抽象为简单直观的有效教学方法,降低原本的数学难度,让学生们更好而快的理解与吸收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而践行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加以辅助,相信,学生们将能以一种更为轻松且便捷的方式理解与突破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从而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讲解的实际效率与质量。
我自身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便可以有力的诠释上述观点。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一节数学知识时,若仅仅只是将书上的概念直接讲解给学生,学生不免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且死记硬背的效果也导致学生们记忆混淆三者,未能实现深度而娴熟的掌握。由此出发,我便有意识地从学生们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以实际事物作为参照物向学生们展示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具体表现。以“平移”为例,每天天安门广场前面的升旗过程便可以看做是“平移”,乘坐直梯上下楼的过程可以看做是“平移”;再以“旋转”为例,游乐场中的摩天轮转起来时便可以看做是“旋转”,钟表无论是时针、分针还是秒针,走一圈的过程也都可以看做是“旋转”……在一项项从生活中寻找“对称”“平移”与“旋转”现象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所谓的数学知识并不抽象、复杂,相反其简单而容易理解,学生们只需认真回想这些常见的现象,再辅助着进行数学概念的理解,便也不再那么困难了,数学学习难度大大降低,且学生们的理解与掌握效果也格外突出。这便是生活化数学课堂讲解所彰显出的突出价值。
常见的小学数学作业多为学生们做一些数学练习题目,长此以往,学生们容易失去做作业的热情不说,且消极的状态也不容易保障最终的作业质量,以作业推动学生及时进行课后复习的价值及其意义也便流于了形式,难以达到预期中的理想效果。由此出发,小学数学教师不妨转换思路,适当摒弃以往枯燥化的数学习题练习作业模式,改为从实际社会生活出发,为学生们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边感知生活边做作业,并在此过程中复习知识、扎实数学根基,促进数学素养的更好进步与成长。
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的数学知识之后,我便没有为学生们布置有关轴对称图形的判断题、概念题等枯燥的题目型数学作业,而是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项巧妙而有趣的数学作业,即找出家中废弃不用的纸张,利用剪刀尝试裁剪出轴对称图形,图形不限。这一作业难度不大,但却需要学生们动手进行操作,积极付诸于实践。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们感觉有趣,且收获动手快乐的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还在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与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且进一步加深了对其的理解。布置生活化数学作业的效果由此得以充分体现。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虽然年龄小,但也普遍有着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因此,以其生活入手,将种种学生们有所经历或者体验的生活现象在数学课堂各环节加以展示,相信,能有效地为学生们创设一种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们颇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之感,进而愿意且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正式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中来,从而在生活化、鲜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收获数学素养及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