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川
中海油能源物流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要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通过基于“互联网+物流”,实现对物流路线制定、运力调配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即时服务等目标。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和完善的配送网络,构建面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体系;将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成果运用到物流系统。现代化的“互联网+物流”,其实现的不仅仅是物流环节的变革,其最终实现的是整个商品流通体系的转型[1]。而想要做到“互联网+物流”,其中实现智能化仓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其重要部分之一。
智能仓储系统的运转需要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个基本环节全面进行互联网赋能,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运作和管理。也正因为整个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的构成相对复杂,因此需要进行高质设计。
1.1 整体架构设计 设计智能化的仓储系统最需要做的就是明确以及进行整个架构的设计。整个系统最基本包括五层,分别为消息层、网络层、数据交换层、接口层、收集数据层。其中消息层为使用系统的操作者提供操作界面,借助建立的客户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查阅等[2]。网络层主要实现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层主要是由搭载在系统平台上的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处理、传输等。接口层则利用无线网络等将数据打包再传输至数据交换层。收集数据层则是在利用各种传感器的基础上对仓储信息等的数据采集。
1.2 主要功能设计 考虑到智能化仓储系统的功能需要其能够做到数据连接和生产,并提供统计查询、作业管理、库存管理等功能。其中库存管理包括物资状态的检查,周转等[3]。作业管理则主要负责仓储物品出入库以及运输配送。统计查询则主要是对仓储物资名称、批次等的查询。通过利用射频技术,从而实现对进入到仓储系统的货物身份进行自动识别,极大程度的减少人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兰剑智能公司主要从事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主要是向客户销售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仓储机器人),为客户代运营智能仓储系统,售后运营维护和记住咨询规划服务。
1.3 工作流程设计 仓储实现的是物资从进入仓库到被重新发出这一阶段的运动过程,包括物资入库、检验、码放、储存和出库的整个物流过程。仓储过程业务多样,涉及人员众多,管理手段复杂,需设计集约式、智能化管理保证其工作效率。特别是想要充分发挥出智能化仓储的作用,其需要从货物的中转和存放;入、出库作业设备;入、出库分配系统;WCS控制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5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流程设计,保证其正常运转。
2.1 硬软件模块的实现
(1)硬件模块实现:硬件模块主要包括物资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两部分。不同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借助自动采扫、装箱机器人等为数据信息的采集提供支持。借助自动化方式进行出入仓储物资的确认,有效降低仓储盘点周期,进一步缩减成本。而关于数据处理方面,其中利用FS4412服务器,有效支持相关数据处理工作的开展。
(2)关于软件系统的开发,其包含整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终端信息通信的控制。另外保证智能化管理功能的实现,借助ERP系统对接实现对进入仓储物资数据资料的标签化管理,有效提升整个仓储管理的效率。利用WMS仓储系统、月台调度系统、TMS运输系统,通过硬件设备获取货物状态、位置、超重情况等信息。
2.2 引入智能仓储系统供应商 智能仓储系统是工业4.0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节省工业用地、缓解体力劳动、防止商品毁坏或丢失、清除错误率、保证仓储管理自动化水平及管理提升、提高标准化管理和操作员工素质、减少贮运损耗率、有效性地降低周转资金的库存积压、提供物流效率等众多优势。而现阶段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技术、产品之间的竞争实现了进一步的转变。其中仓库的运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如果想要自行开发一整套完整的智能仓储系统,其中不仅需要解决涉及、技术、材料等各种问题,还需要配备相应的人才。直接引入专业的智能仓储系统供应商,帮助企业打造一个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仓储系统。
2.3 要求提供远程售后服务 企业在引入智能仓储系统后,要求智能仓储系统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远程售后协助。考虑到较高支出的售后成本,企业需要供应商通过远程协助的方式完成售后服务,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远程排查并解决问题,如果判断需要现场维修设备再派出工作人员前往,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售后成本。
我国整个工业的发展,其中货物流向和分发的智能仓储系统是整个工业产业链条中的核心,这也就进一步明确了智能仓储系统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实现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实现,真正借助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手段,有效提高整个仓储系统,整个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这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