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莎莎
泰安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泰安 271221
为了满足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促进电工电子专业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对电工课程进行课程的改革。电工课程是电工技术的基础课,是学生学习电工专业知识和电工操作技能的重要窗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利用仿真教学、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微课的教学模式等等来推进教学的改革,利用仿真进行教学是指利用仿真软件对实训进行模拟,使实训结果更具有理论依据和可靠性,将校企合作加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更快地了解与自己相关的企业,了解工作环境,更快地融入企业。根据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以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电工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中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采取措施。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很多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仪表、电子、机械为一体的设备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对于机电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不论是使用、销售、生产各个方面都急需具备高级工及以上等级证书的技术人员。出于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我国技术工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甚至影响到我国在工业方面的竞争力。为了培养高技能双证书人才,中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课堂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使用的教材方面,太过于注重理论的分析,却没有联系实际的专业,虽然现在已经经过了多次改版,做了多方面的修改,增添了许多关于通讯、信息、控制方面的内容,但没有深入去讨论其中的细节,教学的内容比较老旧,知识面覆盖不是很广,电工的教学缺少专业性,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脱轨的现象 ,教材中应用实例比较少,很多例题只是纯计算,比较注重理论的教学,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在上专业课时,例如电气安装或者照明电路时,仍然是一副懵懂的样子,出现一些最基础、不该犯的错误,最基本的万用表的使用也不是很熟练。在教学方面,很大一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认为,中职学生基础差、不认真、不用功,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已经会很难了,却没有注重因材施教,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的计划,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训的教学,没有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实训设备方面,对于实训设备的投入比较少,没有紧跟社会的发展,有的设备已经年久失修,很多都不能用了,导致学生无法实训,降低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够,领导的重视度不高,双师型的教师匮乏,教师的实操能力也不是很强,无法全面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目前,实操的教育是中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们只有经过实践的教学,才能把他们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的内容,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学生们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自由分组练习起来,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的题。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大学生思考的范围,也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电工专业的课堂上,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部分学生管理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和操作做一个很好的引导。当然,也可以将本专业的知识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系统,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中职院校的学生自学能力差、自控能力低、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这是他们典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小组之间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或者开展竞争机制,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竞争,进行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总结,每个学生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会越来越重视,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学的内容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根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的分析,根据教学的计划和目标,对学生所达成目标进行评价和分析,了解每个教学目标所对应的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目标及学习态度,让学生具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加突出的学习重点以及更加精简的学习任务,利用小组之间的比赛和竞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表现对教学有一个更加完整的总结和反馈。课程的改革需要漫长的过程,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加强实训基地的的建设,为社会培育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学会技能,学会创新,教学的改革能够促进时代的发展,目前教学方式的传统化,缺乏创新,与其它学科的不融合,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都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佳,促进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工课程也应该紧跟发展的脚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于电工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的联系,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展不一样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让学生全面掌握电工课程的基础知识,也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电工课程的课程改革包括注重能力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改变陈旧的观念,解放思想,进行电工课程的全面改革,改善课程体系,加强建设实训车间,改变考试评价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完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