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晨
厦门市松柏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12
时光匆匆,一转眼跨入六年级,小学生活进入尾声。如何缓解学生的离别伤感与对未来的焦虑情绪,又在这一阶段让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较好较快地发展呢?在紧张的毕业班学习生活中,笔者开展了系列班级毕业季活动,为学生们在这一阶段提供大量语文探究性学习机会,既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又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
央视的《百家讲坛》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个栏目,它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 “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何不也来一系列学生版“百家讲坛”呢?
(一)制定便于操作的计划。上学期闭学式,笔者让学生们自行两两组合,报一个自己要讲的文学类话题,具体要求如下:
1.讲座时间:利用周二下午阅读课、周三下午班队课与周五上午书法课时间进行;
2.自行提早准备好讲稿与幻灯片,提前调试好课件,时长约在35分钟;
3.必须在家或在校提前试讲,可以找同学或者林老师试听;
4.必须通读全书,或者该作家的大多数作品,形成个人独特理解,不能完全照搬网络上的词条;
5.可根据讲座需要,提前两天提出申请教室以外的场地;
6.毕业将近,每场讲座将进行全程录像、拍照,请注意好个人形象。
(二)有效沟通,答疑解惑。报名后,学生们便利用寒假纷纷开始准备,笔者则时不时在QQ或微信上与他们交流,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例如:1)资料筛选困难;2)如何正确理解,如何形成个性化理解;3)如何合理地安排所讲内容的先后顺序。学生们将个人讲稿多次交流修改。在次次的海量资料阅读与筛选中,他们的鉴别与甄选能力得以提高。
(三)及时总结,集思广益。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周,我们班的“学生讲坛”便如期正式拉开序幕。第一场讲座的开讲人是两位成绩一般的孩子,刚开始时,大家满怀好奇,他们也信心满满地开讲,而且他们准备了十五页幻灯片,六张满满当当的讲稿,可没想到仅仅进行了十五分钟,所准备的内容就全部讲完了,台上台下面面相觑,难免有些尴尬。但我仍然带领全班同学热烈地鼓掌,并感谢他们为全班同学提出了如何充实讲座内容这一颇有建设性的问题:1)所讲的内容中特别引人好奇处,适当增加时间;2)好奇处,正是须深究处,可分析作者为何这样进行写,或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或提出几种续编的可能性,给予大家充分的思考与探究的机会;3)主讲人应阅读大量文学评论书籍,站在众多巨人的肩膀上看高看远,再形成自己的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4)可增加适当视频资料来丰富讲座。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讲座越来越好,我们也坚持在每场讲座后进行简短的点评,学生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最先进行的两位同学还特意要求找时间重新开讲。
(四)咬牙坚持,保证执行。就这样,在繁忙紧张中,我们班仍每周按计划坚持开展三场讲座,因为着急上台开讲的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们,人人都非常渴望自己能及时上台侃侃而谈。
到了五月中旬,学生讲坛终于落下帷幕,原计划是32场讲座,一场不落进行,全班学生都到台上走了一个来回。笔者为每场讲座进行了录像、拍照,成为孩子们一辈子的宝贵纪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将每个人有限的时间最大化处理,将每个有价值的材料筛选,将每个人的知识分享给所有人,这就是学生版“百家讲坛”的意义。
制作毕业纪念册个人页,即学生设计出毕业册个人页。个人页设计不仅仅需要语文单科学科能力,还应适当杂糅全学科能力来。
设计之前,笔者特别提醒:
(一)照片一定要大而清晰;
(二)严格筛选值得写在个人页上的内容,个人兴趣爱好、有趣的想法等,值得一些;
(三)排版美观,减少彩色铅笔的使用,以免造成版面模糊不清;
(四)要选用纯白色的A4纸,保证清晰度。
按照以上原则,学生们几易其稿,终于设计出内容丰富、表现力强、富有个性的个人页。
“吹尽黄沙始见金”,梳理回顾自己的小学六年生活,筛选自己所希望留给同学们的印象,做中学,学中做,富有创造性地做,富有思考性地学,不亦说乎!
到了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恰逢学校家长开放日,笔者选取了《难忘的小学生活》中《忘不了的笑声》一课。
课上先快速解决理解性问题,之后是游戏环节。笔者首先播放三位同学的笑声,让学生们猜是哪位同学的笑声,说明理由,描述该同学笑声特点。其中一段是三人混合笑声,他们不仅听得认真,还说得开心,总结得用心。
之后笔者又取出一个大信封,让学生们依次抽签。当看到有些特别斯文的同学抽到表演“哈哈大笑”的签,台下观众们忍不住先哈哈大笑;看到有些特别调皮的同学抽到“莞尔一笑”的签,台下观众更笑得前俯后仰;还有特别文静的同学抽到“哭笑不得”签,在台上也忍不住笑出了眼泪,笑出了声音……这个表演环节展现学生们的笑,让学生们有适当的笑的理由与空间,也好让他们有机会再仔细看看同学的笑脸,多聆听同学们的笑声。
第二节课上当场写作文,两个作文题二选一:1.如课文的《忘不了的笑声》,请描写小伙伴们的笑;2.《难忘的一节课》。从课后同学们交上来的作文来看,这确实一场令他们难忘的“笑”课呀!我让学生们将作文录入成电子版发给我,最后我们形成了一本《“笑”书》
“今天笑着和你分手,但愿不日笑着把你迎接”,笑出真情感,笑出真感觉,笑出了真作文。创设情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笑一笑,有何不可呢?
在临近毕业之际,笔者还让学生给六年后即将参加高考的自己写一封信,这既考查了书信格式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有个直抒胸臆的窗口。
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临近毕业之际,笔者依托系列毕业季活动,不仅让学生不断走向理性的成熟,更在小学最后阶段锻炼了综合能力,在探究中学习、提高、巩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