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陶然亭慈悲庵位于西城区陶然亭公园湖心岛的西南角,三面临水,始建于元代,是一座距今700多年历史的古刹。历经数次修缮,占地2469.25平方米,建筑面积860.43平方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北京开展秘密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1979年,陶然亭慈悲庵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3月,北京市将陶然亭慈悲庵列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
建党百年之际,陶然亭慈悲庵举办了“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展”。展出照片71张、实物36件、图表8个、地图2张、艺术品5件,通过展示毛泽东在北京领导驱张运动,李大钊、周恩来等在慈悲庵召开“五团体会议”和高君宇烈士革命事迹,再现慈悲庵当年那段充满革命激情的红色记忆,再现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革命先驱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之路。专题展共分为5个展厅。
毛泽东领导驱张运动
1914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青年毛泽东,目睹军阀混战、社会黑暗,立志拯救中国。191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立“湘潭学友会”,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读书,了解谈论国家大事。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在长沙成立新民学会,成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长沙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重要团体,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后备军。
1917年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1918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为送别湖南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在他的老师,他第一任夫人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的介绍下,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每月薪水是8块银元,按照当时的物价折算,一块银元能买25斤面粉,生活上应该是没问题的。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毛泽东慢慢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1919年3月由于母亲病重,他离开了北京返回了湖南老家。
两个月后,北京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为了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毛泽东与湖南各校学生代表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学生总罢课。为了维护群众的革命热情,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由他自己担任主编,在“创刊宣言”中毛泽东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 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并亲自撰写了《民众的大联合》,连载于《湘江评论》的第二、三、四期,报刊出到第五期,就遭到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查禁,报刊被迫停办。
當时湖南省省长兼督军张敬尧,是亲日派皖系军阀,在湖南省任职期间无恶不作,烧杀抢夺,引起民众的公愤。为了惩撤张敬尧,在毛泽东的组织与领导下,湖南爱国学生上街游行,抵制日货,抗击暴行,结果遭到了政府的镇压。为了抗议张敬尧对湖南的摧残,湖南省的进步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驱张运动,他们派代表奔赴全国各地去宣传张敬尧的罪行,希望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讨伐张敬尧。
1919年12月18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各界人士到达北京,要求“将湘督张敬尧,即于撤任,尽法惩治”,掀起驱张高潮。
1919年12月28日,毛泽东出席在湖南会馆召开的湖南旅京各界公民大会,讨论驱张办法。
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来到慈悲庵,与辅仁学社在京成员在陶然亭慈悲庵召开了秘密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商讨如何进行驱张运动。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与辅仁学社同仁在大槐树下留下了珍贵的合影,而今天人们看到的大槐树是1979年补栽的。
在宣传驱张运动的过程中,各个报社纷纷转载张敬尧的罪行,上海的《申报》、北京的《晨报》《民国日报》都非常详细地揭露了张敬尧的罪行,在直系皖系军阀的混战之下,皖系军阀无力反击最终失败,张敬尧带兵撤出了湖南,至此正式宣告驱张运动结束。
驱张运动结束之后,毛泽东又重新投入到湖南省的重建工作中,并发表文章《湘人治湘》《湘人自治》,为了湖南省的革命和重建尽心尽力。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来过两次北京,第二次来北京在李大钊的推荐下阅读了大量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其中《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三本书对他影响很大,奠定了他共产主义的信仰。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毛泽东早期志同道合的学友,早年去法国欧洲勤工俭学,更早地了解到国外的情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立志改变中国和世界,经常进行书信往来,1920年,蔡和森写给毛泽东的来信上说,“待各方面条件成熟,然后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回信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随着全国各地一些革命组织的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基本成熟,1921年,中共一大正式召开,湖南省的代表是毛泽东、何叔衡二人,他们在参加完一大之后,回到湖南又成立了自修大学,目的是为了训练革命骨干,以及更好地去宣传共产主义。1921年10月10日,湖南长沙共产党支部成立,毛泽东亲自担任第一任书记,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党支部之一,湖南也成为当时中国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周恩来与“五团体会议”
第二展厅复原了李大钊先生在此租住时的场景。1921到1923年,李大钊先生在此租住,其好友陈愚生的妻子金琦病逝,利用守墓之名在此租下两间僧房,作为北京共产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李大钊先生是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他影响了很多青年人,其中就包括周恩来。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从小就立下的远大志向。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日本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但没有确立自己的信仰。
1919年周恩来回国后,正赶上五四运动,他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在天津组织学生爱国学会,创刊《天津学生联合汇报》,他也曾经担任这个报刊的主编。并发起成立进步学生团体觉悟社,发展初期只有20人,男女生各10人,男女生可以平等地坐在一起学习,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行为。本着“革新”与“觉悟”的精神,觉悟社认为青年人要改造社会就一定先从改造自身做起。觉悟社成立后,特别邀请李大钊先生和其他一些名人学者前来觉悟社授课,觉悟社后期出版了自己的刊物《觉悟》。
1920年1月,进步青年马骏带着天津学生抵制日货被逮捕,周恩来带领觉悟社其他成员5000名学生到天津省公署请愿,要求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结果周恩来也被逮捕入狱。在狱中半年的时间里,周恩来坚持读书看报,总结经验教训。被释放后,周恩来在一次总结会上,总结了革命活动之所以失败的两个原因:一是大家太年轻了,缺乏斗争经验;另一方面,革命力量太分散。1919年,全国登记在册的社团就有281个,一年内进行集会的次数达500多次,进步社团和青年非常多,但是各个社团都有各自的信仰,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一起团结起来活动,周恩来想出一个“改造联合”的思想主张。
1920年8月,周恩来带领天津觉悟社的成员来到北京,在李大钊先生的帮助和促进下,8月16日上午9点,由天津的觉悟社11名在京成员与北京少年中国学会、人道社、曙光社、北京工读互助团5个进步团体20余名代表,在慈悲庵的北配殿商讨救国运动的方向问题,史称“五团体会议”。
觉悟社的刘清扬担任会议主持人,报告开会宗旨;邓颖超、周恩来谈了觉悟社一年来的工作,并提出“改造联合”的思想主张;最后由李大钊先生代表少年中国学会答谢,进行会议总结,提议各团体有标明主义之必要。
在“五团体会议”结束两天后,所有参会代表在北京大学通信图书馆召开联络筹备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名为“改造联合”的组织,签发了《改造联合宣言》和《改造联合约章》,阐明了该组织要切切实实做些事,呼吁“到民间去”联合更多的团体,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团体会议”结束之后,1920年11月,周恩来踏上赴欧洲求学之路,在实地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真相,进一步了解到欧洲各种改造社会的学说主张,经过充分的比较和选择,最终确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刘清扬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而鞠躬尽瘁,奋斗终生。
高君宇烈士革命事迹
第三展厅主要展示了高君宇烈士的革命事迹。室内陈列着高君宇和石评梅的原墓碑。1988年,北京市政府提出对革命烈士遗物进行保护的号召,公园把两座石碑放在室内进行妥善保护,陶然亭中央岛高君宇墓前的石碑是复制品,建党百年展览,“高石碑”第一次正式面向观众展示。
高君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896年出生于山西省静乐县峰岭底村一个富裕家庭。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高君宇积极寻求救国的道路,订购了许多进步书籍,1916年,考入当时新思想最活跃的北京大学。
在北大期间,高君宇參与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第一任书记。在李大钊先生的影响之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高君宇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在多个刊物发表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深入城乡开展工人运动,1920年11月加入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据工作人员讲,高君宇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之后,立刻确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并没有通过选择和比较。1921年,没有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高君宇,是党的第一批党员之一。
1922年高君宇远赴莫斯科参加远东革命团体及民族革命团体的第一次大会,会议结束后返回祖国,在未出席中共二大的情况下,被推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高君宇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陪孙中山一起出席筹备了国民党的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左派的国民促成会筹备期间,突发急性盲肠炎,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因他常年带病工作,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1925年3月6日凌晨去世,年仅25岁。
高君宇去世后被安葬在陶然亭畔,陶然亭是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在闲暇时光与石评梅一起游览过的地方。
石评梅,山西平定县人,五四运动后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是上个世纪20年代著名的进步作家,素有“以生花之笔,写哀时之痛”之誉。高君宇崇高的革命理想与顽强的革命意志深深地打动着石评梅的心,他们有着共同的人生理想与信仰,他们是挚友,亦是知己。
高君宇的离开给石评梅带来了沉重而致命的打击。石评梅经常来到陶然亭高君宇的墓前,聊一聊自己的一些新想法寄以哀思。下雪天,她在地上写下“我来了”三个字。他们虽然没有正式结为夫妻,但二人真挚而纯洁的感情感动世人。石评梅用青春的生命,为恋人写下千古绝唱《墓畔哀歌》,高君宇去世三年之后,石评梅患乙型脑炎也去世了,时年26岁。家人按照她生前的遗愿把她和高君宇安葬在一起。
1956年,有人建议把“高石墓”迁走,周恩来总理在审查北京市建设规划总图时指示:“陶然亭的高石墓要妥为保护,革命与恋爱并不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高石墓”最终在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关怀下又回到陶然亭畔。墓碑虽然在“文革”期间被破坏了,1973年在邓颖超同志的关怀下,重新将二人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1984年,“高石墓”原墓碑经过重新修复后在慈悲庵妥善保管陈列,在党的百年华诞,第一次面向观众展览。
第四展厅是“五团体会议”的复原厅,根据当年觉悟社的一个团员拍下的当天开会的场景,围绕着照片“一对一”的复原,唯一的遗憾是照片中间位置牌匾匾额部分的三个字无法确认,取而代之的是齐白石老先生写的“陶然亭”三个字,基本上还原了当年照片上的场景。
走进尾厅,都是来过慈悲庵的老一辈革命家的照片。进门左侧的油画描绘的是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场景;右侧名为《启航》的油画描绘了在中共一大会议的第七天,为了躲避敌人,会议地址转移到浙江嘉兴的红船上,这幅画的天空一边是乌云密布,一边是天空已经有了亮光,穿过乌云,正在慢慢变成耀眼的红色。寓意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就有了无限希望和光明的前景。
结束语 作为早期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慈悲庵让游客领略陶然亭优美风景的同时,也见证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峥嵘岁月。以先驱者的奋斗历程,深切怀念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分子,深切怀念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提供精神滋养和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