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立于世界数学之林
王元院士,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经陈建功先生与苏步青先生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在华罗庚先生指导下研究数论。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是中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合作,致力于數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华-王方法”。
1930年,王元出生在浙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的王元对于数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可贵的是,他对感兴趣的东西总是愿意花时间琢磨和钻研,这为他日后研究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0年,王元进入浙江大学学习数学。他曾在采访中说,“到了浙江大学以后,我就把自己的爱好文艺、音乐等,一刀砍掉,专攻数学。”当初的那份毅然决然,仿佛穿过岁月的长河,再一次从他的眼眸中映现,迸出动人的神采。王元专攻数学一年后,已成为系里的尖子学生。他说,正是在浙江大学里那段心无旁骛的学习积累,讨论班制度对独立研究能力的训练,让他能够快速进入研究工作。
1953年,华罗庚在数学所内部成立了哥德巴赫猜想讨论班,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王元很快便成了讨论班中的积极分子。那时的王元下定决心要攀爬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他夜以继日地啃着这块“硬骨头”,直到他将赛尔贝格的筛选方法和布赫夕塔步的迭代法作了结合,创造出下界筛方法,用这个新的推算工具于1956年成功证明出“3+4”。而后,他又证明了“3+3”“2+3”等,其成果被国内外有关文献频繁引用,使中国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哥德巴赫猜想的推算史上作出卓越贡献。
王元先生在提到当他的证明被原苏联数学家布赫夕塔步写入教科书《数论》中时说:“我总算为伟大的祖国作出了一点贡献,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接到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研究的初期,他也曾有过对个人能力的不自信;在遇到瓶颈的研究中期,他也曾有过动摇和彷徨,但是强烈的爱国心让他将个人得失放在一边,毅然决然地向这一世界难题进攻。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的工作带动和支持了陈景润等优秀数学家投身相关研究,让中国数学在该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新时代的浙大数学人应当继承王元先生矢志报国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革命理想,为担负起将世界数学和科学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历史使命贡献力量。
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沃土
王元先生不仅对科研怀有热情,对教学工作也同样认真负责。他曾提到,“自由的环境,专注的研究,才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他也常说,“所谓创新,一定是前人没有想到的、没有做到的。培育人才要是一直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小心翼翼,肯定出不了创新人才,要敢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他心中,培养独立创新精神才是育人的关键。
1983年,张寿武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攻读硕士学位。当时,王元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经典解析数论已无出路可言,但看中了张寿武的勤勉和悟性,鼓励他自由选择方向。他认为,对于创新人才,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与点拨,不可能手把手地教。如今,张寿武已成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跻身为世界上最出色的华人数学家之一。
做有独立创新精神的人,无所畏惧,敢于攻关。新时代的浙大数学人应当遵从王元先生的育人理念,勇于探索“无人区”“最前沿”的“卡脖子”问题,致力于产出具有突破性的重大原创学术研究成果,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高层次人才。
做甘于坐冷板凳的实干家
2018年学院九十周年院庆之际,师生代表采访王元先生时,他曾提到:“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工作可以留下来,留多少年。”当他提到自己求学时的学术氛围时是这样描述的,当年确实是拼命干的,为建设好社会主义,忘我劳动,根本没去想个人的升级升职,只是一心一意搞数学。
当王元开始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时,从1920年以来的有关文献,不管是英文,俄文,德文,意大利文,能找到的,他都查了出来。然后,认真分析其中的思路及可能存在的欠缺之处。意大利文他不懂,就从数学式子去猜测文字的含义。为了工作,他废寝忘食,有几次一直工作到病倒了,才强迫自己休息几天。为了找资料,他跑遍了北京的大图书馆。就这样,一连苦干了两年。
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他们正是中国的脊梁”。从理学发展规律来看,“十年磨一剑”是学科发展的真实写照。要强调潜心探索精神,怀揣“沉下心搞研究”“把冷板凳坐热”的韧劲与决心,脚踏实地,解决重大问题,为国家建设献智献力,擎起中国数学发展的大旗。(来源:数学科学学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