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戚继光“领兵擢将”之道

2021-08-09 13:23刘润吕超
西部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戚继光

刘润 吕超

摘要:戚继光长于治军,其“领兵擢将”之道尤其值得称赞。他重视士兵的训练,在士兵队伍的建设上,他从选拔、编组、训练方面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他重视武将的选取培养,视将德为将领最基本的要求,把将才、将识、将艺看作将领的必备素质,把设立武庠作为培养将领的重要手段,对将领队伍的素质要求、建设方法都进行了总结和阐述。正是由于戚继光在“领兵擢将”上的正确实践,才使得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功卓著的“戚家军”得以建立。

关键词:戚继光;领兵擢将;古代军事思想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1-0080-03

戚继光(公元1528—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时期著名抗倭将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他先后在东南沿海和北方担负区域统兵之责,参加指挥过多场战役,在抗击倭寇骚扰进犯和改善明朝边防颓势方面成效显著。其中,戚继光在“领兵擢将”方面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占有相当地位。所谓“领兵擢将”主要指军队中人才队伍的建设使用。从戚继光的军事实践及其军事著作中不难发现,戚继光“领兵擢将”之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练精兵

在戚继光之前,历来的军事家多注重对士兵的指挥使用,较少对如何练兵提出过明确、系统的见解。作为直接参与的作战力量,士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编练士兵,戚继光有着深刻的认识,这在他的著作中可见一斑。在《纪效新书》中,戚继光将“束伍篇”置于全书之首,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出编练士兵队伍的步骤,凸显了他对练出精锐士兵队伍的重视。

(一)选兵

“兵之贵选尚矣。”[1]9-17士兵作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元素,其来源必须要严格把控,戚继光十分重视选兵问题,提出了许多选取兵源的方法。

戚继光选兵,以精神胆气作为首要条件。“丰大而胆不充,则缓急之际,脂重不能急趋,反为肉累,此丰伟不可恃也。艺精而胆不充,则临事怕死,手足仓皇,至有倒执戈矛,尽失故态,常先众而走,此艺精不可恃也。伶俐而胆不充,则未警之先,爱择便宜;未阵之时,预思走路;临事之际,除己欲先奔—犹之未可,由复以利害恐人,使作他辈为己避罪之地,此伶俐不可恃也。力大而胆不充,则临时足软眼花,呼之不闻,推之不动,是力大不可恃也。”[1]9-17他认为,一个人即便是身材健硕,武艺精熟,聪明伶俐,力气强大,但若没有胆气,在战场上都不可用,甚至还会贻误战机。因此,他认为以上四种条件(丰大、艺精、伶俐、力大)不能够完全作为选兵的依据,只能作为选兵的一个方面,要以胆气精神为选兵的最主要依据——“所奈此数者,皆选兵之一筹,而必以胆为主。”[1]9-17

戚继光把胆气看作是选兵中的首要条件,这也和他“练兵必先练胆”的军事思想相吻合。除了胆气以外,戚继光还提出凭借观察人的体貌、了解人的经历和品质等方法来判断是否可选作为士兵的方法。

(二)编组

一支军队之所以为军队而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是因为军队有着明确的编组层级。在招募来士兵之后,应该怎样才能让队伍组织的有条不紊?戚繼光认为“节制”是最好的方法。“节制者何?譬如竹之有节,节节而制之。故竹虽抽数丈之笋,而直立不屈;故军士虽众,统百万人如一夫,举措不惑。”[1]332-333“节制”作为戚继光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备受重视。对于如何“节制”,戚继光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从基层自下而上开始编组。“夫节制工夫,始于什伍以至队哨,队哨而至部曲,部曲而至营,一营而至大将。”[1]332-333通过这样一级管制一级的方式,达到层次分明的编组形式。

其次,要“令自选”,即让各级将领挑选自己的手下。“听各任真任怨,择各平素所知,或先同当兵,或系同乡相认,或见同歇相邻。”[1]9-17这种让各级将领自己挑选自己部下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压实责任,当部下上战场胆怯不敢杀敌,选择他的人也有一定责任;另一方面,各级将领都会选择自己了解的人,更加有利于加强各级将领对部下的了解管控,从而提高队伍的凝聚力。他同时强调,上级将领不应刻意干预下级的决策,应让下级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将这一点看作是军中的关键之处:“上一层不可有意掣肘,任要多方开譬,使等等自择。此乃军中第一要着,第一至彀。”[1]9-17

再次,戚继光主张要灵活编组。“但顺风土之利,相时措之宜,因兵食之额,要之不出乎用法而不泥于法是已。”[1]9-17他认为,军队编组不是一成不变、死板僵硬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作战。例如,为适应和倭寇的战斗,戚继光发明了“鸳鸯阵”的战斗方法。根据“鸳鸯阵”的战斗形式和方法,戚继光对以往的编组进行了改进和提高。他把一个队编组为十二个人,包括队长一名,两名藤牌手,两名狼筅手,四个长枪手,两个镋钯手和一名伙夫。这样的编组和以往的编组形式不同,一个队就是一个基本的作战单元,队内每个人的职责分明,武器上长短结合、攻防有序,在抗倭的斗争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练兵

“训练有备,兵之事也。”[2]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戚继光深刻地认识到练兵的重要性,他本人也以善于练兵著称。

在练兵过程中,戚继光非常重视对士兵胆气的训练,“练胆气乃练之本也”[1]237-253,以期让士兵们能够在战场上具备不惧强敌、勇于拼杀的血性精神。戚继光认为,有了“胆气”,士兵在战场上就能“百败不可挫,天下莫当父子之兵也”[1]237-253。为了让士兵有“胆气”,戚继光认为要从“练心”入手,具体着手于两个方面:一是重视思想教育。“夫我军为国家役,即舍身而捍御”,戚继光让军中识字的人在闲时给每个队的士兵宣讲这些道理,让士兵记牢,感化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同倭寇和北虏有本质的区别,从而提升他们勇于为国家献身的觉悟,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做法。二是将赏罚作为辅助手段。“必佐之以不时之赏,斧钺之威,而行吾仁义于其中,乃为本之有用。”[1]237-253戚继光在以仁义感化士兵的同时,佐以赏罚,从而激励、提高队伍的胆气和战斗力。这样“练胆”之后,就能训练出一支“万人一心,心齐而万人为一死夫”[1]237-253的强大之师。

此外,在练兵中戚继光还非常注重以身作则,以情带兵,其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的行为作风在无形之中感化了士兵。他号召将领们要通晓“身率之道”,给士兵做表率,做到“倡忠义之礼,每身先之,以诚感诚”[1]237-253“饮食为之通、疾病为之通、患难为之通、甘苦为之通”[1]319-323,用真心实意去感化关心爱护士兵。戚继光认为这样才能让士兵们团结一心,“可与之赴深溪”,才能达到“爱行恩结,力行气奋,万人一心,何敌不克”[3]211-215,这样的队伍才是一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力量。

除了训练士兵的“胆气”和以情带兵之外,戚继光还重视教授士兵武艺,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士兵的操练。作为军事家和兵器专家,他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士兵具体的操练方法、武器(如鸟铳、虎蹲炮、狼筅等)的使用,以及作战时的指挥、行军等。戚继光提出,军队技战术训练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训练只能比战时还要严格,切忌“花法”。他提出要设立专门的校场以供队伍在号令、武艺、行军、营阵、进退等方面的操演之用。他还建立考核机制,对表现良好、进步较大的士兵进行褒奖,对没有进步、武艺不精熟的予以惩罚。这样将士兵的个人利益和训练表现结合起来,赏罚分明,大大提升了士兵的训练热情。

从源头上注重选兵到灵活地将队伍进行编组,再到精神层面和身体素质上对士兵进行淬炼,三个过程的紧密衔接是“戚家军”得以成为一支技术精、本领强、万众一心、保卫地方的强大力量的基础所在。

二、擢良将

关于良将的标准,孙武认为是“智、信、仁、勇、严”;管子提出将领要能“三知”,即“知形”“知能”“知意”;《六韬》主张将领要有“勇、智、仁、信、忠”“五才”。戚继光对他之前的军事理论有所继承,同样认为培养、选拔良将是治军的关键。与以往的兵书理论对将领选拔、培养的简略概述不同,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均有专门的篇幅对将领的选拔、任用、培养等进行详细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一)视将德为将领最基本的要求

将德,即将领的道德品质。戚继光非常重视将领的将德,围绕提升、培养将领的种种优良品质提出了一系列的“擢将”主张。

首先,戚继光要求将领有良好的品行、端正的心术。“夫将有本,心术是也”。“善学将者,光明正大,以实心行实事,思思念念在于忠君、卫国、敬人、强兵、爱军、恶敌,任真任难做去,不以死生颠越易其念。”[1]319-323戚继光认为端正的心术是做将领的根本,“此为将之根本,而建功立业、光前裕后左券也”[1]319-323,惟其如此,才能承担起一个将领的职责,切实去全身心地投入军营,才能不因为个人的生死和身处逆境就改变自己的信念。

其次,戚继光要求将领有远大的志向。“为将第恨无志”[1]319-323,戚继光就怕做将领的没有志向。戚继光自身就志向远大,“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他自己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崇高志向的真实写照。他将立志向和种子作比较:“譬如花草树木种子,小者如沙如尘,大者如拳如卵,可谓混茫之甚,一入土中,萌芽勾甲,蚁可食而尽之,及其长成参天合抱之木,栋梁取材,霜雪不能摧”[1]319-323。他说,虽然立了志向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是不立志向注定会是一事无成,形象地指出了立志向和取得成就的辩证关系,以此来鼓励将领们树立志向。

最后,戚继光对将领在将德其他方面也有要求。例如,戚继光要求将领们要避开“七害”:声色犬马、贪图财物、刚愎自负、嫉贤妒能、阿谀奉承、萎靡不振、贪图功名。此外,戚继光还有对“勤职业”“坚操守”“宽度量”“尚谦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明将德指出了方法方向。

(二)把将才、将识、将艺看作将领的必备素质

戚继光认为,将才、将识、将艺都是将领所需要具备的必备素质,缺一不可。

将才,指的是将领的管理和指挥才能,这也是一个将领和士兵在职责上最根本的不同。为了提升将领们的将才,戚继光一方面主张要“正名分”,辨正名位与身份,这样才能使部队上下相安、职责分明;二是主张将领要多读兵书,多看兵法,使得胸中有韬略,成为全才。

将识,指的是将领的认知能力。“夫如是而教养之矣,则理明,理明而后认定,认定而后利害不挠,利害不挠而胆不壮者,未之有也。”[3]211-215为了增加将领的将识,戚继光要求将领们要读书以明理。他认为只有将领有很高的认知能力才能明辨是非,分清利害关系,看透事件本质,这样才能有胆气去指挥军队,达成行动目的。

将艺,指的是将领的军事技能。“为将者,不拘于三军各色武艺,长短器具,必一一习之,即不能皆精,必精其一二技,而余技必习知其概。”[3]211-215戚继光认为将领作为管理者和指挥者,也必须对基本的军事技能有所了解。他主张,将领的将艺不能拘泥于单个方面,而是要学习三军的各种武器技艺,即使不能样样精通,也行该对其中的一些十分了解。只有将领在武艺层次上有所了解,才能辨别实法、花法,才能辨别士兵武艺水平的高下,进而能带领指导士兵进行操训演练。“为将者,己不先学,何以倡人?”[3]186,戚继光认为,将领更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擁有将艺的将领,自己的胆气精神才会显现,士兵才会敬佩服从,队伍才会稳定团结、士气高涨。

(三)把设立武庠作为培养将领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平时重视对将领的培养,战时才有将领堪用、够用。为在平时就完成对将领的选拔培养,建立人才的“蓄水池”,戚继光提出要建武庠,对兴办武庠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其可以为国家储存军事人才,是利国利民的正确举措。

在入学人员的选取上,戚继光说:“无分于武弁也,无分于草莱也,无分与生儒也,遴其有志于武者,群督而理之。”[3]208戚继光不拘于人的出身,无论是什么身份,只要是有志于在军队建功立业的,都可以招来入武庠进行学习。这样的做法既招揽了人才,同时也为有志的人提供了实现抱负的机会。

在培养将领的过程中,戚继光以将德、将才、将识、将艺为主导。戚继光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对儒家文化非常熟悉和赞同。因此,他将一些儒家经典如《孝经》《忠经》《论语》《孟子》等书籍作为武庠的教材,引导生员们正心术、摒外诱,培养良好的将德,为成为优秀将领打下基础。他要求生员们学习中国古代兵书著作,如《孙子兵法》《吴子》《武经总要》等书,了解书中的观点知识,增进军事素养。同时,武庠还配备有素质较高的老师,有了良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出色的学生。戚继光提出,老师的选用也应不拘一格,只要文章和德行兼备,熟知武术技艺,通过考核,就可以任用。

此外,戚继光尤其重视军事实践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要将武庠里的生员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必须将其投入实践。“夫如是而教养之矣,而不履夫实境,是犹瞽目者谈五色之丝。”[3]211-215他让生员们在真实的战场环境里磨砺摔打、躬身实践,一方面可以让其做到知行合一,提升其做将领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从而避免纸上谈兵,成为一个懂得打仗的将领。另一方面也能检验不同人员的真实能力水平,在大浪淘沙中遴选出真正适合带兵打仗的人选。“出战则置之战阵之后,于实境以试之。试之既真,且小委以尝之。尝之无疑,然后可用。”[3]211-215根据生员不同的实践表现给予他们不同的职务,比如文武全才的人可以委以重任;有武无文,只能给级别较低的官位;有才智却没有志向的,只能当作小将使用;而没有德行的人,则不能轻易给与职位。

三、结语

综观戚继光“领兵擢将”之道,在无形之处,他重视胆气、精神、品德等,并将其作为选拔培养人员的标准;在有形之处,他操练士兵,设立武庠,改革战法,更新兵器,这也使得戚继光成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历史上把“领兵擢将”理论化、系统化、标准化的军事家。戚继光承前启后,一方面他对前人的军事思想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他又不拘泥于陈法,结合自己丰富的军事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在战法的创新、编制的创新、武器的创新、理论的创新上都独树一帜,其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戚继光.纪效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9.

[2] 戚祚国.戚少保年谱耆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3:19.

[3] 戚继光.练兵實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1.

作者简介:刘润(2001—),男,汉族,四川绵阳人,单位为海军航空大学,研究方向为古代军事理论。

吕超(1984—),男,汉族,山东乳山人,海军航空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军事基础理论。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戚继光
《戚继光》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兵器大师戚继光
戚继光开发的抗倭神器,让清朝受益二百年
戚继光巧对王使司
戚继光创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
戚继光建设与运用水师的卓越才能
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纪念戚继光逝世四百周年
戚继光学术讨论会首次举行
戚继光战争指导思想略谈
浅说戚继光的练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