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梦衍
摘 要: 社团,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第二课堂,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于社会意识形态治理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我国高校社团治理为案例,分析学生社团活动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元治理”的理论视域下探索完善社团治理的更优方案。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元治理” 高校社团 意识形态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完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要求,说明高校社团治理同时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内容,社团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乎社会稳定与文化繁荣,足见握牢高校社团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本文旨在推进高校社团文化“元治理”研究体系的构建,丰富关于我国社团与高校文化的研究。
一、高校社团的缘起与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和共青团工作,亲切关怀青年健康成长。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如果青年要茁壮成长、学有所成、报效祖国,就需要在学生时代“绝知此事要躬行”,社团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实践及检验书本学习成果的第二课堂,能够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实践能力并最终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社团活动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将学生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宏图融合的绝佳平台[1](53,56-60)。
波伦亚大学在西方赫赫有名,这所诞生于1087年的大学是通过契约建立的,波伦亚大学的这种契约模式后来为诸多欧洲大学所借鉴,学生与教授依靠这种简单却不松散的契约关系构建了师生关系,成就了大学制度,时至今日仍旧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这种契约的力量直接增加了大学生及学生组织的自治权威,赋予了大学生一定的发展话语权,闪耀着契约精神的思想光辉。
早期的社团组织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自我管理平台,并且在对外层面能够继续通过契约保障权益,最终实现发展目标。一言以蔽之,早期欧洲大学社团的形成过程与发展目标都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这种学生社团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保留,并且成为当代各大学学生自治的重要组织。
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中华大地上也涌现出了大学生社团组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当时的北大校园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社团,数以百计的学生社团涵盖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如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思想的进德会、社会主义研究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研究如何进行新闻报道的新闻研究会,考验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雄辩会等,在当时先进运动领袖李大钊、毛泽东等同志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校园活动。但除了极少数的社团能够活跃到今日外,大多数社团都在“文革”的特定历史时期沉寂下去。
二、“元治理”与高校社团研究的理论沿革
针对科层制治理、市场治理、网络化治理三种传统治理模式的不足,鲍勃·杰索普(Bob Jessop)于1998年首次提出“元治理”(meta-governance)概念,并将之系统地用于分析政府、政党的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从此公共行政学界对“元治理”这一年轻的理论体系展开积极探索[2](81-92)。
最近五年来,我国学界开始出现关于“元治理”对公民社会影响的研究。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有学者提出“一核多元”的框架,强调政党与政府作为“元治理”的“一核”要与多元治理参与主体形成合力增强社会治理效能[3](91-99)。亦有学者将“元治理”的国家治理权威概念延展至基层党组织的视角分析基层社会治理[4](39-49)。本文开创性地尝试将“元治理”概念体系进一步中国化,并将这一公共行政学概念应用在政治文化学分析中,描绘政治治理权威等如何影响高校社团文化的构建。
作为我国社会治理非常重要的维度,高校社团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关于社会治理模式与公民身份构建视域下我国高校社团文化发展的研究。社会组织的结构性力量可以为国家治理带来机遇与挑战,保证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国家管理的合法性,即增强公民认同感。主流观点认为,“元治理”为高校社团治理提供上佳的解决方案,通过分类治理和合作增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团作为社会组织的活力和作用[5](49-55)。如何从管理走向治理,由被治转向共治,是我国高校社团治理需要持续考量的时代课题,也是构筑“红色社团”的必经之路[6](188-189)。
第二部分,关于共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对高校社团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高校党组织和团委历来重视社团发展的负面影响和突发风险,包括扩大社团自治带来的商业化操作和社会服务,以及历史上高校社团与社会思想、突发政治事件的密切关联。然而,有学者提出“不求出彩,但求不出事”的高校社团治理思维及自主权事实上的缺位不利于社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深入发展,高校党组织和团委应当在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制度建设)和外部协商机制(增强校园民主)方面双管齐下[7](138-139)。高校社团治理的党委领导和团委主导应助推社团“自治性”的成熟发展,保持政治站位、提升法律地位、参与社区治理,平衡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8](295-301),最终完善高校的意识形态治理,巩固我国非传统安全。
三、当今高校的社团发展现状与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學生社团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相继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去过度政治化的学生社团。随着高校的建立与发展,社团随之在各领域出现并迅速活跃。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优秀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有极高的人气,还为社会大众所熟知、接纳,例如北京大学的山鹰社、清华大学的摄影协会等,时至今日已然成为大学的名片。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结识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侪,社团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团的建设得到了校团委、各学院学生会的极大关注与支持。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元治理”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大学社团的发展与治理:社团生活是自由且丰富多彩的,在有助于社团自由气氛发挥作用的同时,校团委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政治作用,在这样的层级关系之下,校团委扮演“元治理”方的角色,通过更能为大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将相关文件指示的精神贯彻给学生。对于积极参加社团生活的大学生们,在这样的第二课堂范畴内,通过学生会和校团委,能够更多地学习、把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在相应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扮演更积极多元、健康有益的角色。
一些兴趣主导的大学社团缺乏明确的治理责任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未能完全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在招纳社团成员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社团盲目扩大规模,并未完全将具体社团的活动质量纳入主要的工作重点,说明“元治理”主导方,即校党委、团委介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建章立制,在党委、团委的方针指导下对社团进行体制化的治理,不仅能够提高“元治理”的效率,而且能够使广大学生更了解参加社团活动的初衷与目的。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的社团可以分为兴趣类与学术类,其中兴趣类的社团占多数,举办的活动相对频繁。如果校团委及各院學生会能够直接与其形成体制化的治理关系,则“元治理”可以更扎实地在社团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四、实地调研数据分析
本文在吉林省与广东省分别采访了613位受访者,84.5%的学生都参加过社团活动,其中有逾九成的学生是在大一的时候参加的学生社团活动,可见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诱惑力相对较高。绝大多数学生都对社团活动有适中以上的感兴趣程度。
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对社团的具体隶属关系与权责架构并不十分清楚,部分学生并不了解社团的权责隶属关系,只是单纯表现出对团委特别是院级团委治理合法性的高度认可,甚至许多学生直接表露出想去团委工作的强烈意愿。
在社团性质的层面,51.57%的学生表示他们所参加的社团不是红色社团,但有84.02%的学生表示他们愿意在有机会、有条件的前提下参加红色社团。除了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之外,学生们还在实用性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即对创业型的社团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和极强烈的参加意愿,超过88%的学生有意愿加入创业型社团。此外,70.46%学生表示社团活动的“量化”加分,即对其学业成绩提高的实用性,是他们参加社团活动的最主要动机之一。由此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结论,就是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对个人发展的实用性是学生积极响应社团“元治理”的双轨制动机。
五、结语
在就业归宿与学习进步方面,我国大学生表现出实用动机与兴趣驱动的双激励模式,高校的党组织、团组织,特别是校级、院级团委在规范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协商机制方面有着较高的权威性,通过实用性动机的推动,高校社团治理的党委领导和团委主导在事实上的确起到了助推社团“自治性”成熟发展的作用,最终起到了完善高校意识形态治理的作用,并且从意识形态角度间接地巩固了我国的非传统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志.“元治理”视角下的基层社会治理[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9,21(04).
[2]冯志峰,万华颖.“元治理”理论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J].东方论坛,2019(02).
[3]张继亮.元治理:为何以及如何将国家带回到治理中来[J].国外理论动态,2018(01).
[4]彭莹莹,燕继荣.从治理到国家治理:治理研究的中国化[J].治理研究,2018,34(02).
[5]张平,隋永强.一核多元: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05).
[6]孙佳.高校红色社团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
[7]刘宇昊.治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江苏高教,2012(02).
[8]耿依娜,夏炜宜.从被治到共治:学生组织在高校管理模式变革中的角色转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元治理”视角下内地与香港高校的社团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CKS027,本文为该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