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深课堂”

2021-08-09 02:00刘华杰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生字汉字语文课堂

刘华杰

近期,听了几节语文公开课,发现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为了教语文而“教”语文。上课之初,教师简单地读读生字新词,强调书写生字,简短地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内容,领着学生精读课文中的主要精彩段落,临近结尾,仓促地向学生推荐几本课外书。这样的语文课堂,貌似教学环节齐全,生字新词都有涉及,感情朗读体悟精彩段落,课外拓展延伸也没忘记。可仔细一想,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仅仅是学到了浅层的知识,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深厚文化了吗?体悟到当前社会所倡导的时代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充满民族自豪感了吗?我想很多传统的语文课,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问题根源在哪儿?语文课,太肤浅了,太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了,太缺乏深度了!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想,不妨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构建小学语文“深课堂”,首先要从汉字学习入手。学习生字新词,不能仅仅将目标定位为会读会写,还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会读会写,是字词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个字为什么这么读?为什么这么写?这就涉及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史。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更是一门厚重的宝贵学问。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这块文化宝藏,了解汉字背后的深刻内涵,适当穿插汉字文化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汉字知识,加深汉字教学的文化底蕴。

构建小学语文“深课堂”,精读感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十分欣赏这样一句话:任何字、词、句、段都是有生命力的。文章中那方正俊秀的汉字,看似冰冷无情,实则蘊藏着深厚的底蕴;课本上那排列整齐的语句,看似默默无闻,实则包含着丰富的感情。朗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感情!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在将文本讲透的基础上,还要挖掘文本之外的文外资源,这些文外资源,看似“微乎其微”,貌似轻描淡写,有时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奇效,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奇观。将文本与文外资源有机结合,这样的朗读教学,才更加富有成效性,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更加的富有“真味道”!

构建小学语文“深课堂”,拓展研读是关键。拓展研读,不能仅仅局限于在课堂的结尾,匆匆地向学生推荐几本课外书,其实,拓展研读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慈母情深》过程中,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些妈妈的感人故事;学习《我不能失信》,可以播放山东青州农民郭庆刚独揽百万巨债阐释“欠债还钱”的视频;教授《触摸春天》时,可以和同学们交流电视剧《推拿》的观后感;与学生分享《幸福是什么》,可以观看电视上关于“你幸福吗?”的采访报道;交流《永生的眼睛》时,可以展示社会上无偿捐献器官的感人新闻……通过这些鲜活的实例和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教学就是生活,人的一生就是一堂“五彩缤纷”的展示课!这样的拓展研读,将语文教学与当前社会相联系,接了“地气儿”,富有深度,满载内涵,也更能让学生喜欢。

水无源则不清,树无根则不稳。语文课堂教学,这“清清泉水”之源就是那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参天大树”之根就是那源远流长的文化。语文教师们要耐住性子,稳下心来,潜心研究文本,深入挖掘资源,精心教学设计,醉心博览群书,相信你的语文教学一定会有所改观,你的语文课堂也会越来越有深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时之功!构建小学语文“深课堂”,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生字汉字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生字变身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