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涛 黄叶梅 李欢欢 韦枫 曾德创
摘 要:肺癌是属呼吸系统恶性病变,同时也是目前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致死率均居于首位的癌症,而肺癌的高致死风险,主要与本病早期无典型表现,易被患者自身忽略有关,往往确诊时,病情已至中晚期,病机延误导致手术切除、放化疗、免疫疗法等治疗干预的效果欠佳。影像学检查即CT、PET、MRI等各类医学影像技术,在肺癌的诊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资料,就肺癌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与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肺癌;影像学;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3-0020-0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升高趋势,这主要与空气污染问题加剧、环境恶化、烟草等多种因素相关,本病已成为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恶性疾病之一[1]。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70%以上的肺癌发现时已为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并诊断肺癌成为所有研究者致力于研究的方向;目前,由于失去手术治疗最佳时期,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因此,及时、准确的疗效判断对患者的治疗策略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依据组织学分型,本病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两类,其中以前者最为高发,占比可达80%~85%[3]。肺癌患者早期多缺乏特异性的表现,以咳嗽、咳痰、喘鸣等表现为主,伴隨病情发展,本病患者还会出现胸痛症状,肺癌无传染风险,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是目前改善肺癌预后效果的关键。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肺癌诊断的首选方式,而伴随各类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在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与价值也日益突出,现结合相关的研究报道进行具体分析。
1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肺癌,即支气管肺癌,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性别、地区差异,城市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这一差异的造成可能与空气质量、烟草因素等相关。我国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4]显示,2014年肺癌的新发病例达78.1万例,而死亡病例达62.6万例,以我国东部地区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
目前治疗肺癌的方式较多,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等应用广泛,而基因疗法、生物疗法、免疫疗法[5]等也在不断推广,但肺癌的无年生存率仅为16%,这主要与早期肺癌发现率、诊断率低相关,故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肺癌诊断的基本原则[6],也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的关键。
2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介绍
2.1 X线
影像学的发展历经多年的发展,最早应用于肺癌筛查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为X线,但因X线的重叠伪影,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差,故而存在较高的漏诊风险[7]。
2.2 CT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目前肺癌筛查、诊断中应用最多的影像学技术,与X线检查相较,CT的分辨率显著提高,有研究[8]分析多层螺旋CT在周围性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的肺癌阳性检出率达93.88%,显著高于X线,同时在肺癌TNM分期方面的诊断效果也更为突出。多层螺旋CT是伴随CT技术不断发展一种图像后处理技术,除此以外还有动态增强扫描、能谱CT、靶向CT等,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方面的优势要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CT作为一种灵敏度强、诊断符合率高的影像学技术,在肺癌筛查、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价值,但CT扫描检查时会产生较大的辐射剂量,对老年人群、孕期女性、机体耐受能力较弱者,存在一定的损害风险,故而近几年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即在确保CT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进行诊断,从而提升CT诊断的安全性。刘斯辉[8]分析低剂量CT扫描在肺癌方面的应用,结果显示低剂量CT扫描的胸部结节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可作为阴性预测的技术支持。能谱CT可提供基物质分离图像、单能量图像,通过多参数的定量分析进行病灶检出,已有较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与良性病灶相较,恶性病灶动静脉期,不同keV下,CT值、能谱曲线斜率等均显著较高,故而可作为肺部肿块或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有效技术。
2.3 MR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MR)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影像技术,但在肺癌筛查、诊断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因MR突出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在恶性肿瘤侵袭毗邻病灶的诊断中较为常用。
2.4 18F-FDG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通过PET显像,对目标病灶细胞的葡萄糖代谢速率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具更高葡萄糖、18F-FDG摄取的代谢活动组织的检出,进行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在肺部病灶良恶性鉴别中,PET通过纵隔血池放射性摄取程度、阶级之间差异的对比,进行目标结节代谢活性的分析,从而进行有效鉴别。有研究[9]分析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8F-FDG PET-CT表现,结果显示其表现呈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差别,而联合PET-CT表现与临床诊疗分析结果,可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现阶段各类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肺部良恶性结节或肿块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叠,尤其在恶性孤立性结节或局灶性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存在一定限制,而18F-FDG PET-CT可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在提升孤立性结节或局灶性病变诊断效能方面的价值突出,同时能够对病灶分化程度进行初步评估与判定,从而为后续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依据[10]。
3 影像组学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组学于2012年被提出,即从医学图像中进行病灶分离,获取病灶的定量组学特征,将肿瘤表型特征的量化指标更加详细化,将传统的医学图像向高维特征空间发展,实现病灶异质性、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更加全面细致化的定量反应,在恶性病变诊断、诊疗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1]。影像组学在恶性病变诊断中主要分别四个板块,即图像采集、分割、特征提取及模块构建,目前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恶性病灶病理学分型、分期及基因表达方面的价值突出,应用逐渐增多,而近几年在肺癌预后评估方面也获得一定的进展[12],能够有效弥补现阶段WHO相关治疗效果评估标准中采用形态学评估这方面滞后性等不足,研究[13]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放疗过程中,影像组学特征会发生显著改变,其中部分特征可作为患者是否发生癌细胞远处转移、远期生存期预估等的参考依据,同时在放疗结束后,可有效进行放疗效果的评估,也有研究[14]表明,影像组学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生物学指标。但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 小结
肺癌的高发病率及致死率,使得医学领域对本病重视度不断提高,而早期诊断对干预、预后等影响较大[15]。伴随我国预防医学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体检重视度的提升,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在逐步提高[16],有效改善因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而被忽略漏诊的风险,近年来兴起的影像定量分析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反应的评价,为肺癌的预后及监测治疗反应的评估提供更客观、准确的数据和参数[17-18]。而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呈现多样化发展,各类影像技术各具不同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在肺癌早期筛查、临床诊断、治疗评估方面均发挥者重要的参考价值,医者应以辩证思维看待各类影像技术,从而发挥不同技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唐强,覃勤,唐才雄,等.MSCT征象与肿瘤因子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04):590-593.
[2]张周芳.肺癌化放疗疗效评估的影像学方法及进展[J].医学影像学,2015,25(03):533-536.
[3]LIU X, CHO WC. Precision medicine in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lin Transl Med,2017,06(01):7.
[4]陈万青,李贺,孙可欣,等.2014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8,40(01):5-13.
[5]罗聪聪,孟礼飞,鲍春荣.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最新临床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2):360-364.
[6]李骁.浅析CT影像学技术应用于周围性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技术,2020,32(03):22-24.
[7]王勇.X线与CT扫描应用于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比较[J].中国校医,2019,33(02):141-142.
[8]刘斯辉,苏海燕,曾凤仙,等.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及TNM分期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0,33(04):26-27.
[9]端雪峰.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肺癌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04(05):39-40.
[10]梅鹰,丁重阳.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8F-FDG PET-CT表现及临床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8,30(05):332-335.
[11]李齐英,张广风,王欣如,等.影像组学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35(02):131-134.
[12]Ahmad C,Christian D,Matthew T,et al. Predicting survival ti m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using radiomic analysis[J].Oncota rget,2017,08(61):104393-104407.
[13]Fave X, Zhang L, Yang J, et al. Delta-radiomics featur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patient outcom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entific Reports,2017,07(01):588-588.
[14]Huang Y, Liu Z, He L Chen X, et al.Radiomics Signatur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the Prediction of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Early-Stage (ⅠorⅡ)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Radiology,2016,281(03):947-957.
[15]嚴富天,徐泽娟,岳敏,等.超声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比较[J].四川医学,2020,41(03):289-293.
[16]黄朝南,谌力群,王朝文,等.常规CT薄层扫描和HRCT处理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3):500-502.
[17]张会理.CT及数字化X线摄影在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02):133-135.
[18]朱晓峰,邹志田,许传斌,等.肿瘤标记物联合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患者中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