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利用校园环境开展地理教学

2021-08-09 08:50钟华张文军
关键词:冷锋降雪校园环境

钟华 张文军

摘要:大自然是最好的实验室,校园环境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常用地理学思维对校园环境加以观察、探究、论证。这样不仅能让课堂鲜活生动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大自然,而且还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关键词:校园环境;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大自然是天然的也是最好的实验室,自然界发生的现象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的,高中生所学习的自然地理知识如果能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得到验证,有利于他们的深层次理解,并在大脑中形成多元认知,尤其在体验性认知和图像认知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但由于学校管理的限制,学生难有机会在野外自然环境中进行课堂学习,而作为自然环境组成部分的校园环境是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常用地理学思维对校园环境加以观察、探究、论证。这样不仅能让课堂鲜活生动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大自然,而且还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下面以校园积雪观察为案例,阐述课堂如何培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一、案例呈现

2018年12月8日至9日,学校所在地浙江上虞经历了一场冷锋降雪过程,降雪量较大,气温低,校园地面积雪较多(达8-10cm积雪厚度)。這种天气对于长江以南的高中生来讲是一年中不可多见的机会,是令人欣喜的、印象深刻的体验。借此机会,笔者拍摄、收集校园雪景照片,在课堂上用问题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环境,思考地理问题。

【问题1】此次降雪表明上虞有什么天气系统过境?请在卫星云图中画出锋线。

学生A说出冷锋过境,并在白色云带北缘画出冷锋的锋线(见图1)。

笔者向全班学生提问:“A同学的判断大家同意吗?”学生一致回答“同意”。笔者追问:“那么,这条锋线画得对不对?请结合冷锋的三维空间结构思考一下。”

大部分学生表示同意,少数学生表示反对。笔者让持反对意见的学生B上台重画锋线并陈述原因。学生B将锋线画在了白色云带的南缘(见图1),并解释道:“有云的地方应该是降水区域,而冷锋降水在锋后,冷气团从北方来,故锋线应该在云带南缘。”全班学生听后恍然大悟。笔者对学生B的回答给予肯定。由此,学生对冷锋的空间结构、锋面降水的空间分布等知识强化了认知。

【问题2】读此次寒潮全国强降雪分布图,分析为什么北京、南京等城市更靠近冷空气源地却没有降雪。

少数学生低声回答“因为它们没有暖气团”,随即有学生反驳“冷暖气团是相对的,冷气团过境前北京和南京一定会有相对较暖的气团存在”。笔者提示:“想一想降水的条件。”这时就有不少学生想到点子上去了,师生共同努力下得出正确答案:北京和南京的暖气团不够湿润,水汽含量不足以形成降雪。

【问题3】相信很多人在这次冷锋过程中听到了雷声,打雷在冬天属于罕见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沉默,笔者提示:“联想夏天雷电现象一般是什么天气。”有思维活跃的学生已开始小声回答“强对流天气”。笔者继续提问:“说明这次冷锋也有强对流天气,是谁让近地面空气强烈抬升?”C同学尝试回答:“我觉得是冷气团快速移动,将前面的暖气团强势挤入高空,携带大量正负电荷的空气在高空相遇产生雷电。”笔者给予十分肯定的评价:“C同学说得很棒!所以同样是冷锋过境,有的冷锋天气是降雨,有的是降雪,有的不产生降水只有沙尘暴,有的还有雷电,降水量也有大小之分,这都要以冷暖气团的性质、锋面移动速度等情况而定。”

【问题4】图2是降雪2小时后的照片,图3是降雪5小时后的照片。观察后回答:南方下雪,首先积雪的是哪些地方?难以积雪的是哪些地方?

结合降雪照片的观察,全班学生分三个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跟踪讨论和记录小组成员的观点,并在黑板上写下本小组观点(见表1)。

笔者追问:“影响一个地点积雪与否取决于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温度”。笔者进一步讲解:“黑板所写的首先积雪的地方,大都是与地面无直接接触的地方,而难以积雪的地方往往是路面、泥地,也就说明我国南方刚下雪时,一般是地温高于0℃,气温则低于或等于O~C,地温高于气温,故地面无积雪。但与地面稍有间隔的草地、树冠、车顶、屋顶、桥面等地往往容易与气温趋近而首先积雪。当然,马路和烟囱不易积雪还表明车辆通行、人工热源等人类活动对积雪形成的影响。”

【问题5】观察校园东侧道路两旁的树木积雪情况,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尝试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大部分学生能说出“一侧树木完好无损,而另一侧树木被积雪压垮、折断”,但无法分辨树种和说出原因。笔者再展示细节对比图,提示树叶与积雪的关系,学生开始陆续给出答案:完全落叶的树积雪少未受损坏,而仍有大量树叶的树木受损严重。笔者给予肯定并补充:“完好无损的树是无患子树,被积雪压垮的是香樟和夹竹桃。前者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叶子凋落,适应在冬季降雪、积雪地带生长;而后者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不落叶,一旦降雪则很容易被积雪压折,自然选择和淘汰机制让它们生长在难以降雪的中国南方。”

【问题6】校园积雪初融之后南大门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许多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见图4)。该停车场铺的是方形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泥土,每个“雪馒头”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 )

A.洁净的雪不易融化,环境质量好

B.土地与砖地降温速度不同

C.土地与砖地对地热传导速度不同

D.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

这个问题让学生产生了分歧,问题主要集中在C、D两个选项上。以学生甲为代表的学生认为选C,他认为砖地比土地传导地温更快,所以更容易融化雪。学生乙很快起身反驳他:“地热与地温不同,且导致积雪融化的不是地热和地温,应当是太阳辐射,所以两者的升温性质不同才是导致融雪先后的根本原因。”笔者肯定学生乙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在认识地理事物时要抓主因,要在大脑中回放地理过程,反复斟酌比对再下结论。

【问题7】在图5中,实线表示曹娥江流域近一周降水量。从近一周曹娥江流域降水量、降水类型推测曹娥江水位变化,画出水位变化曲线。

多名学生上台画水位变化曲线,均未画正确: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同步。在笔者多次提醒下,最终才有学生画正确(图5中的虚线)。这反映了学生在认识径流汇流过程上存在很大偏差。降水到达地面后并非立即汇入河流,而是要在流域内经历土壤饱和、坡面径流、沟谷径流等先后步骤,再汇入河流支流,由支流汇入干流,故江河水位的变化在响应降水变化时存在滞后性。另外,当降水类型为降雪时,这种滞后性会更明显,因为水位要等到冰雪融化后再上升,而非降雪时。由曹娥江的短期积雪融水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东北地区春汛的形成——整个冬季的降雪无法在冬季融化,春季回暖后融化,故对河流产生融水性汛期。

二、案例反思

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是课堂保持活跃度的重要措施,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师虽然能把地理概念、原理、成因等分析清楚,但缺少生活观察,或者缺少观察后与地理原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习惯,使很多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这是一种浅层识记,对地理过程的理解抽象生硬,地理知识难以应用。难怪学生会在课后问一些让教师觉得“莫名其妙”的简单问题,如学生常常提问光照和热量的区别、冬天早上易起雾的原因等。相应地,在测验中,学生也常常陷入“混沌”和陷阱中,对基于生活体验的简单试题也“傻傻分不清”,例如对从地面观测星空的方位问题,很多学生就表示毫无头绪。

校园环境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是高中生所熟知的、易获得的,对校园地理环境加以观察、辨析可以弥补常规地理课堂的观察性、实践性不强的弱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大自然之书”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养成综合思维,锻炼“地理眼”。笔者采用全新的基于校园环境观察的教学设计理念后,凡是地理概念、过程、原理、规律與校园环境有关联的教学内容,均采用校园环境为背景的列举、类比,采用“接地气”的叙述方式,呈现事先积累的校园照片、视频,同时也在学校做一些地理小实验,请学生参与。

除“校园积雪观察”案例外,笔者又设计了几个将校园观察与地理教学实际相联系的课堂讨论活动以及课外实地指导考察活动。学生开始用地理思维思考周围生活环境,用综合思维思考多要素地理事物,并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诸如冬晨草地结霜现象(气象条件、树下无霜的成因)、河边树木倾向水面现象(是向光性还是向水性)、塑胶跑道长草现象(低等植物的营养体系)、教学楼的楼间距设置问题(冬季太阳高度角和建筑采光标准)、冬季行道树刷白养护现象、校园道路积水问题(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紫玉兰开花早晚差异(位置和光照)、锋前增温问题、鱼鳞云和雨幡的天气预示等等,有的班级还专门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来探究这类问题。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教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他还指出:“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当然愈多。”笔者以学生所熟知的校园环境为“教材”和“实验观察平台”,用启发式教学激励学生参与环境认知,将环境认知与地理学科素养结合起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创造,从做中学习,当为践行“活教育”的微小尝试。

猜你喜欢
冷锋降雪校园环境
四川盆地冷锋特征及其对逆温和大气污染的影响
哈尔滨地区冷锋分析研究
电影《战狼2》中冷锋人物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川西高原东部两次连续强降雪过程对比分析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2016年1月19~21日山南地区南部一次降雪过程分析
一次低槽冷锋暴雨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人工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