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将记住这一天。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庄严宣告传遍了万水千山: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出自平凡。在这场长达8年的脱贫攻坚战中,无数人把心血和汗水洒遍万水千山,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树立起崇高的精神丰碑。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在本期“素材精粹”栏目中,我们就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重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光辉事迹。他们的事迹无疑是时鲜的写作素材,大家只要将其合理运用于作文之中,定能征服阅卷老师,成就高分佳作。
张桂梅:深山里的教育燃灯者
速用片段 从张桂梅身上,我们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强者风范,看到了普度众生、克己奉公的博大胸襟。张桂梅说:“我们要让所有读不起书的孩子都有书读,走出这座大山。”苦心人,天不负,在 2008 年,全国第一所免费女高——华坪女高在深山中拔地而起。即便身体每况愈下,但她仍矢志不渝、不忘初心。如今,1804 名女孩经她甘霖之浇灌,驰骋于社会各界。愿她在这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熠熠生辉,如璀璨玛瑙,似滚烫星河。
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1996年丈夫去世后,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她发现班里许多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们的教育水平,将至少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试图“规模化”地帮助山里的女孩,改变她们的命运和家庭的贫困。
在贫困地区开办免费高中,这在许多人眼里简直是异想天开。可张桂梅不这么想,為了改变这片贫穷的土地,她毅然踏上了募捐之路。5年间,她被人放狗咬,被人吐口水骂是骗子,有一次因为太累还坐在机关大门口睡着了。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的女子高中梦在全国传开。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在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23种疾病,多次送往医院抢救才活过来。有好心人为她捐助了医药费,但是她却把这些钱用来资助孩子们上学,把病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说:“我一点都不后悔,值得,换来了多少孩子有学上。我会跟他们一起,战斗到我最后那一口气。”
毛相林:敢向绝壁要“天路”
速用片段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7年时间铺就绝壁“天路”,在悬崖峭壁之上,在怪石棱磳的山道上,毛相林带领村民们谱写了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我命由我不由天”,这种精神在毛相林身上完美展现了出来。他不仅带领乡亲们开凿了山路,还带领乡亲们打通了财路。这硬实而淳朴的汉子,因为心中有责任、有信念,才最终得以创造奇迹、成就伟大。
毛相林,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1997年,38岁的毛相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修公路。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被四面千米高山绝壁合围,犹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难如登天。当时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条“108道拐”的古道,去县城一来一回至少要4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庄村民,近一半的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毛相林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虽然先后有6名村民为修路献出了生命,但下庄人没有退缩。2004年,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下庄村人用了整整7年时间,终于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两米宽的机耕道。
虽然出山公路通了,但在当时,大多数下庄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毛相林趁热打铁,带领村民种植柑橘。2015年,下庄村整村脱贫;到2019年底,全村累计64户269人稳定脱贫,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毛相林还有更大的梦想:不单下庄人要走出去,还要让外面的人走进来。近年来,巫山县发展乡村旅游,下庄村人把19栋农房改造成了民宿,开始接待山外来的游客。“再过两三年,旅游搞起来,我们的收入还会翻番。”毛相林信心满满。
李玉: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速用片段 “不要在黑板上‘种地,要深入生产实践,田间地头的成果比任何荣誉都更有价值。”这是李玉心中的价值取向,更是他一以贯之的行动。只有扎根人民群众的沃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找到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李玉团队的担当和奉献,早已汇入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李玉出生于1944年,他用几十年的时间,深入贫困地区,走遍全国传授种植技术。他推动建立了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同时他也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成功探索出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从河北阜平到安徽金寨,从云贵山区到雪域高原,处处都有食用菌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这些故事,因主人公脚上沾满乡野的泥土而鲜活,因他们心中充满对农民的热爱而动人。为找准目标、给农民送去急需的技术,李玉团队每年有280多天与农民干在一起;为把良种优品送至田间菇棚,虽已年过七旬,李玉仍坚持去山里、跑一线,为推广食用菌产业四处奔忙。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冒着严寒酷暑、走过崎岖山路、克服高原反应,李玉团队让科技的种子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李玉为自己和团队感到骄傲:“我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乡村,它们都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了原来落后的状态,真是让我由衷地感到幸福。”
刘虎:让吃甜水的梦想照进现实
速用片段 心有大我,行止便有了山的巍峨;至诚为民,胸怀便有了海的辽阔。刘虎说:“吃上了甜水,伽师人祖祖辈辈的梦想成真了。值!此生无憾。”他用忠诚和大爱、热血和激情,谱写了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为民之歌。
刘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在伽师,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吃苦咸水长大的。2016年,刘虎刚从县农业局调到水利局,便撂下狠话,要带领团队把慕士塔格峰冰川的雪水引进伽师。水源多年前就找好了,但伽师县和水源地之间相隔上百公里,横跨3个县。面对困难,刘虎没有被吓倒。从喀什到乌鲁木齐,他为改水工程不停奔波着。经过多次论证、多方努力,2019年5月2日,总投资17.49亿元的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正式开工。
“豁出命来,也要让群众吃上甘甜的安全水。”刘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在2017年5月,他就被确诊患有肺癌。工作期间,有时胸痛得满头大汗,但他一声不吭,悄悄去医院做完化疗,第二天又出现在施工现场。靠着这股拼劲,伽师改水工作越做越细。刘虎有时一天要步行二三十公里,只为布下最佳管线。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伽师县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了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可刘虎却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病情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
白晶莹:为幸福生活穿针引线的草原绣娘
速用片段 “银针穿梭织云锦,条条丝线流彩霞。脱贫攻坚显身手,金山银山落农家。”一根丝线,一头牵着万千百姓的致富生計,一头连着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多年来,白晶莹一方面保护、传承和弘扬蒙古族刺绣文化,一方面助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白晶莹带领着草原绣娘们,以朴实的个人行动汇聚成大爱,温暖着社会,续写着草原上的脱贫传奇。
白晶莹,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
白晶莹1963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蒙古族家庭,母亲和姥姥都是远近闻名的刺绣高手。她从小就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刺绣技艺。成年后,忙碌的学习和工作让白晶莹把用于刺绣的针线压在了箱底,但她始终关心着蒙古族刺绣的发展。这些年来,她发现蒙古族刺绣正在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心里非常着急——图案精美、色彩鲜艳、表现力强的蒙古族刺绣不能就这么被人们遗忘了!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角声中,有心的白晶莹似乎“听出”了传承和发展蒙古族刺绣的大好机遇。2016年,在旗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白晶莹成功地让刺绣与脱贫挂上了钩。在艰苦创业的日子里,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她始终奔波在培训路上,全旗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策划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共带动科尔沁右翼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坐在贫困户的庄稼院里、炕头上,白晶莹的一堂堂流动的刺绣培训课,把脱贫致富的技能交到了乡亲们手里。
张小娟:藏乡最美的女儿
速用片段 初心尽不违,桑梓情可鉴。青山埋芳骨,龙江颂忠魂。在34年短暂的人生中,张小娟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热爱,对脚下的土地充满敬意,对脱贫攻坚的事业矢志不渝。她把自己的全部青春、智慧和热情注入脱贫攻坚,父老乡亲们也不会忘记她的名字。她是人间圣洁的达玛,是藏乡最美的女儿。
张小娟,生前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
张小娟出生于1985年,从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一个普通藏族家庭长大。2003年,她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以高级管理人才身份落户北京。然而,2008年,她得知舟曲因汶川特大地震而受灾严重,一个月后便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工作。义无反顾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做出这样的决定正是源于张小娟内心对家乡的眷恋与牵挂。
从2008年起,张小娟历任驻村干部、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县扶贫办副主任,常年不辞辛苦,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以实际行动将扎实的脱贫成绩单写在了她挚爱的热土上,也把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留在了贫困群众的心里。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张小娟从由乡镇调到县扶贫办任职之日起,短短两三年,她跑遍了舟曲200多个自然村以掌握真实的贫困状况,成了全县扶贫情况的“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2019年10月7日,张小娟在完成曲告纳镇上大年村脱贫攻坚县级抽样调查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车辆不慎坠江,因公殉职。
赵亚夫:要致富,找亚夫
速用片段 赵亚夫既平凡又不平凡,既可敬又可学。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和目标,但只有那些对理想和目标执着付出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赵亚夫说的那样:“人既然下了这个决心,就一定要做出点事情来,不可虚度了生命。” 他把造福百姓作为人生追求,把汗水洒在泥土里、把业绩写在大地上,也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敬重与爱戴,留下了千金不换的口碑。
赵亚夫,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
1958年,赵亚夫就读于宜兴农林学院农学专业。那时学校搞教育改革,整体“搬”到了农村,赵亚夫切身感受到:“农村太苦,农民太穷,农业太重要了!”从那以后,他便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所学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苏镇江农科所工作。
1984年,赵亚夫创造性地提出了“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通过种植经济植物,比如草莓、葡萄、桃子等,大大增加了茅山革命老区农民的收入。退休后,赵亚夫作为志愿者来到茅山老区戴庄村,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而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2800元增长到2020年的34000元。2013年以来,赵亚夫和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走进陕西、贵州、新疆等地。2018年5月,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共计1200名。历经55年农村实践,80岁的赵亚夫用汗水和智慧辛勤浇灌着“乡土中国梦”,他也因此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在茅山老区广为流传。
姜仕坤: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速用片段 姜仕坤以一个农民儿子的姿态,牢记职责与使命,在晴隆这块土地上,热情耕耘、倾力开拓。提灯行一路,照亮身后人。为了晴隆人民尽快迈向小康,姜仕坤肩挑责任和重担,把生命当蜡烛燃烧。而当蜡炬成灰,他的生命在燃烧中所释放的巨大光芒,将以崇高、忠诚和无私的精神力量,让人震撼和景仰,并定格为永远值得怀念的风景。
姜仕坤,生前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
姜仕坤在晴隆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以近乎痴迷的状态探索着晴隆精准脱贫之路,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山地经济为引领,大力发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晴隆羊”,并使山地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2012年到2015年间,晴隆县共减少贫困人口8.2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7.1个百分点,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主政一方水土,姜仕坤多次动情地说:“晴隆是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在干部大会上,他曾庄严承诺,将为晴隆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全部的热情、智慧和汗水。
外表平和的姜仕坤,内心坚毅执着,认准了的事情,从来都是迎难而上,决不屈服。当初他提出晴隆县要发展旅游业时,很多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然而,如今晴隆的旅游业已像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
2016年4月12日凌晨6时40分,姜仕坤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将生命的最后一刻奉献给了晴隆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在一片哀叹与惋惜声中,年仅46岁的姜仕坤走完了他光明而又短暂的一生。他夙夜为公、一心为民的党的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如天边那一缕每天都会出现的亮色,照亮了国家级贫困县晴隆的前行之路。
黄文秀:把青春之梦写在泥土里
速用片段 黄文秀的“别样人生”之所以令人动容,在于其對人生价值的坚定选择,对初心与使命的笃定坚守。她让更多人思考,青春应该有怎样的姿态,共产党员应该有怎样的追求:是沉迷于物质享受,还是注重精神追求?是纠结“小我”的得失,还是追求“大我”的奉献?在黄文秀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清晰的答案,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答案。
黄文秀,生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
每当进入雨季,广西百色大石山区时常遭受洪涝、塌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侵袭。2019 年6月16日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一条从百色市通往乐业县的山路被突如其来的山洪淹没。黄文秀在驾车返回乐业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黄文秀是百色本地人。2016 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她没有留恋都市的繁华,而是毅然回到家乡,作为优秀选调生进入市委宣传部工作。百色位于广西西部,自然条件较差,是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响应组织的号召,到乐业县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黄文秀把青春之梦写在泥土里,她一次次走进贫困户家里,写下一本本扶贫日记;她曾 12次到贫困户韦乃情家,帮助其解决困难,寻找脱贫办法;村里5个屯出行困难,她感同身受,连夜做方案……在黄文秀的带领下,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黄文秀的父亲患肝癌,两次做手术,她深为挂念,却长时间不能回家。她牺牲的当晚,正是由于心系受灾群众,才忍痛离别刚做完手术的父亲,连夜冒雨赶回百坭村救灾。
黄文秀牺牲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她的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年青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2019年7月1日,中宣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
夏森:她的“枝叶”仍繁茂
速用片段 夏森用夕阳的余晖,照亮了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年复一年,峻岭间的小城里,她犹如一棵夏木,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荫庇着一代又一代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夏森坚定的理想信念、开阔的革命胸襟、无私的奉献精神,是我们必须汲取的精神养料。她的这种人间大爱,不仅温暖着家境贫寒的学子,更感染着无数努力追梦的普通人。
夏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
夏森如今已经98岁。多年来,她过着简朴的生活,离休后仍然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2006年,83岁的夏森专程到陕西省丹凤县实地考察。亲眼看到了龙驹寨镇西街小学艰苦的教学环境,她当即拿出两万元,为西街小学购买了桌椅、字典等学习用具;两年后她又为该校捐资两万元以奖励优秀学生。由此,她和丈夫汝信一起走上了漫长的捐资助学之路。
从2006年起,夏森将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陆续捐赠给了江西省上犹县、陕西省丹凤县的贫困学校。其中100万元用于设立“夏森助学金”,目前已资助182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她还特别强调:“选择受助学生的时候,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主要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受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夏森表示,直到现在,一些以前资助过的学生还和她保持着联系。
2021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夏森两次想从轮椅中起身,领取“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证书。而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轻抚老人的肩头,示意她安心坐好,这一幕感动了万千国人。人们还发现,夏森领奖时穿的那件灰色西装,与她在2006年去陕西丹凤县调研时穿的是同一件。岁月的钟摆已走过15个年头,而夏森的初心如同她身上的这件灰色西装一样,依然质朴,从未改变。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荒原上建成百万亩林海
速用片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从茫茫荒原到人工林海,从风沙漫卷到天蓝地绿,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传奇,是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壮歌。每一位塞罕坝人都是英雄,每一棵他们植下的树都应该叫作“功勋树”。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是生态环境部命名的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从昔日的漫天黄沙到如今的绿水青山——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守这里,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建设出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59年来,塞罕坝人在这片荒原上栽下的树,一米一株可绕赤道12圈。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着塞罕坝的发展,记载着生态建设的进程。而在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绿色接力”中,无悔的青春也和塞罕坝一起成长,在他们眼中,只有荒凉的沙地,没有荒凉的人生。
2017年以来,林场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5.6万亩,平均造林保存率达95%以上,每年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45.83亿元。塞罕坝机械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年社会总收入达6亿多元,有力推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做出重要批示,称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同年12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贫困村的蝶变
速用片段 从典型的彝族聚居贫困村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三河村的巨大变化让人欣喜:土坯房变成小洋房,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在山间回荡,脱贫致富的喜悦在群众脸上绽放……一条暖心路,一条脱贫路,一条振兴路,共同汇成如今三河村的康庄大道。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地處平均海拔2520米的高寒山区,是典型的彝族聚居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5.97%,村民们世代居住在条件简陋的低矮夯土房中。2018年,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面启动。2019年,村民全部搬迁入住。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说,如今村里家家通了水电,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前。2020年,三河全村脱贫摘帽,村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的3100元增长到2020年的11245元。
过去,三河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和土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三河村大力发展种养、文旅产业。全村土豆种植面积3300亩,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花椒种植1500亩,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还利用发放产业扶持周转金等措施,鼓励贫困户养殖家禽、能繁乌金母猪、西门塔尔牛等,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同时,利用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已形成5000箱的养殖规模。此外,三河村还发展了核桃、云木香等产业,建立起旅游合作社,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脱贫闯新路
速用片段 叶坪乡人民感恩奋进,信心十足,他们正以只争朝夕的勇气和干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进行着一场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奔康致富的“战役”,同心共筑一个绚丽多姿的幸福梦。
2012年,江西瑞金叶坪乡有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08户、8908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叶坪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担当实干、尽锐出战。
叶坪乡紧紧围绕群众生活有保障目标,重点解决贫困户中的无房户、危房户且确实需要政府兜底保障的特困人口住房问题,多措并举,织牢、织密安居扶贫“保障网”。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全乡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124个,建立党员创业基地16个,带领78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创新精准扶贫“五个一”管理模式,实现“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率先探索贫困人口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筑起健康扶贫“第四道保障线”。实施产业扶贫,形成万亩蔬菜、万亩脐橙、万亩白莲、十万生猪、百万蛋鸡的“五个万”基地。脱贫攻坚的8年,叶坪乡通过创新实践,使全乡30个村面貌焕然一新,黄沙、山岐、大胜等多个贫困村成为全省、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样板。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速用片段 “金寨山水秀,大湾村换新装。山高水长千万里,迎来百花香。”一首由当地人填词谱曲的《情怀大湾》,展示了大湾村旧貌换新颜的动人景象。建设美丽乡村,没有人是旁观者。而只有留得住村民,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想,才能让村子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大湾村曾是安徽省金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20%。2015年,全国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大湾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山脚下,由此确定了以乡村旅游带动发展的策略,大湾村的蜕变之旅就此开始。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产区就在金寨县。2016年,大湾村争取到扶贫基金,在村里建起4524平方米的大湾茶厂。谷雨前后,大湾村四千亩茶园十里飘香。2018年,大湾村高质量实现脱贫出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120元增长至2019年的14236元。
“山上种茶,家中迎客。”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大湾村引进企业,建设了26栋精品民宿。2018年,大湾村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村内漂流的基础设施。2020年8月8日,大湾漂流正式开放营业,180米的水流落差,加上全程10里的漂道,沿岸景色随着水流一一掠过,这也让这个深山里的村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2020年大湾村游客达35万多人次,真正让大湾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梦想。
中共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速用片段 “地方貧困,观念不能‘贫困。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正适合描述下党乡的脱贫致富路。下党人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对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与热情是下党乡发展的不竭动力。走在脱贫攻坚的春风里,下党人的致富奔康之路,越走信心越足,越走前景越光明。
下党乡位于福建宁德的大山深处,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全乡没有一条公路,交通十分不便,素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说法。1988年下党乡人均纯收入仅186元,是名副其实的特困乡。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乡调研指导,为扶贫工作指明方向。
如今,下党乡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修通了公路、建起了电站,靠着经营茶园发展旅游和现代农业。过去的特困户,现在有的脱贫,有的致富奔小康,老百姓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2018年,下党乡177户建档立卡户共508人全部脱贫。2019年8月,总书记给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脱贫,信中写道:“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2020年,下党乡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9元,10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此外,下党乡还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民宿等旅游业态56家,2020年接待游客和学员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00多万元。
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送春风
速用片段 精准扶贫送春风,大地颂歌名远扬。千年苗寨迎来历史性巨变,正是因为其抓住机遇,在各方力量的帮扶下,以奋斗的精神,实现了从深山苗族贫困村到脱贫攻坚示范村的转身。从设想到实干、从规划到动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共同讲述着这个湘西小山村的脱贫佳话。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当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奖牌时,十八洞村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苗寨沸腾了。这一荣耀的瞬间,也象征着这个湘西小山村已然跨越千年,从贫穷落后一跃进入脱贫攻坚、奔向小康的模范行列。
十八洞村位于花垣县双龙镇西南部,辖6个村民小组239户946人,2013年人均纯收入1668元,贫困人口占比56.8%,是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十八洞村首倡开展“精准扶贫”后,十八洞村两委班子坚持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在就业扶贫、产业发展、兜底保障、互帮互助上精准发力。2016年,十八洞村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出列的贫困村。
十八洞村坚持因地制宜、壮大产业,先后形成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5大产业体系。2013年至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由1668元增长至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突破200万元。坚持开放交流、互学互鉴,十八洞村也成为中国精准扶贫对外交流的窗口。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建设“电力天路”
速用片段 “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由于在工作时既能欣赏西藏壮丽的自然风光又常常身处高度的危险之中,有西藏的电力工人这样形容自己的日常工作。可正是因为一代代电力建设者不畏艰苦奋战高原,四条“电力天路”才能在短短十年之内从无到有。随着一条条“电力天路”的建设,幸福也在高原上不断延伸。
2010年11月,海拔5300多米的青藏联网工程唐古拉山沼泽地冻土基础施工攻坚战打响,这里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40%,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8级以上的凛冽寒风更是家常便饭;2020年12月,总投资74亿元的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结束了阿里地区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阿里地区缺电问题,改善了沿线近38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这一切都离不开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多年的艰苦努力。西藏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为建设覆盖全区的“光明网”,近年来国网西藏电力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力天路”。
一座座银色铁塔穿越崇山峻岭、荒漠沼泽、戈壁灌丛,将充沛的电能送进了雪域高原的千家万户,也为产业扶贫项目和异地搬迁等提供了强力的电力支撑。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在发挥行业作用的同时,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托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33个边境小康村供电建设项目、833个易地搬迁扶贫点配套电力设施建设、4807个扶贫产业项目接电任务先后完成。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先后派出驻村工作队189支1222人赴41个贫困村开展帮扶,投入帮扶资金1100万元,大幅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带动4383名群众脱贫。
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从“旧楷模”到“新楷模”
速用片段 “山沟沟里把温棚建,荒山一下变花果园;千年长来万年长,永远不忘共产党……”曾任郝家桥村会计的马兴业用自编的唱词道出了村民的心声。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成就。我们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更要用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红色历史悠久,是绥德县最早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党的组织、进行革命斗争的村庄之一,许多革命先烈、先辈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1943年3月,该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劳动热情高涨,并组织了“好受苦人”评选活动,评选出纺织英雄高老婆、拦羊英雄郝思新、拾粪英雄郝杏儿等各行各业中的劳动英雄。其中,刘玉厚先后两次出席在延安召開的劳动英雄大会,被授予边区劳动英雄称号,郝家桥村也荣获“农村楷模”牌匾,成为陕甘宁边区闻名遐迩的模范村。
郝家桥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户、548人,贫困发生率30.7%。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郝家桥村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排头兵”: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日光温室大棚20座、拱棚40座,年存栏3000只湖羊养殖场、年存栏2300头生猪养殖场,总规模500KW的光伏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形成集现代农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截至2020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43元。此外,村里还建成了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院、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于一体的村服务体系。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易地搬迁开启幸福新生活
速用片段 产业发展促振兴,心怀感恩谱新篇——班彦村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落地生根。班彦村自2017年完成异地搬迁后,集中精力发展集体经济,昂首阔步推进乡村振兴,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努力以村庄发展的美好前景和自己创造的幸福生活,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成效卓著。
班彦村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是一个传统的土族村落。
班彦村有8个社,共369户、1396人,其中五社、六社,共129户、484人之前住在山头,贫困发生率高达56%。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这些“难”题曾长期困扰着班彦村村民。住在山上的129户村民想出趟门,一条6公里长的山路就要走两个多小时,遇上雨雪天气,更是举步维艰。2015年底,班彦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600元,村集体经济为零。2016年,青海省将老班彦村五社、六社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班彦村就把发展生产同促进就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风貌相结合。2017年3月班彦村完成了整体搬迁,年底整村实现脱贫。班彦村紧紧围绕脱贫致富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主线引领,盘绣制作、酩馏酒酿造、光伏发电、特色养殖等各项致富产业多点开花、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的总体目标。如今,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20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141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6.9万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干沙滩”变“金沙滩”
速用片段 海风吹绿“金沙滩”,山海深情尤可期。1997年的那个春天,闽宁村在一片“干沙滩”上开启了崛起之路。山海若比邻,闽宁一家亲。一批批挂职干部、专家、企业、帮扶单位乘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东风,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荒拓土、干事创业,留下了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伟业。
1997年4月,闽宁协作对口帮扶领导小组做出战略决策,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的地区,命名为闽宁村。2001年12月,闽宁镇正式成立。23年来,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干部群众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在此地引企业、育产业、惠民生,形成了葡萄酒、菌草、黄牛、劳务经济等特色产业。最初仅有8000人的闽宁村如今发展成拥有常住人口6.6万的移民示范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致富”。昔日杳无人烟的“干沙滩”变成了绿树成荫、百姓富裕的“金沙滩”,走出了一条东西协作的脱贫之路、产业支撑的致富之路、生态优先的发展之路、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路。
“十三五”期间,闽宁镇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全镇新增绿化面积11270亩,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不断推进从传统的分散式家庭养殖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的集中养殖模式转变。“今后5年,我们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闽宁协作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闽宁镇东西部协作的标杆引领作用。”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表示,“闽宁镇将继续聚焦生态宜居,补短板、美环境,建设贺兰山东麓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