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被骗10万元遭网友嘲讽

2021-08-09 02:22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被害者骗局博士生

2021年3月9日,一张警情通报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引发网友关注。这条警情通报显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名博士生,3月8日接到自称是银监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以其网上有贷款记录需要取消否则影响信用为由,诱导其办理多种网络贷款业务,并让其将10余万元贷款转入了指定的账户中,意识到被骗后,其随即报警。民警意在提醒大家,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聊天凡谈及金钱要求转账的,或接到陌生电话无论以什么理由要求转账的,一律是诈骗。然而这件事登上微博热搜后,却引发了很多网友对当事人的嘲讽。“博士生也被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都学了些什么?”“博士生连这么简单的骗局都识别不了?书都白读了吗?”等留言随处可见。

多维解读

博士遭遇网络诈骗不该被嘲笑

自从诈骗这种古老的套路搭上了互联网的“便车”,就越来越猖獗了。而与此同时,有一种嘲讽被害者的论调亦颇为流行,如将上当受骗归咎于被害者常识匮乏、贪图便宜、胆小怕事等。特别是当很多被骗者系博士、名人等社会精英时,被害人更容易受到嘲讽、戏谑。一些网友似乎从中找到了心理平衡和精神补偿,大肆发表“高学历不过如此”“读书无用”的言论。这种论调的错误在于颠倒了因果关系和无视社会常识。实际上,无论是涉世未深的学生还是落伍于时代的老年群体,均有相应的生活习惯和阅历,这些都不该被歧视。而且,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分工精细化,某行业的常识很可能是其他行业的“天书”。再者,在刷单、贷款、购买彩票等新型网络骗局中,被骗者多为年轻人,使用老年机者反倒躲过一劫。

其实,人在某种情境下特别容易陷入盲区,一些经过培训的骗子深谙此道,有一套把握盲区的心理操纵术。加之在诈骗电话的突然袭击下,在将被抓捕通缉、账号存在安全隐患的威逼利诱下,无论学历高低、见识多寡,谁都可能一时迷惑,掉入陷阱。嘲讽网络诈骗被害者既无知又无聊。最该谴责的,不是受骗者,而是那些肆无忌惮的诈骗者。反过来说,连博士都能被骗,可见电信网络诈骗危害性之大,潜在受害群体之广,这足以让他人警惕。打击网络诈骗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相关部门理应将电信网络诈骗视为全民公敌,编织一张防范诈骗、打击诈骗的精密网络,不让这一黑色链条中的任何作恶者逍遥法外,保护所有人不掉入“總有一款骗局适合你”的陷阱。

嘲讽“博士也被骗”透着冷漠与无知

众多网友嘲讽“博士也被骗”,这种居高临下的冷漠与无知,在很多悲剧性新闻的评论中都可以看到。有些人总是对受害者苛责,总想着从蛛丝马迹中找到让新闻反转的证据,以显示不幸者都是“自作孽”,这些危险与普通人无关。然而,没有完美的受害者,就像普通人也不完美一样,从不幸事件中找到真正值得关注的隐患并加以消除,才是舆论应有的社会功能,才能让类似的不幸更少一些。

电信诈骗的受害者都是没文化的大爷、大妈?这只是很多人脑补的偏见。事实上,别说是博士生,就是大学教授,同样也可能被骗。几年前,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就被骗走1760万元。更有数据显示,仅广州番禺区,2020年就有447名大学师生被骗。可见,智商和文化程度的高低与是否容易被骗,并没有因果关系。有关部门重拳整治数年,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防骗知识,电信诈骗依然没能禁绝,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其生命力的“顽强”。体现在现实中,就是骗子的技巧和手段越来越高明,有时的确让人防不胜防。习惯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也许会让看客更有安全感,觉得这样的不幸离自己很远,却无形中回避了真问题。比如,人人都知道“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汇款”,但这只是被骗的最后一步,如何在一开始就识破对方的伎俩,却宣传得远远不够。因此,相比于口号式的防骗宣传,更加翔实、鲜活的案例式宣传,或许更有利于为普通人建立起“防火墙”,让更多人具有社会知识,遇到困局知道该怎样求救。毕竟,在职业骗子团队面前,普通人都是不专业的。

猜你喜欢
被害者骗局博士生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家庭命案谁是凶手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匀加速骗局
风扇杀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