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煜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5月9日至14日,重庆市政府外办和四川省外办联合组织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外媒体采访活动。
看产业协同发展,看合作共建项目,看两地市民的生活变化,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以及川渝两地主流媒体和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20家媒体机构的代表组成采访团,走进四川成都、遂宁,重庆潼南、璧山、两江新区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城市的近20个考察点参访,感受川渝发展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宣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讲好川渝协同发展的故事,向世界传递“川渝之声”。
重庆市政府外办副主任王雯、二级巡视员马勇,四川省外办副主任沈超,率两地外办新闻处负责人参加活动。
资源要素在“圈”中快速流动
参访成都期间,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分别介绍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措施和成果,以及文化旅游发展情况。采访团先后前往金沙博物馆、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地及相关企业。
据介绍,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是目前川藏地区最大的省级国有产权交易平台,由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与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联合打造,2020年9月上线,可集中展示四川和重庆的国有资产项目,减少交易的行政审批障碍和流程,促进两地资源流动。
采访团了解到,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川渝将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在通道建设、物流园区的陆港建设方面将共同携手合作,为川渝两地企业服务,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于2020年7月成立,现已分别与重庆市南岸区、璧山区、渝北区、垫江县签订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结合成渝两地实际,拟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强化城市宣传推介、共建人才协同基地、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共创人才品牌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搭建跨界共享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在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机场规划建设情况。采访团一行还前往机场T1航站楼体验国际机场通关流程,大家边行边问边听,用相机拍摄记录。
通过近两天的实地参访,采访团记者纷纷表示,此行看到产业、物流、人才等各项资源要素正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快速流动,两地多领域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遂潼共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在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地区的四川遂宁、重庆潼南,采访团将目光聚焦遂潼一体化发展。
遂宁、潼南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两地正共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加快推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采访团一行先后前往遂潼天然气产业园、四川宋瓷博物馆、成渝双城物流配送中心、遂潼快捷通道,潼南区规划展览馆,以及重庆汇达柠檬、重庆巨科环保等企业实地参访。
遂潼天然气产业园是川渝合作的一个典型。该项目依托遂宁、潼南两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加快建设中国“气大庆”遂潼产业平台,做大做强四川天然气化工产业,促进成渝地区天然气产业集群现代化发展,为成渝合作探索发展新路径。
据了解,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岳气田是川渝合作的体现,区域内的单井站分布于遂宁、潼南等地,所有的气集输到净化总厂进行脱硫,之后输送到川渝地区的千家万户。遂潼一体化发展使两地强强联合,既有绿色GDP增长,又促进经济振兴,可实现“经济圈”中部崛起。
位于遂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成渝双城物流配送中心,属遂宁高新区与潼南高新区共创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示范园的重点项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遂宁货物集散中心的核心建设内容,项目的建设对加速遂潼物流资源融合,推动遂潼两地及成渝地区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位于重庆潼南区的汇达柠檬科技公司,采访团参观其生产线,了解该企业与四川地区的产业合作。据介绍,汇达柠檬专注柠檬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围绕柠檬开发了近300种延伸产品,出口31个国家和地区。当前,潼南正联合大足、安岳建设全球柠檬“金三角”,推动中国柠檬产业走向世界,汇达柠檬就参与其中。
采访团来到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参观,这是一家致力于电镀废水治理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巨科环保在潼南区打造了中国第一座環保全产业链电镀园区,围绕其关键技术,集聚汽车、笔电、手机的上下游企业,现在大量服务成都、广安等地的川企,和重庆的汽车、笔电企业。
成渝地区各领域合作向纵深推进
5月1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外媒体采访团重庆市情况介绍会在重庆外事大楼举行。重庆市发改委、市经信委、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体情况,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及合作机遇,以及新能源制造项目、智能产业发展等情况。
在渝期间,采访团在璧山区体验了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并参访重庆高新技术研究院;走访两江协同创新区及漫客空间、猪八戒网、金康赛力斯等企业,深入了解重庆的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新能源研发,以及成渝合作等方面的情况。
据介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旨在为高校、企业等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路径。研究院现正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已孵化出十余个科技型企业。下一步,将探索与四川的合作,努力把大学城(璧山)双创生态区打造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成果全链条转移转化示范区。
两江协同创新区目前在联合产业孵化基地已聚集了重庆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两江协同创新区将与成都科学城一起作为载体,携手助力西部科学城建设,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两地发展获得了多种战略机遇叠加,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作为成渝两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聚集区,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两地的结对深入发展对于两地的产业、企业发展而言是重大利好。猪八戒网、漫客空间等身处成渝两地的企业就受益其中。猪八戒网已在成都设立四川总部园区,并在四川多地设立了线下园区产业服务中心。猪八戒网平台大数据显示,成渝两地在平台的注册用户已超180万;漫客空间是两江新区管委会批准设立的“集群注册”众创共享服务平台,入驻企业已突破3200家。2020年7月,漫客空间与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行政审批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促进两地间企业集群注册服务升级,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
据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两江新区与四川各领域的合作都在向縱深推进。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和四川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个,部门层面和四川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5个,初步搭建起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框架。今年,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将共同成立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科技创新、文创会展、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八大产业联盟”。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外事工作来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川渝两省市外办高度重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务实推动相关决策部署落实见效。”重庆市政府外办主任章勇武、四川省外办副主任沈超在总结此次采访活动时均表示,在两地外办共同策划、精心组织的集体采访活动中,媒体记者作了大量生动而详实的新闻报道,为唱响“双城记”增色添彩。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迎来新发展、新机遇、新挑战,希望媒体记者持续关注,为多层次、多领域推广宣介双城经济圈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感言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王纬温:
此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题采访,大家看到两地协作越来越紧密,衷心希望“经济圈”发展蒸蒸日上,期待看到更多两地的合作成果,惠及更广阔的中国西部地区。
南华早报中国区总代理负责人张杰:
此行深刻感受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模之大、合作项目之广、惠及两地人民的政策之多,看到了“经济圈”的建设情况和未来蓝图。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成渝地区必将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中国第四增长极。
香港商报重庆办事处主任童文武:
在以往的印象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中部“塌陷”问题。而此次参访,让大家看到中部地区正借助“经济圈”的契机加快共建,势头良好。遂潼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了产业协同、优势互补。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向港澳地区抛出橄榄枝,相信多方参与其中将实现更大发展。
CGTN记者杨景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此访让大家真正看到了两地加快推动“两中心”建设的潜力。重庆两江新区与四川天府新区的合作,以及猪八戒网等企业与四川的合作,都为两地在西部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了活力。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重庆记者站站长冀萍:
川渝两地“握手”的速度很快,并且在积极地互相覆盖,释放政策红利。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可以迅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香港有更好的交流和发展。通过此次采访活动,也将让香港民众和企业家更好地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的成果及发展机遇。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iChongqing)外籍记者李伟龙(Mikkel Larsen):
作为一名外籍记者,此前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知甚少。此行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两地合作取得的实质性成果,了解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规划。期待看到通过双城共建,为生活在成渝两地的外籍人士带来更多便利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