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佳
为学生规定明确的写作任务,发挥任务的驱动效果,这种作文训练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写作主题或者作文材料深入思考,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写作训练。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优化写作训练形式,提升学生的写作参与程度,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促进学生写出思想深刻的作文。
一、细致深入地理解作文材料
材料作文是高考常见命题类型,对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及观点的提炼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在进行材料作文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材料深入解读。
尤其是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在引入材料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材料内容,根据材料内容提出观点。如果是一些较为复杂的材料,或者是隐含着一些需要深入挖掘的信息,教师则可以在思维上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读懂材料,能够基于材料提出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后续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
比如,在完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后,很多学生对主题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对乡村生活产生了有别于以往的更多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教师不妨以此为方向,整理作文材料。
教师首先给出这样的材料:春节期间,在火车车厢里,绵羊和旅客挤在一起,这引发了质疑,后来经过澄清,这组图片拍摄于四川大凉山深处,山路崎岖,乡亲们为卖个好价钱,只能用载人的火车将绵羊运送出去。材料中有个关键句“这趟列车是当地人们外出可以乘坐的唯一的一趟慢车”,而列车员“心疼”山里的百姓也就默许了。读完材料后不少学生都陷入沉思,很多学生受到触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材料内容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材料,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学生只有对材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合适的写作主题,才能写出质量更高的作品。
二、合理确定作文题目
在写作训练中,合理地确立作文题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读者或者阅卷老师来说,在看一篇作文时首先留意的就是作文题目。好的题目不仅可以传递作文的核心观点,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些富有深意的题目还能带给读者一些反思,让读者对文章产生更浓厚的阅读兴趣。因此,在任务驱动式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锻炼学生的拟题能力,尽量让学生选择那些具有新意,同时又能够很好地概括写作主题的题目。
还以上述作文材料为例,分析解讀材料,基本形成写作思路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拟定合理的题目。可以借助比喻的手法:自信如花,千锤万凿出深山;也可以“反弹琵琶”:谢谢你——我的“自负”,个性——实现梦想的“助推器”;还可以推陈出新:“自卑苦旅”(化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拟出一个新鲜有趣的题目,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很大程度可以为作文加分。这个作文训练环节应当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这对提升学生作文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帮助。
三、为观点找到合适的论据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对于议论文的写作而言,为论证观点找到合适的论据很重要,可以更加深入地阐释主题,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因此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筛选写作素材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比如,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作文主题,或者提供一段作文材料,在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索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为论证观点提供合适的论据。这种训练过程能够让学生保持清晰的写作思路,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以指导,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论述方式。比如,针对小学生是否应该使用手机这一问题,如果觉得应该,可以在论述前举出例子,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他人的例子,论述小学生使用手机可以方便与父母联系,能够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从中引出小学生应该使用手机的观点。这种简单的分析讨论过程会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作文思路,让学生明确问题论述的要点,并且能够找到有针对性的作文素材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更加完整,思路才能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