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德育、智育、美育教育缺一不可,协调好彼此的关系,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教学方式,向大学生呈现了瑰丽多彩的世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探索欲望,树立远大宏伟的人生目标,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远,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一、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主要特征
1.阶段性
大学可以认为是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原来的一些习惯难以继续保持,还要适应全新的社交圈,人格面临着重塑的境遇。有些大学生借此机会来磨砺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为走进工作岗位夯实基础;有些则沉浸在享乐之中,没有抓紧时间学习,虚度了光阴,甚至被浮华世界所蒙蔽,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无数家庭因而支离破碎,不得不说是高等教育的一大败笔。
2.被动性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已经成年,他们对客观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辨别能力,不愿意受到他人过多的指点,由于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中,大学生思想简单纯粹,所以容易受到成人世界的污染,周围环境会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产生巨大影响。倘若社交团体中的部分人向大学生传递了负面消极的信息,或者做出了错误示范,会让大学生感到十分困惑和迷茫,这时如果没有人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良思想状态,引导其走出误区,大学生极有可能会与之同流合污,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3.时代性
不同时期大学生人格呈现了不同的特征,高校扩招之前我国大学生数量较少,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完全不用担心未来出路,学习压力较轻,精神状态也比较放松,每个大学生的脸上都充满了自信。可是现如今我国就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竞争者数量激增,就业岗位却有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变高,在校大学生感到压力倍增,时刻绷紧一根弦,使得有些大学生个性变得敏感自卑,常常感到焦虑,时代赋予的烙印已经深深印刻在大学生人格中,加强大学生人格塑造变得愈发迫切。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中预期设置目标无法达成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毕业的临近,大学生却感觉自己完全没有做好就业准备,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与企业需求不符,由此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情绪,课堂上开小差,甚至逃课早退,这在大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会寻求教师的帮助,但是高校的相关资源并不丰富,难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需求。拓展其他平台,对大学生人格进行塑造,是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高效学习和健康生活的有效举措。
二、大学语文教学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重大作用
基于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研究,发现渠道平台狭窄,所用方法落后等弊端极为常见,忽略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严重后果,酿成了大量社会不良事件,学校的财产安全和师生的人身安全都面临威胁,校园安全问题的应对刻不容缓。以塑造大学生人格为切入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设置相关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渗透给大学生,消除他们的负面心理,使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主角。
1.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使之能够辩证认识客观事物,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纵观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关于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表达自身情感的文章不胜枚举。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从对宇宙的遐想到对人生的探索,可望不可即的明月常挂于青天,人生却十分短暂,观月者在不断更迭,流传着无数动人的神话传说。全诗围绕月夜景色进行了描述,涵盖有多种意象,寥寥几句将月色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试问谁能拒绝如此良辰美景的魅力呢?教师可借此诗对大学生三观加以引导,促使大学生人格得到有效塑造。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当代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不少传统文化都遗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迄今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通过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让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繁荣。例如,在《长恨歌》的教学中,学习其中的诗句可以了解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始末,“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士”恰恰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缘由,使得唐朝陷入了战乱时代,百姓民不聊生。朗朗上口的诗歌促使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眼前,对于拓宽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其人文素质效果显著。
3.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克服困难,关心国家和地方发展动态,踊跃投身于各行各业,为经济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能够加强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讲述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作家及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打动大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比如,教学《新婚别》时就可以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他的一生为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而担忧,书写了无数著名诗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作家有王安石、范仲淹、鲁迅、李大钊等,正是这些仁人志士,他们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当代大学生要学会以史为鉴,我们的国家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三、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路径
1.在励志中陶冶情操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无不具有大智慧、大毅力,主动开拓进取,造福于民,由此誕生了无数影响后世的发明创造,让我们能够无忧无虑地享受便利生活。将他们的人生经历进行整理,制作成集视频、图像、音频等多元素融合的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播放,学生会觉得自己仿佛跟随古人遍历名山大川,看到了盛唐的辉煌,步入战火纷飞的年代。可见,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是历经千难万险才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从而培养大学生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优良品质,用前人的生平经历来激励当代大学生,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绝不后退,相信每个大学生的人生都会变得多姿多彩。
2.在求知中感悟人生
学习可以使人明智,消除疑问困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斗志迎接人生之路的重重考验,应该将其当作是一项持续终身的活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育大学生对人生的深度思考,能够不以失败为耻,不在取得点滴成就时就沾沾自喜,用乐观、豁达的心态战胜困难。人生之路何其漫长,不断会有新的知识诞生,大学生步入岗位之后,要想更好地胜任岗位,达成自身职业目标,就要形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大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定期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会更加丰富,能充分认识到学好语文的好处,其人生不再迷茫,每一步都走得更加稳健。
3.在审美中丰富情感
审美能力的提升会让大学生情感变得更加丰富,通过学习辞藻优美、修辞手法多样、描写景物立体美观的文学作品,给大学生带来了美的感受,使之产生了倾诉的欲望。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沟通,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文学作品,耐心倾听他人的想法,拉近彼此距离,构建和谐关系。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有论据能够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高度赞扬,还要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在全班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学生会将语文学习视为赏心乐事,全身心投入其中,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會得以顺利进行。
4.在模仿中完善人格
我国文学作品丰富多彩,汇聚成了一条历史洪流,学习语文可以让大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胸襟更为豁达,视野更为开阔,看待问题更加全面,无论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将语文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与此同时,高校也要打造一支文学素养较高、责任心较强、熟知大学生心理的语文教师队伍,确保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容,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授课,还要严格规范教师自身言行,成为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摆脱不良心理伤害,拥抱美好人生。
大学语文教学现已成为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重要渠道,高校和教师需要意识到教书育人的真正内涵,做到两不耽误,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将教学内容予以延伸,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道德水平,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和三观,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打开心灵枷锁,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