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院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8-09 01:28冉欣陈金波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工院系专业课

冉欣 陈金波

教育部在2017年底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总要求。科学研究作为重要的育人体系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承载着举足轻重的育人功能。高校理工院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探索科研育人的规律,将科研育人与“三全育人”相结合,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服务。

一、科研育人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

在《意见》中,除了要求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人文社科的育人作用外,还提出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各类学科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职业道德、肩负时代使命。马克思曾说过,“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科研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艰难探索的过程,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人”,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科研精神的养成。科研精神中的严谨、创新、务实、刻苦努力等品质是随着科研工作实践逐渐培养起来的,这也正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导向。《意见》中还要求:“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理工院系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和科研来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和创造能力,带动学生的科研热情,启迪学生的科研兴趣,将科学研究作为题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理工院系的科研氛围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由此可见,科研育人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整体目标。

二、目前高校理工院系开展科研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针对于科研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科研育人的内容和定位不清晰,科研育人的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理工院系缺乏对于科研育人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以及职责任务的细化分解;缺乏对于科研育人效果的考评、量化和激励,缺乏相关的保障或经费支持等。对于比较好的科研育人方法没有形成模式固化下来,工作内容泛化,系统性和连贯性较差。

部分理工院系专业课教师对于当前高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认识不足,简单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工作者的任务和要求,对自身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理解不到位,对自身在科研育人中的能力和优势认识不足,对理工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诉求了解不到位,也不善于运用理工科目中的思政元素开展育人工作。理工院系的管理者及教辅人员未能有效运用科研育人资源与专业课教师形成“三全育人”的氛围,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联动,使得“科研”与“育人”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三、高校理工院系开展科研育人的路徑探索

1.挖掘科研育人资源,拓展教育形式

理工院系专业课的特点是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内容多,意识形态和人文社科内容少,高校理工院系需要结合专业特色发挥育人实效,挖掘理工门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形式,有助于多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首先,科研育人的内涵是丰富的。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报国理想,培养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掌握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形成求真务实的科研诚信,建构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等,这些都涵盖在科研育人的范畴,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挖掘。我们也可以弘扬与本学科相近的优秀精神品质来鼓舞士气,如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科技创新与工匠精神……或者将科研工作者案例做分享,一批批老一辈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事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是深入人心的鲜活素材,如黄大年的科技报国精神,屠呦呦的锲而不舍精神,钱三强的求是创新精神……科学领域蕴含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让学生见贤思齐,鞭策激励自己,从而将科研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培养学生的始终。

其次,科研育人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杰出科研人员的事迹和精神;可以在学院文化建设中塑造文化墙,线上线下通过影视资料、多媒体平台宣传科技工作者的丰功伟绩,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可以为学生开设“科学论坛”,学院邀请国内外的本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接受前沿科学动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在假期实践中,可以组队带领学生参观与自身科研相关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积极推荐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另一方面在实习实践中提早树立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让学生提前了解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合格从业者的职业品质,提前了解科研人员需要具备的精神,从而有意识地学习效仿,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育人体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理工院系要把握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的原则,营造学院浓郁的学术氛围,打造优势的学术团队,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努力将科研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2.完善科研育人保障制度

由于高校教师自身的科研压力大,特别是年轻教师还面临职称评聘等问题。学校首先应当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避免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到个人评职称等方面,促进教师聚焦人才培养的主职主业。还要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育教学中,加大教学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的比重,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对在科研育人方面有突出成效的教师予以奖励。

同时,应建立学生开展科研的鼓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要加大科研创新在奖学金评比过程中的比重,帮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提升能力。加大经费投入等保障机制,提供科研仪器设备,增加开放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科研实践中,以制度建设保障科研育人整体水平提升。

3.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理工院系需要以“三全育人”为指引,从顶层设计上建构互联、互通、互动的协同育人体系,调动各方力量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协同效应。

首先,作为培养学生的第一责任人,理工院系的专业课教师要强化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身份,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把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当成是思想和品质的塑造过程。教师应该通过带领学生做课题、做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总结和反思科研工作之中的失败和不足,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为学生做示范,而不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指派学生工作,甚至是干私活。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时也要高标准严要求,除了指导学生学术论文的要领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对于科研诚信的恪守和遵循。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党员,可以深度挖掘科研工作中的思政育人元素,结合专业到博物馆、纪念碑、科研院所或者仪器设备前为学生讲党课,讲好革命故事、讲好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其次,作为学校的领导,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品行塑造。如入学教育初始就让学生感受学院的学风,明确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学生培养的相关要求,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让学生在最开始就端正态度,养成良好习惯。学院层面还可以聘请已经毕业且从事科研工作的优秀校友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时常组织开展校友经验交流活动,将校友在实际开展科研工作中的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在校生,让学生从前辈或者平辈身上学习优秀品质。

最后,作为学生的辅导员教师要注重与专业课教师沟通,探索一、二课堂联动的机制,组织相关课外活动、主题教育,打通现存盲区和断点,保障育人全覆蓋。院系要对理工院系专业课教师以及各教辅人员开展培养和培训,明确所有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目标和方向,促进教师充分理解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的共通性,促进所有教职工熟悉了解理工科目中可运用的思政元素,大家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凝聚育人合力,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总之要发挥不同岗位和群体的育人功能,就需要在学院范围内形成协同联动的机制,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合力,推动科研育人取得实效。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指引,理工院系应当将科研育人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构建主体协同、多维立体的育人模式,探索如何使教育者、管理者、受教者三者之间形成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盖不全”到“全覆盖”的转变,力求凸显1+1>2的整体作用。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专项课题“理工院系教师党员开展科研育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理工院系专业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卜梅玲、荆忠杰作品
英语笔记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高冷理工也有呆萌专业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基于CDIO的“教产结合,工学一体,一体化课程”的新型高职理工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理工人之歌
提高院系办公室管理绩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