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无数劳动人民却丧失了生产资料,沦为无产阶级。社会矛盾加剧,工人运动高涨。在此背景下,參加并领导工人革命运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作了《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最终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锐利武器,让正在经受苦难的民族和人民开始品尝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中国一些进步青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不过他们只能看到外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成了当时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急盼解决的事。最终,翻译的重任落在了29岁的陈望道肩上。
陈望道出生于浙江义乌,早年留学日本,精通日文、英文。他的国文素养也很好,精通语言修辞,同时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学识。当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全国最多不过数十人。1919年,《星期评论》在上海创刊。这本刊物在当时以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而获盛名。编辑部在邵力子的举荐下,邀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1920年早春,陈望道带着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回到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老宅,在一间简陋的柴屋里开始翻译工作。在此期间,他又托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了一本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做参考。
一天,陈望道正在埋头工作,母亲给陈望道端来粽子,嘱咐他吃粽子要蘸红糖水。结果他把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着吃了,却浑然不觉,还说可甜了。由此就有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1版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首印1000册很快售罄。1920年至1938年的18年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重印已有近40版。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在中国传播最早、影响最大的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救国、兴国和强国的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自《永恒的旗帜——我的红色必修课》,江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