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海珍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535000)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便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较早,且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加重,严重者会引发胆红素脑病,导致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选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早干预。临床上针对新生儿黄疸最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蓝光照射治疗,通过蓝光照射能够使患儿体内非结合性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不需经肝脏处理,直接经胆汁或尿液代谢排出体外,最终达到降低胆红素水平的目的[2]。目前蓝光治疗有常规蓝光灯照射和冷光源蓝光灯照射,为了比较 LED 冷光源和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笔者开展以下分析研究。
以我院于2019.5-2020.5 收治的6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其血清胆总红素浓度 > 205μmol/L,且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按照两种蓝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 例,其中参照组男女各13、17 例,年龄1-12d,平均(5.12±0.31)d,血清总胆红素 (297.6±25.7)μmol/L,直接胆红素(45.9±12.3)μmol/L;试验组男女各14、16 例,年龄1-10d,平均(5.66±0.37)d,血清中总胆红素 (306.3±24.6)μmol/L,直接胆红素(47.6±12.1)μmol/L。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两组治疗仪器均为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 XHZ-90新生儿黄疸蓝光双面治疗箱,将光疗箱温湿度分别设置在30-32°C 与55-65%范围内。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实施光疗措施,参照组采取常规蓝光灯治疗,试验组则应用LED 冷光源蓝光灯治疗,两组均采用每天照8h,间歇2h 的间隙照射方式。在光疗前做好防护措施:如用尿不湿遮挡生殖器官,佩戴合适无菌眼罩保护眼睛,光疗时要注意补充体液,每间隔2h 为患儿翻身、更换尿布以及喂奶,并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后 24 小时、48 小时抽取新生儿股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并观察光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参照组(26.67%),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浓度(U/L·,±s)
表1 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浓度(U/L·,±s)
组别 治疗前 第24h 第48h参照组297.61±25.72265.21±12.33 198.91±13.54试验组306.32±24.64220.61±13.24 142.81±13.56 t 1.339 13.502 16.035 P 0.186 0.001 0.00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如发病初期不及时治疗,当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就可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者可留有脑性瘫痪、智能落后等后遗症。因此,对黄疸患儿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3]。
LED 冷光源蓝光灯主要采用二极管光源,克服了普通蓝光光照强度低,并随着时间延长而衰减的弱点,具有较强的光照强度,且光谱范围更利于胆红素降解、促使非结合胆红素的性质、结构等快速发生变化,从而更快更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进而达到理想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证实,试验组治疗 24 小时和48 小时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LED 冷光源蓝光灯治疗能更快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蓝光照射治疗。另外 ,LED 冷光源蓝光灯所产生的辐射热能很低,相比于常规蓝光可明显降低患者皮肤蒸发效果,因此,不会增大患儿体液丧失 ,能够有效保障患儿皮肤安全,减少皮疹、呕吐以及烦躁、发热等不良反应[4]。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LED 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