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征林
(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541002)
腹腔镜手术患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手术创伤、麻醉、术中肠管牵拉等),导致其胃肠激素调节发生紊乱(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腹痛等);再加上术后需要禁食且活动显著减少,均使其胃肠蠕动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进而造成胃肠功能未能及时恢复[1]。胃肠功能若长时间未恢复可引发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肠胀气、肠麻痹及肠粘连等)。故本研究将吴茱萸穴位贴敷疗法实施于我院腹腔镜术后患者中,深入分析其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内容如下。
选取我院106 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在全部患者中,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1 岁,最大的为83 岁,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53 例与治疗组 53 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情况。对照组年龄20~83 岁,均值(51.47±3.92)岁;治疗组年龄21~82 岁,均值(51.52±3.89)岁,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手术后全部患者均给予6h 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让患者吸氧6h,去枕平卧6h 后改取低半卧位并协助每2h翻身1 次,术后常规禁食,手术后6h 改流质饮食,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对腹部进行按摩、练习自主收腹及抬臀等活动,以促进患者肠道蠕动。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为患者拔出尿管,嘱患者要及早下床活动,及早排尿。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在病人返回病房后进行双侧内关穴位贴敷,每日 1 次,连续干预 1 周。(1)操作:取吴茱萸20g+姜汁50ml 调制成糊状,随后均匀涂抹于6×6cm大小的无纺布黏贴敷料中,将无纺布黏贴敷料贴敷于患者两侧内关穴处,每天1 次,每次贴敷3~4h;(2)注意事项:贴敷期间注意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观察,查看有无破溃、灼热、 潮红、瘙痒等过敏症状,若存在上述症状及时将贴敷药物去除,必要时采取抗过敏治疗;皮肤红肿破溃者忌用。
(1)统计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长;评估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情况,0 分为肠鸣音正常、无腹部胀气,3 分为麻痹性肠梗阻[2]。(2)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 分,85 分以上很满意,60~85 分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不满意。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 行t检验和χ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其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S,n=53)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S,n=53)
组别 肠鸣音恢复时长(h) 首次排气时长(h) 首次排便时长(h) 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分)对照组 8.85±1.76 16.97±2.54 32.12±4.12 1.24±0.28治疗组 5.73±1.02 12.05±2.67 23.71±3.07 0.49±0.11 t 11.166 9.720 11.916 18.150 P P<0.05 P<0.05 P<0.05 P<0.05
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 94.3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13%,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中医认为,腹部手术可对人体元气进行耗损、造成其气虚血行不利或手术产生的瘀血,使得机体血脉瘀阻、气机不畅、腑气不通,最终导致胃肠运动功能发生障碍。
黄波、陈洁[3]等学者报道指出,吴茱萸末穴位贴敷与场效应治疗仪联合应用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吴茱萸性偏燥烈,归肝、脾、肾经,借助本药材辛温走窜、温经理气、下气降逆的特性,能够对肠腑气机起到有效疏导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吴茱萸次碱对胃黏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有效减少胃黏膜损伤;吴茱萸苦素还可发挥苦味健胃的功效。此外,本文选择贴敷的内关穴归手厥阴心包经,可通于阴维脉;该穴通于胃、心、胸,能够发挥安神镇痛,调理脾胃,通调上、中、下三焦的功效。穴位贴敷主要借助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以此调理胃肠道。
综上所述,针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选择吴茱萸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其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