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坚
(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卫生院,广西梧州,543000)
乳牙龋齿属于小儿常见疾病之一,诸多患儿龋齿发生于乳牙冠中1/3 至颈1/3。临床症状可表现为疼痛、食物嵌塞等,其发病因素与患儿口腔卫生、喂养习惯、日常饮食存在密切关系,且具有龋蚀发展速度快、患龋率高等特征。若未予以对症治疗,可对其生活质量及口腔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因此为该类患儿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积极规避不良症状发生,优化口腔健康程度显得至关重要。既往传统治疗措施往往诱发较大疼痛,极易使患儿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进而降低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因此,临床仍需探究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而临床常用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复合树脂作为首选填充材料实施治疗,虽获得一定价值,但临床研究发现,治疗后填充体极易缺损脱落,且易产生牙髓炎等不良症状,进而直接降低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完善,新型混合型粘结剂逐渐融入临床,其能够有效弥补上述填充方案的缺陷,取得显著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确保修复固定完整性,增强边缘密合性及牙髓活性[1]。鉴于此,本文选取乳牙龋齿患儿实施新型混合型两种粘结剂+复合树脂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将60 例乳牙龋齿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F 组与E 组,各30 例,男女比例分别为14:16、15:15例,年龄分别为3—8 岁、4—9 岁,年龄均值分别为(5.14±0.01)岁、(5.04±0.06)岁,E 组患牙80 颗,乳尖牙20 颗、乳侧切牙30 颗、颗乳中切牙30 颗;F 组患牙81 例,乳尖牙36颗、乳侧切牙25 颗、颗乳中切牙20 颗。组间患儿的各项基线资料差异经检验显示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至少具有1 颗牙牙本质或釉质龋,龋洞允许挖器进入;(2)未形成瘘管,未暴露牙髓;(3)无压痛史;(4)龋洞位于颌面、颊牙合面;(5)根尖周或牙髓未产生病变。排除标准:(1)无法顺利完成试验,中途退出者;(2)患儿及家属不同意本次试验。
2 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选择低速球砖钻+挖匙将坏区龋质去除,并反复予以冲洗,使其呈现正常色泽。制备并清洁窝洞,选择脱脂棉球隔湿之前,需实施消毒,并将其吹干。E 组实施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3M ESPE)和复合树脂(登士柏 TPH3)填充,并将粘结剂有效涂抹于患儿龋洞,应在光固化20 秒,随后放入复合树脂实施分层填充,需光照30 秒。F 组实施新型混合型粘结剂(Durafill Bond)+复合树脂(登士柏 TPH3)填充,需将该粘结剂合理涂抹于患儿龋洞,需固化20 秒,随后放入复合树脂实施分层填充,并光照30 秒。随后对2 组患儿修复牙齿实施打磨、抛光,完成后告知患儿家属确保患儿口腔清洁,尤其是食用酸甜食物后,应予以清洁及漱口。
(1)修复半年、修复1年依据美国公共卫生署相关标准对2 组的修复效果实施评估[2],包括修复体固位、边缘合性、牙髓活性,分值为0-9 分,分数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佳。(2)观察2 组疼痛评分及治疗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3],VAS 评分通过纸上画一条10cm 长度的横线,横线左端为0,为无痛;横线右端为10,为剧烈疼痛,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总分为0—10 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轻。(3)治疗标准[4],显效:充填物完整,修复体未脱落,边缘完好,且无继发龋;有效:修复体未脱落,边缘存在轻度磨损现象,无继发龋,无需重新填充;无效:充填体完全或部分脱落,发生继发发龋、尖周炎、牙髓炎等症状,需重新填充,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SPSS21.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组修复半年、修复1年的修复体固位、边缘合性、牙髓活性明显优于E 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s,分)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s,分)
修复体固位 边缘合性 牙髓活性组别修复半年 修复1年 修复半年 修复1年 修复半年 修复1年F 组 1.25±0.36 3.54±0.15 1.10±1.25 3.42±1.25 1.36±0.14 3.54±1.36 E 组 3.24±1.36 6.21±1.36 2.54±1.32 6.24±1.54 2.31±0.15 5.69±0.36 t 7.748 10.688 4.339 7.787 25.350 8.371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F 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E 组,且F 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E 组(P<0.05),见表2。
组别 疼痛评分 治疗时间干预前 干预后F 组 5.41±2.24 2.34±0.57 23.25±5.25 E 组 5.67±2.65 4.36±0.68 39.54±8.36 t 0.410 12.469 9.038 P P>0.05 P<0.05 P<0.05
F 组有总效率是96.67%,明显高于E 组66.6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有效率比较(n=30,例)
乳牙牙体充填是除龋侵蚀的病变组织,能够有效恢复牙体形态及正常生理功能,且牙科充填材料,能够有效规避因龋齿而诱发的不良症状,确保牙列完整性,且保障乳牙正常替换以及颌骨正常生长发育。
现阶段,临床针对乳牙龋齿的治疗,以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及复合树脂实施共同填充修复。但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完善,填充龋齿部的新型材料逐渐增多,如纳米树脂、玻璃离子,且均获得显著价值。而复合树脂属于一种常用的填充修复材料,其与牙齿组织粘结性较强,且填充后的颜色与正常牙齿一致,有效提高美观度。而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因未实施单独酸蚀,而降低修复操作部位,其较为简便,但临床研究发现,其酸蚀强度较低,易造成牙本质及修复体松动,且边缘密合度缺陷。同时该粘结剂在填充后可酸蚀牙本质,极易使牙髓产生异常。因此为该类患儿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积极规避不良症状发生显得极为重要。而新型混合型粘结剂结合了传统粘结剂优势,选择3%三氯化铁及11%枸橼酸混合水溶液实施干预,进而有效促进修复体及牙本质粘合。同时具有边缘合性较佳,未产生症状,故不会使牙髓产生异常反应[5]。相关发现,新型混合型粘结剂结合树脂治疗乳前牙环状龋能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6]。本文研究显示,F 组修复半年、修复1年的修复体固位、边缘合性、牙髓活性明显优于E 组,分析原因:新型混合型粘结剂需对牙釉质边缘实施酸蚀干预,在经过酸蚀处于后,粘结剂的粘结性逐渐增加,进而促进修复体固位。同时该方案能够提高边缘粘合性,因其具有3%三氯化铁混合溶液+ 1%枸橼酸,与复合树脂粘结后,能够促进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粘合的更加紧密,且与自酸蚀牙本质粘结剂比较,新型混合粘结剂能够有效减少对患牙牙髓的刺激,进而降低牙髓活性。另研究显示,F 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E 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E 组,且治疗时间明显短于E 组,充分说明乳牙龋齿实施新型混合型两种粘结剂+复合树脂进行填充修复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确保修复体固位、边缘合性、牙髓活性,且缓解一定程度的疼痛,缩短治疗时间。
综述所述,乳牙龋齿实施新型混合型两种粘结剂+复合树脂进行填充修复可获得显著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