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
(福建省永泰县清凉镇农业服务中心 350719)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福州市西南部,李果在永泰栽培有7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中国李乡”,全县李果面积8 400 hm2,占果树面积的65%以上,其中芙蓉李约占90%,是全国最大芙蓉李生产基地县,“永泰芙蓉李”“永泰李干”是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永泰芙蓉李”系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被认定为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李树属蔷薇科、李属,为落叶性小乔木。其生长周期可以分为树冠期、始果期、盛果期和衰产期4个阶段。
一般嫁接苗移栽后3~4年开始结果,6~8年进入盛果期。李树的盛果期及经济寿命的长短,因品种、立地条件、栽培技术等的不同而异,一般经济寿命可达30~40年,是一种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良好的经济作物。
李树进入结果期后,一般1年要施基肥、花前肥、壮果肥和采果肥4次,其中基肥最为重要。刘琪[5]指出传统上李树基肥与花前肥合并在采果后翌年1月,即李树萌芽前施用,应把基肥施用时间提前到李树根系全年中第2次生长高峰期的采果后9月,结合深翻施用。
陈密[1]提出李果基肥应多施有机肥,有机肥料的分解时间长,能更好发挥其肥效。但一直以来未引起果农的重视。为此,笔者在2018-2019年与永泰县农业农村局在永泰县清凉镇渔溪村黄坑自然村,通过不同基肥施用时间、不同施肥方式的小区对比试验,为李果的施肥提供更科学依据。
永泰县李果品种主要是芙蓉李,芙蓉李品种特性:开花期在2月上旬至3月上中旬,硬核期5月上旬,成熟期7月中下旬,落叶期11月,休眠期11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
1.1 试验时间与区域 试验期为2018年9月到2019年8月,在清凉镇渔溪村黄坑自然村芙蓉李园进行不同施肥方式对比试验,试验面积0.8 hm2。海拔高度120 m左右,地形较为平坦,常年平均温度19℃,年平均降水1 483.8 mm,气候温暖湿润,水热资源丰富。试验前该区域李园主要施用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复合肥(N-P2O5-K2O为17-17-17,总养分≥51),每667 m2施用复合肥75 kg,平均产量950 kg/667 m2。
1.2 试验材料
1.2.1 土壤 试验区域土壤主要为砂壤土,经过果园土壤检测,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机质42.4 g/kg、碱解氮177.6 mg/kg、有效磷42.2 mg/kg、速效钾54.1 mg/kg、土壤酸碱度(pH值)为5.8,无重金属残留。
1.2.2 试验肥料 有机肥:选用“绿屯”品牌,有机质≥60%、N+P2O5+K2O≥7.0%;复合肥:选用“三宁”品牌,N-P2O5-K2O为17-17-17,总养分≥51。
1.2.3 试验品种 本次试验选用芙蓉李品种,参试树龄为8年,试验区域品种树龄一致,均处于盛产果中期,种植密度为30株/667 m2。
1.3 试验处理及方法
1.3.1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复合肥施肥(常规施肥对照)、有机肥+复合肥混合施肥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试验面积0.2 hm2,每个处理随机定点667 m2芙蓉李,供采果时进行产量及优果率等测算。根据测土配方推荐的施肥总量,5个试验处理见表1。
1.3.2 试验方法 根据李果生长、结果营养需求,试验将传统上基肥与花前肥合并,在采果后翌年1月李树萌芽前施用。从李树根系生长规律考虑,本试验把基肥施用时间提前到采果后9月,结合深翻施用。其他追肥仍按传统施用时间:花前肥在采果后翌年1月施用,壮果肥在果核硬化期5月下旬至6月施用,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
表1 不同施肥方式与不同施肥量处理表
在试验的不同区域内,除处理(CK)的基肥与花前肥(合并1次)在采果后翌年(即2019年1月15日)施用外,施肥量不同外,施肥时间、栽培密度、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有机肥选用“绿屯”牌和复合肥用“三宁”牌,5个处理的追肥方式试验面积、以及施肥时间具体详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施肥试验方式情况表
1.3.3 数据测定与处理 每个处理小区随机选取定点220 m2芙蓉李,供采果时进行产量、1~3级优果率等测算,测产和经济效益数据利用DPS软件进行LSD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李果产量的影响 经过1年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表3),用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施肥的李果产量和果品质量均比纯施用复合肥的高。其中,处理4有机肥+复合肥的效果最佳,667 m2产量达1 162 kg,较常规施肥的增产22.83%;其次为处理3有机肥+复合肥,667 m2产量可以达1 134 kg,较对照常规施肥的增产19.87%。上述两种处理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水平。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李果优果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表3),施用有机肥后,果品的品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优品率达到87.4%~90.6%,3种有机肥处理的优品率分别提升9.39%、11.51%和13.3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表3 施肥方式效果对比结果
2.3 相同的肥料、不同基肥施肥时间对李果产量和优果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表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改变传统基肥施肥时间,单施复合肥处理,较常规施肥的也增产7.19%,但优果率差异不大。
2.4 不同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 以2019年李果的一级果平均收购价为12.2元/kg,二级果平均收购价为6.4元/kg,肥料成本以当年购买的市场价计算,其经济效益如表4所示,有机肥+复合肥混合施肥中高量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扣除肥料成本(不计人力成本),纯收入较常规施肥增加23.63%~27.42%,增产效益显著。
表4 不同施肥方式经济效益
只改变基肥施肥时间,其他不变情况下,单施复合肥处理,扣除肥料成本(人力成本不计算)纯收入,比常规施肥对照区增加7.51%。
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相同的肥料,施肥时间不同。把传统基肥施用时间提前到采果后9月份,结合深翻施用,可以增产7.19%,但优果率没有显著性差异。2)相同的施肥时间,施用不同的肥料。釆用有机肥+复合肥混合施用,比没有施用有机肥的,李果产量增加7.1%~14.60%,优果率提升7.3%~10.5%。3)不同施肥时间,施不同的肥料。把基肥施用时间提前到采果后9月份,结合深翻施用,每667 m2施入400 kg有机肥+75 kg复合肥这样施肥的效果最好,比常规施肥的李果产量增加了14.80%~22.83%,优果率提升了7.5%~10.7%。
因此,在李果生产施肥上,基肥施用时间应提前到采果后9月,结合深翻施用,每667 m2施400 kg有机肥+75 kg复合肥混合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