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浙江科技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姚志伟 张小龙 浙江晶鑫特种纸业有限公司
陈长明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硕士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教育综合改革的产物,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业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集体以及民营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立了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战略,鼓励高校探索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新模式[2]。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探索,我国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建立起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其中,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典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发展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过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来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本文对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趋势,提出了基于“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
1 学位论文选题偏离工程实践,弱化企业导师地位
学位论文是硕士培养学术成果的一种体现,其选题关系到学生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甚至与今后的就业、择业息息相关。在论文选题上,大多数学生对相关领域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很难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此外,由于学生长时间待在学校完成自己硕士阶段的相关工作,在无形中忽视了企业导师的作用,很多工程硕士的论文选题是由在校导师基于自己承担的项目确定的,而并未与校外导师进行探讨交流,在选题方向上与工学硕士并无差异,所选题目通常与工程实践内容存在较大偏差,偏重于学术性和理论性。而企业导师的实践经验丰富,在工程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复杂而繁琐,但由于他们的理论知识可能有所不足,在指导学生理论性较强的学位论文时,不能发挥自己所长,扮演的更多是配合的角色。学生在开展自己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无疑会削弱工程实践的效果,与设立工程硕士学位的初衷相背离。
2 工程实践的实施流于形式
工程实践环节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环节,是提高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4]。大部分学校在制定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时就已经明确指出了工程实践的重要地位,确立了具体的实践时间要求、实践形式等。在时间上,通常要求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5];在形式上,采取以企业为主、与校内相结合的形式。然而,在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现实和理想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在企业实践时,往往不能将工程实践和校内科研放在对等的地位,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而是将实践当成一种负担,唯实践时间为中心,认为完成了6个月的实践就完成了整个工程实践过程。对企业而言,工程硕士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足,相互之间缺乏信任,企业不敢将生产任务和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参与感不足,得到的锻炼有限。
3 工程实践时间不集中
6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时间是保证实践效果的基本条件,如何将这6个月的实践时间充分利用,将实践效果最大化是学校、企业和工程硕士各方均需深思的重要问题。在当前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常由校内导师根据项目需要来安排工程硕士的实践时间,其时间安排普遍存在分散且短的特点,学生每次去企业实践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实际上,企业研发项目的周期一般较长,学生的实践安排较为分散,能够投入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对于项目的了解都是“蜻蜓点水”式,不能深入,要想参与到项目核心中就更加困难,因而大部分企业更偏向于安排一些简单、琐碎的事情给工程硕士,这种模式很难达到提高工程硕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的一种浪费。
4 考核方式偏重于学术成满果
考核方式为工程硕士学习、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指引方向并提供动力,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重心工作的偏移。纵观国内高校对于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和要求的设定,尽管多次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对学生实践环节无法监督,大部分院校制定的工程硕士考核方式基本和工学硕士如出一辙,更多的强调学术成果,包括文章和专利等。对于工程实践的考核多为并无具体考核标准、仅由实践单位负责人、指导老师和学生填写的自评鉴定表[6],并存在学生自己完成所有评语填写的现象。于学生而言,很多人对于这一现象更是喜闻乐见。由于学生对工程硕士的了解不够深入,误认为工程硕士就是低工学硕士一等,觉得社会对工程硕士学位的认可度较低,如果培养过程和考核方式能够和工学硕士保持一致,他们反而更加开心,这种想法和态度会大大降低工程硕士工程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和“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更是渐行渐远。偏重于学术成果的考核方式更是助长了这一问题的发展。
1 学位论文选题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
工程硕士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工程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对于工程硕士而言,产学研合作的意义在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7]。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上,需注重协调学校对于创新能力的要求以及企业对于实践、生产效益方面的偏爱,重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协同作用,尽量做到所选课题既能达到学校对于工程硕士的要求,又能和企业课题紧密联系。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和企业测试等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师奠定基础。
2 工程实践的开展要确保投入与成效紧密相关
工程实践实施的过程是决定实践成效的直接因素,完成规定的工程实践时间决不能作为工程实践实施的唯一标准。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校外导师需结合企业工程课题,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践任务,并监督学生切实完成工程实践的内容,切实落实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坚决杜绝仅仅在企业混日子,凑够实践时间的行为,真正在实践中有所为,做到“扔一颗石子激起一片浪花”,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在每一次的工程实践过程中都应该有所收获。此外,企业导师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对工程项目的兴趣,引导其主动的加入到课题研究中,找到其中的乐趣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而不是虚度时间,浪费工程实践的大好机会。
3 工程实践时间紧密集中
工程实践作为工程硕士的关键培养环节,是其理论联系实践的主要方式,因此工程实践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相比于“蜻蜓点水”式的工程实践,时间紧密集中的工程实践模式强调实践时间的集中化、实践频率的合理化,为工程硕士实践内容的深入化、培养角度的多样化提供时间上的可行性,为工程硕士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条件,进而大幅度提升工程实践效果与培养质量。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方向与工程实践内容的一致性,是确保实践时间紧密集中的前提条件,这种一致性有利于毕业研究课题的顺利推进,缓解工程硕士毕业压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工程实践,从而确保了紧密集中的工程实践时间。
4 实践成效与考核评价紧密相关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评价体系的监督和促进功能,必须将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加以区分,突出工程实践的特点。将由学校考核为主转变为学校、企业共同考核,由学校导师为主转变为校内外导师合作完成,考核内容除课程学习、学术成果产出之外,还应着重强调实践成效,包括工程实践的参与度、学科知识向工程实践的迁移能力以及工程课题的解决能力等。学校和企业必须加大实践考核的监督力度,杜绝考核过程的敷衍应付。同时,也要积极发挥考核的激励促进作用,对考核结果特别突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工程硕士的宣传工作,开展“解读工程硕士”的专题讲座,提高工程硕士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落实培养目标和任务,配合相关工作而不产生逆反心理,进而确保考核评价的顺利实施。
基于“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要充分调动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根据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和高校的具体情况,建立符合所在高校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创新能力和工程思维渗入到具体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措施当中,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1 培养目标:面向工程工科行业,“五位一体”(“五位”即基础知识、专业模块、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职业资质,“一体”即以学生为主体)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 培养模式:实施三段式培养
采用三段式培养模式,第一阶段即认知阶段,主要在硕士第一年完成,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与分散式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行业特点和工程项目运作模式。第二阶段即深入探究阶段,时间为1~1.5年,在第一学年知识积累和工程概念逐渐清晰的基础上,经过校内外导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确定课题,制定计划。工程实践的“紧密型”特点在这一阶段尤为突出。第三阶段即最后的总结阶段,工程硕士需完成相关论文的撰写,以及实践报告的总结工作,时间一般为0.5~1年。
3 培养措施:
(1)建立培养基地,确定校内外双导师
学校与具有一定规模和科研实力的企业合作建立培养基地和工作站,为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环节提供平台,并针对学生的专业领域确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尚师德的校内导师和技术水平高超、责任心强的校外导师。依托实践基地,校内导师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校外导师可以将市场需求和企业难题分享给院校,工程硕士作为两者间的联系纽带,可以得到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的双向指导。同时,企业和院校之间要定时定期的开展交流会,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课题开展中的困难,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同时也为导师不断充实自己提供方向。
(2)专业和行业高度统一,以职业需求为直通导向,工程项目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充分利用企业的行业资源和高校的专业资源,推动工程硕士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以职业需求为直通导向,将工程项目贯穿于教学目标、课程制定、论文选题、课题开展、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理安排工程实践时间,前期主要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并分散式穿插工程实践,主要深化学生对企业和工程项目的整体感知;后期主要以紧密型实践为主,每次连续实践时间不少于5天,主要是对工程课题深入了解、创新的过程。校内外导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践动态,以学生为主体,导师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3)博士后帮扶工程硕士
每位工程硕士除了在高校和企业各拥有一名导师外,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也要对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士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对工程硕士课题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共同探讨,进行及时详细的引导,更利于工程硕士的成长进步。在博士后对工程硕士的帮扶过程中,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避免“保姆式”式的无效指导,要注重工程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在“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较高科研水平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4 培养案例
基于上述“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框架,先后与多家企业、研究机构进行了工程硕士“订单式”的联合培养:
(1)工程硕士选定
由企业、研究院等机构在工程硕士人才库中选取理论基础好、积极要求进步的人员,并可以由企业进行入选者的工程经验考查,避免学校侧重理论水平考查的缺陷,确保选拔人员在理论基础和工程经验上都能达到培养要求,保证入选者质量。
(2)培养过程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设立由工程硕士担任负责人或主要骨干的项目作为工程硕士的毕业课题,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确立研究目标、阶段考核要求、验收要求,企业可提供一定经费作为研究经费来源。传统工程硕士的考核侧重结果考核,而基于“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将考核提前至培养过程中,这样在发现与考核要求产生偏差时可以及时纠偏,并提高企业评分在考核结果中的权重,让工程硕士深刻感受到工程任务的实际性、紧迫性和可行性要求。
(3)培养成果
由于培养模式采用“订单式”,因此培养出来的工程硕士受到企业、研究机构的广泛认可,先后有多名工程硕士毕业后进入了联合培养单位,且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也成为就业单位与高校联系的桥梁,并协助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牵头与学校一起承担国家“863”计划成果示范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多项。同时他们也保持了“持续进步”,一部分人继续攻读工程博士学位,一部分人现已成为中层以上管理干部。
(4)数据分析
为了分析培养效果,将我们大课题组近几年基于“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与类似专业常规模式培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进行了对比,具体如下:
①就业对口度
从图1近3年的就业对口度来分析,发现本培养模式与常规模式的就业对口度相比明显偏高,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本培养模式让企业更早、更多地参加到培养过程中来,同时工程硕士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缩短了他们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感。
图1 就业对口度
②3年后平均就业薪酬
从图2薪酬对比情况来看,近3年本培养模式与常规模式培养的工程硕士年收入均呈增加趋势,且本培养模式的收入增加更加明显,表明社会对本培养模式的认可程度在不断增加。
图2 3年后平均就业薪酬
③毕业3年内走上骨干岗位比例
从图3来看,本培养模式培养的工程硕士在企业的职业上升通道更加通畅,说明企业对真正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硕士人才的认可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传统培养模式培养的工程硕士由于与侧重理论水平培养的工学硕士区别不大,在进入企业后仍需要较长的磨合时间才能适应企业需要。
图3 毕业3年内走上骨干岗位比例
硕士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硕士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力量。在目前的培养体系中,产学研合作以其独特的多赢局面脱颖而出,在工程硕士培养中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但是我们对产学研合作的落实,以及培养成效最大化方面依然有所欠缺。作为工科特色的院校,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机制,抓住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培养出集基础知识、专业模块、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职业资质于一体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