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洁,王志伟,侯欣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心血管内科三病区,2肿瘤科一病区,河南 开封 47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群体常见病与多发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1]。当前全球COPD发病率为4%~10%,国内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于27%[2],且患者病情呈进行性进展,因此患者需接受长期护理及行为干预。护理的延续性及科学性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3]。如何实施连续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出院后康复,亦是目前国内外临床护理领域重点研究项目[4]。5A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最早由国际癌症协会提出,包括询问、建议、评估、协助、随访5大环节,可为患者提供系统的连续性护理服务[5]。近年来,5A护理模式已逐渐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癌症等领域中,取得良好效果[6]。本研究分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5A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6例COPD患者。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COPD,病情处于稳定期;②年龄≥60岁;③患者或家属具备操作智能手机的能力;④意识清楚,无认知及沟通障碍;⑤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等肺实质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10±4.36)岁;平均病程(15.67±2.32)年;小学及以下12例,中学及中专17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组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87±3.95)岁;平均病程(15.24±2.53)年;小学及以下11例,中学及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同时以常规电话随访方式进行院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5A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A)互联网平台管理。建立微信群,每日向公众号推送1篇COPD健康知识、自护等相关文章或视频,群内每日19:00至21:00为疑难解答时间,由临床医师及责任护士详细解答患者所提问题,同时归纳、整理常见问题,编写相关文章或制作相关视频推送至公众号,其余时间自由言论,群内成员互相交流康复经验,增强康复信心。 (B)5A护理模式。①询问(Ask):通过互联网平台微信聊天、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患者建立有效的院外沟通,掌握其康复情况、身心状态、家庭照护状态,明确并记录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康复问题。②建议(Advice):参照询问结果,通过互联网平台为COPD患者提供家庭康复建议,讲解疾病特征、危险因素,指导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戒烟戒酒等,重点讲解肺功能康复训练方式及重要性,动员家庭照护者给予患者支持、鼓励,提升其康复信念及锻炼积极性。③评估(Assess):切实了解患者康复训练内容的可行性及对疾病认知、康复信念与健康行为状态,及时纠正不当之处并给予正确指导。④协助(Assist):针对COPD患者存在的康复问题及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个性化康复指导,如呼吸、运动训练、身心放松方法等。⑤随访(Arrange):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制订《康复训练手册》、 《康复日志卡》,出院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随访,指导患者阅读,并按要求认真记录康复情况。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肺功能康复情况:测量两组患者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②护理满意度:在已有的COPD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7]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进行改编,共5个领域、18个条目,采用5级Likert标度法进行测量,正向计分。其中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护理措施可行度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进行评估,护理效果及总体疗效于干预后3个月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肺功能康复情况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康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康复情况比较(±s)
项目 时间 观察组(n=38) 对照组(n=38) t P FEV1(L)干预前 0.99±0.07 0.98±0.08 0.713 0.650干预后3个月 1.53±0.15 1.22±0.15 7.215 0.032 FVC(L)干预前 1.83±0.25 1.57±0.24 0.532 0.738干预后3个月 2.17±0.30 1.59±0.29 7.940 0.017 FEV1/FVC(%)干预前 59.75±1.78 60.38±2.07 0.364 0.761干预后3个月 73.25±1.95 61.42±2.18 12.474 0.000
2.2 护理满意度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项目 时间 观察组(n=38) 对照组(n=38) t P临床症状干预前 15.59±2.97 15.69±2.80 0.225 0.409干预后3个月 18.36±2.47 16.18±2.78 3.789 0.001工作生活能力干预前 16.40±3.01 16.25±2.89 0.644 0.167干预后3个月 18.99±2.80 16.59±2.71 3.682 0.001干预前 11.02±1.59 11.01±1.72 0.067 0.710护理措施可行度 干预后3个月 15.37±2.00 11.00±1.56 7.810 0.000护理效果 干预后3个月 15.64±1.17 14.03±2.20 2.574 0.015总体疗效 干预后3个月 3.92±0.91 3.00±0.64 2.343 0.003
COPD患者多伴有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的治疗不仅带来沉重的家庭经济、照护负担[8],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患者出院后社区或家庭延续性护理十分重要,是促进康复、改善心境、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出院后医疗护理干预的断层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低,加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境障碍,自我效能感低,应对方式消极,家庭护理能力差[9],进而加重患者身心负担,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及依从性降低,不利于疾病良好转归。
COPD为慢性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及护理措施有一定的认知及接受度,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只机械地告知患者执行,并未考虑教育的个体化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认可度,患者未认识到各类措施的重要性,依从性降低,影响康复效果。5A护理模式经过询问、建议、评估、协助、随访5个环节,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有针对性地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对疾病与干预措施的认识,让患者参与到护理措施的制定中,尊重并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家庭对COPD院外护理的重视程度,制定长期随访方案,及时解决患者家庭护理中的问题,有效促进肺功能康复,减轻患者及家庭成员顾虑,获得其认可与支持,改善患者心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本研究以互联网为基础采用5A护理模式,拓宽信息获得渠道,减少患者医院就医次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维护医护及医院良好社会形象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疫情期间,为患者信息权益提供保障,切实解决COPD患者院外护理断层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应用前景较好。
综上所述,5A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系统性、连续性的护理服务,且互联网平台为患者接受连续稳定的个体化服务提供了载体,能够满足COPD患者院外护理需求,可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