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巍
(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2020年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明确老旧小区改造主要是对2000年前建成的配套设施不齐全、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及社会服务不健全的城镇住宅小区进行改造。针对已经展开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应根据现状评价目前的工作进展,总结经验教训,在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案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为目前正在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武汉响应号召,发布了《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武政办〔2019〕116号)文件。文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应遵循“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居民参与,尊重民意;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建管并重,着眼长远;保护文化,彰显特色”的原则。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760个老旧小区(建筑面积约2713.95万m2、居民约33.46万户)改造工作,基本解决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共用设施设备破损老化、环境脏乱差、物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具体改造内容包括基本类基础设施改造(水、电、气、道路、路灯、安防设施、消防设施改造和违法建筑整治、生活垃圾分类、楼道修缮、绿化美化),提升类基础设施改造(停车场配建及优化、建筑本体公共部位修缮、加装电梯、功能用房建设)及公共服务类设施改造(配套文体活动、养老、智慧便民等公共农服务设施)三大类型。
通过现状调研发现,武汉很多老旧小区存在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不佳等物质硬件问题,同时存在友邻氛围淡薄、社区凝聚力不强等精神软件问题,影响社区的长远稳定发展。因此亟需通过存量优化、精细修补同步改善软硬件条件,提升治理效能,优化环境品质,彰显文化特色,激发社区活力,让居民有幸福感,让社区工作者有成就感,助力居民自治、社区自治,为社区治理新格局构建打好基础,助力实现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城市更新的工作目标应扎实聚焦老旧小区的现实困难与居民需求,应该通过微改造等“小工程,大民生”举措,改善物质空间与配套服务设施,优化交通设施与组织管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优化小区整体风貌与景观体系、环境质量与水平,促进满足居民精神文明需求的各项设施的完善与利用,为社区发展注入活力,打造一个兼具“共享、便捷、绿色、人文”的社区公共活动网络空间,带动社区空间品质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在工作上应采取“社区领导,多方共治”的模式,组建由社区干部、街道干部、社区规划师、居民代表、社会团体、物业代表、企业代表、设计机构等共同组成的“社区更新团队”,强调“统一规划、多元投入、分部实施,公众参与”。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全面评估社区软硬件基础设施供需状况的基础上,借鉴既有老旧小区改善提升成功案例的有益经验,结合抗疫长期性的需要,充分考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致武汉、城市双修、智慧城市等新形势与新要求,围绕社区健康空间改善、智慧化社区综合治理以及社区管理的体制机制等三个板块来拟定总体方案及实施计划。
对老旧小区进行实地踏勘,全面摸排配套设施、公共空间、建筑风貌、环境卫生、交通设施、交通组织与管理、小区智慧化等基本情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老旧小区的特色与文化,为留住历史记忆、打造社区亮点奠定基础。
通过与居民访谈、与社区规划师座谈、走访社区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居民问卷调查等,明晰居民及主管部门对社区物质空间及社会环境等的满意度与诉求,力争将居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诉求纳入改造内容,形成建设方案。
设计团队通过初步设计方案的展示和进一步多方沟通,采纳听取社区居民和相关管理部门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调整,以满足绝大多数居民的希望和诉求。
疫情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为今天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韧性社区”“健康单元”是对城市更细的新要求和必选项,积极探索平、战两种需求的兼容性规划设计体系。根据不同老旧小区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区内部建筑布局及人、车流动线,结合疫情传播规律,探索建设有机疏散、减少聚集、网格服务、信息高效的健康社区。
以“问题诊断,针灸微改”为导向,梳理并提升小区功能结构,挖掘并完善可利用的公共空间,彰显社区文化特色,提升社区健康活力。对小区空间进行功能分区,重塑邻里功能,实现小区分块有序,功能明晰,精准施策;明确公共空间,划分等级功能,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营造舒适丰富的交往空间;对平庸化、片段化和消隐化的社区“微空间”进行挖掘,拆除私围、私建设施,重视规模过小或形状不规则、无法整体开发的零星地块,街道沿线因建筑退界形成的、未被充分使用的消极空间和街角空间,建筑之间不规则的外部空间和建筑间距空间,推进针灸式综合整治与更新。
伴随居民生活的日益提高,机动车成为城市家庭的生活必需品。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行车难”成为城市更新的重难点。
针对“行车难”问题,应在综合协调平衡车行步行和小区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微循环交通系统,提升小区可达性,构建开放小区。小区“窄路密网”微循环道路系统,明确道路功能定位,打通断堵头路,拓宽局部内部道路,对破损路面进行综合整治,形成对外衔接顺畅,内部交互易达便捷的道路通行空间。优化微循环公交线路,扩大服务范围,提升社区居民出行便利度。
针对“停车难”问题,应通过对道路、停车、交通运行现状的综合评估,拟定静态交通组织原则,明确各路段的功能与作用,合理施划停车泊位,实现应划尽划,为应管尽管提供基础;通过挖潜内部公共空间和周边既有公共停车场资源,结合实际地形,创新停车形式,最大程度弥补停车缺口;合理布设非机动车泊位及充电设施。结合小街区、密路网特点,系统优化进出口设置,机动车、行人交通组织,避免车流交织、人车冲突。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及交通监控设施,严格管理,保障车畅其流、人行其道、停放有序。
建设智慧、健康、安全、绿色的“宜老适童”小区环境。构建小区慢行网络与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有机融合,创造丰富步行绿化空间,营造合理步行空间尺度,完善空间配套设施,优化城市街道意象。以连接“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完善联通小区与轨道站点、公交站点的绿道慢行网络,引导居民绿色出行;以打造15 min品质生活圈为目标,串联居住区景观、社区公园、小游园、公共服务等各类公共空间;本着“还路于人”的思想对小区内部道路功能进行重新划分,设计步行游览体系,构建脉络清晰、主次分明的生活圈游览线路网,展示小区文化风貌特色。
结合15 min生活圈建设,梳理现状公共服务资源,重构安全便利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打造满足全需求的智能社区。盘整与梳理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总结现状缺口及资源优势,结合社区人群需求及趋势,整合提升现状情况较好的各类设施,补充缺口,打造可自我供给、调节的完整社区公共服务系统;将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人车流线、景观绿化共同考虑,提升利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入口及周边公共空间,整合营造综合邻里生活网络。
如武汉市武展社区教委院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拥有“江城十大特色社区”荣誉称号,以92号院和14号院为例,近两年在充分做好居民工作的前提下,社区主动拆除车棚违建,群众改造积极性较大,组织3D墙绘等改善环境的活动,由一个脏乱差的老旧院落(图1、图2)蜕变成为了绚丽多彩的网红小院(图3、图4)。
图1 改造前小区鸟瞰图
图2 改造方案鸟瞰图
图3 改造前的院落
图4 改造方案院落
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相比于新建项目需要更多考虑小区现状的硬件软件情况,需要征询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项目的节约高效性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也需要提高效率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因此,应根据每个老旧小区的具体情况,在设计方案、设计流程和建设流程等环节中加强多方协作,提出创新性工作方法,由此增加社区居民参与度与凝聚力,促进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促进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