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人生

2021-08-07 06:18王善娜
书香两岸 2021年6期
关键词:静心品茶泡茶

王善娜

平常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上班下班,很荣幸这次能参加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共享阅读季,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安排。我是在网上看到了这个活动介绍,周末刚好也是休息时间,就跟姐妹一起报名了。收拾好这次的旅行包,安排好了自己的衣物和零食,心已有点迫不及待了。

项目组说早上9点集合,于是我早早地7点多就起来了,9点半坐上大巴车。聚集了30多个彼此都不认识的两岸青年,大家在大巴车上有说有笑的,以欢快的心情出发了。

难得跟姐妹一起参加这个活动,两个人一路畅聊,聊了许多关于生活、工作和情感的话题。人忙起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跟好友聊聊天。也许经常生活在快节奏的环境里,难得有这么轻松的状态,放松心情,就和朋友聊到了生活。想想一路走过来多么不容易,有坎坷也有幸运。人都是偶尔要放松下自己,才会静下来去思考的。看着一路的风景放空自己,仿佛回到了原点,不用想太多,不用在大城市为生活感到焦虑和烦恼。可能聊得太尽兴,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后就到了终点。

这次行程的终点是安溪山顶的一个茶庄园,安溪也是最有名的茶文化之乡,抵达之后,有工作人员安排我们入住。

一进茶庄园,我就喜欢上了这里,安静的小院种着花花草草,布置得特别文艺范。进了房间后,北欧风格的装修,特别简约干净,看起来特别舒适。

这次是跟好姐妹住一间,放下了行李,到餐厅集合。因为到达茶庄园已经是中午了,工作人员给我们安排了可口的安溪特色美食,他们的菜品都是出自大山里自己养的鸡鸭和无农药的有机蔬菜,味道确实比大城市的好吃。

在餐桌上,彼此還不太熟悉的青年们,开始一一自我介绍。大家在餐桌上畅聊后,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房间休息,一个多小时后在大堂集合。

下午,夏炜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茶文化历史。老师把茶跟人生融为一体,以茶代表人生。夏老师的分享特别精彩,难得在这个安静的山顶环境,能听到夏老师分享着人生与茶的道理。分享结束后,每个人都在抒发感慨、积极讨论。

我特别佩服大家的勇气,能主动站起来分享自己感慨和提问,夏老师很耐心地回答了他们每个人的问题。

讨论结束后,老师继续给我们介绍这里的茶文化。之后,工作人员便给我们每个人发放了手工编织的小竹篓和竹子编织的斗笠,大家就出发前往山里茶园去采摘茶叶。

摘茶是有特别讲究的,老师介绍说,早上不能摘,因为有露水,要等10点过后,经过太阳暴晒,露水干了后才能采摘,要不然茶叶湿漉漉的,会影响口感。而且采茶动作要快,技巧要到位,要不然时间一耽误,也会影响到茶叶的口感。山上的蚊子特别多,没到几分钟很多人就被叮了几个包。我们还要爬山,突然就感觉采茶是特别辛苦的工作。

采摘过程虽然很累,可大家特别开心,有说有笑的。之后大家满载而归,带着自己采摘的茶叶回到了茶房。

茶房是制作茶叶的地方。大家把茶叶都倒到了大箩筐里,老师开始炒茶,促使水分从叶缘的水孔与叶底的气孔发散。之后静置与搅拌交互进行,直到叶子的每一部分细胞都除去了水分。搅拌从轻到重,后半段的搅拌还借叶子的相互摩擦促进发酵的进行。

发酵在制茶上有三大功用:第一是发酵会让茶青变红,发酵越重,颜色越红。其表现在茶干的外观与泡出的汤色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喝茶时,只要看茶汤的颜色,偏绿,就是发酵轻;偏红,就是发酵重。

发酵的第二个功用是香气的改变。不发酵的茶,其香型属于“菜香”,如一把青茶被热水烫过的香:轻发酵的茶,会从菜香转化成“花香”:重发酵的茶再转化成水果成熟以后的香,俗称“熟果香”:全发酵的茶则变成“糖香”。

茶汤的颜色与香气同步变化,菜香的茶接近绿色,花香的茶会变成金黄色,果香的茶则变成橘红色,糖香的茶就变成红色了。

发酵的第三个功用是滋味的改变。发酵愈少,制成的茶愈接近自然的风味:发酵愈多,愈接近人工的味道。所以红茶常被拿去调味,就是这个道理。

茶青发酵到我们需要的程度,要以“杀青”停止发酵。所谓杀青,就是利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的进行。

杀青有三种方法:一是用炒的方式——“炒青”:二是用蒸的方式——“蒸青”:三是用烘的方式——“烘青”。

杀青过后,要经过“揉捻”,把叶细胞揉破,并揉成卷曲的样子。因为不揉破叶细胞,茶的成分不容易冲泡出来。而且不揉成卷曲的样子的话,茶叶一片片的,不容易保存。揉捻的轻重也塑造了茶不同的风味,轻轻揉过的茶,茶性显得比较年轻活泼,重揉的茶,茶性会变得比较老成持重。所谓“重揉”就是揉捻的时间长,而且施以比较重的压力与较高的温度。重揉捻的一个方法被称为“包布揉”,将初揉过的茶青用布包起来再揉,一面揉,一面缩紧袋子,一面揉,一面烘焙,这样制成的茶就像历经风霜的长者一样,茶性一定显得“老练”。著名的“铁观音”茶,就是经过这样的历练而诞生的。

参观完制茶过程之后,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茶艺表演。茶艺老师清纯甜美,那姿势柔美优雅,听着古筝,坐在茶桌旁,情不自禁被她的茶艺所吸引了,感觉女生泡起茶来真的太有魅力了。

表演完一整套流利的泡茶流程,我们开始自由活动,泡茶聊天。泡茶的过程特别讲究时间,泡久了就会苦——就像我们人生,有苦有甜。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后,茶会更加香浓、味醇、耐冲泡。毕竟平时喜欢喝茶的我从来没见过茶是如何制成的,刚好借这次活动好好了解一下。

热爱生活的人,懂得在忙碌中寻找契机,尽量让生活过得从容有趣。爱茶的人,懂得匀出一盏茶的时间,为自己或家人、朋友泡一壶茶,享受与茶相伴的滋味。

沏一杯清香的茶,与茶友谈天论地。借一缕茗香,在家中营造一方宁静,打造一个修身养性、品茗思考的小居室。饮茶,素有随性之说,求的是一份真实和简单。

这次的活动是跟不熟悉的人一起品茶,放慢自己的脚步,以茶会友。喝茶的人,经常都会做这样一件事情——以茶会友。三五好友围坐在茶桌前,品茗畅聊。越喝,聊得越开心,或说说年少无知,或说说近期趣事。无所不谈,随心所欲。茶,就是有这样的包容性,可以包容各种各样的人,也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事情。

古人常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一起喝茶其实也是一个检验彼此是不是志同道合的方法。你可能经常出去应酬,喝了几场酒,认识了不少人。可是这种只能算是“打交道”中的“交”,而算不上交道。所谓交道,就是你们的三观逐渐一致,这才算是从“交”变成“交道”。

喝茶本身就是一種修行,主人以茶会友,更是把自己的修行展示给朋友们看。从选茶、煮水、泡茶、奉茶、品茶,每一步都体现着主人的个人修行,或者性格特征。主人把这些展示给你看,本身就是一种开诚布公的态度,是一种心诚。再者,茶主人,也会从你的一举一动中观察你的品行,虽不全面,但可知一二。

喝茶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两个人的不同心境,或稳重、或急躁,或儒雅、或粗鄙,在茶桌上便可见其端倪。

这些是我对茶道的了解和心得,加上这次的活动是喝茶与文艺的结合,更让我有想参加的欲望。其实说到文艺,我并不太懂。毕竟三点一线的我,生活本就简单,很少参加文艺活动。但是茶道我却很喜欢,中国毕竟是礼仪之邦,在茶道上更能显示出这点。

清代茶人陆次之说: “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品赏清茶,像是观赏一件艺术品。透过玻璃壶,看着上下沉浮的茶叶茎,看着碧绿的茶水,看着娇嫩的茶芽,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画、一首春天的诗。让人置身在一派浓浓的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与茶对坐,随着茶叶的缓升慢降,你生命之舟也缓慢渐行,一切都很安详。此时,是不适合说话的,只适合阅读,你的精神飘荡在偏远的湖面上,你独自徜徉,微风拂面,水波不兴。与茶对坐,就是在远舟上与心对坐。

时间在流逝,人在流逝的日子中变得苍老,但在饮茶时,时光却慢慢地变成一种情结,浓得化都化不开。于是,我就经常让自己在这种情结中浸泡,把烦累、忧愁、苦闷、紧张都放在这清晨的一杯茶里,经过水洗、茶浸,变成一种平和与宁静。

茶礼有缘,古已有之。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神农开始,距今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茶礼是中国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代表。

品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品茶增进友谊,修德习礼,有助于陶冶情操。一片树叶,一壶好水,一杯清茶,一缕清香,用一生回昧。

茶可以静心养性,不是因为茶具有静心养性的功效。从茶的成分来看,不仅不能静心,反而能提神,有一定的亢奋作用。我认为茶可以静心养性,不在于它能,而是因为它需要。喝茶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是一种慢的行为,所以它需要静心、徐行,毛糙不得。如果你爱茶,你要先去学会养心、修性。这样,茶爱上了,心也沉下来了。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验。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没有了解过的。现在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迫不及待想要继续更深入地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一件很风雅的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猜你喜欢
静心品茶泡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天下第二泉
品茶
鲸鱼”泡茶器等
英首相泡茶视频遭网友吐槽
拿出一天时间
雨夜吟
泡茶空间风格即泡茶师做人风格
静心阅读,做一名有内涵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