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刚
摘要:隨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逐步对地理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调整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此,笔者搜集和整理了与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有关的文献资料,并着眼于教学实践活动展开了探索。而本文将结合相关的研究结果,具体阐述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新课标对高质量地理课程的界定,从而深入思考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活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1-032
在新时期,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理能力无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对于地理课程的性质,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从这一特点来看,地理课程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而这一属性也决定了地理课程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凸显出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割裂了地理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地理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会依靠教材内容进行新知识的讲解,而对于生活化地理知识的引入则是有所忽视的。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比较单一。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进行新知识的讲授,或者借助简单的图示与课件进行新知识的讲解。一般来说,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不但难以帮助学生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而且容易造成课堂氛围的沉闷,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从教师秉持的教育理念来看,应试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影响仍然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教育理念造成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习惯于利用“灌输式”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其次,由于高考是高中生面临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过于关注应试内容的讲解,以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则是有所忽视的。
第四,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逐渐被摆在重要地位。同时,在新课标理念中,同样要求教师重视德育的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程中,德育内容和地理教学的融合比较浅显,并且没有突出地理课程的特点,所以必然难以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第五,学习活动局限于课堂中。地理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地理课程中,地理学习活动主要局限于课堂中。而在课外时间,学生也只是通过单一的书面练习任务进行知识回顾。通常来讲,这种机械理解与记忆的学习方式难以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知识。
二、新课标对高质量地理课程的界定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高质量地理教学活动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这种进步是通过有效益、有效果、有魅力的教学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在地理课程中,既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又要使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如:教师要避免通过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等方式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二,整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仅是指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发展。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如果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片面,那么教学活动只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第三,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质量的地理课程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还要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且要融入终身学习意识。这样一来,可以使地理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新课标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
1.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正如前文所述,地理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相对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生活化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更为生动和直观的。为此,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相应的地理知识,并借此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一来,能够使教学内容以一种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唯有如此,才能为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契机。
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在这一节的教学中,主要讲解了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以及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形式。同时,也讲解了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和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实现准确的知识理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读图分析。相对于常规的地理图片,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实物图无疑是学生更为熟悉的。从本地水文情况来看,河流的总长度大致为280千米,主要有榜沙河、葫芦河、散渡河、颖川河、牛头河、红崖河、白家河等河流。然后,我向学生提供了这些河流相关的资料内容,并出示了河流周围典型地貌的图片。接着,学生可以任意从中选择一条河流,然后结合课内知识对河流地貌的特点以及发育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再以《城市化》为例,这节课讲解了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同时,还介绍了城市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直接让学生机械理解和记忆与城市化有关的地理概念,很难使其产生准确的知识理解。由于很多学生都是城市中的一员,所以对于城市化的进程会产生切身体验。因此,我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城市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描述。在这一过程中,要着重描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积极变化和带来的不利影响。之后,我指导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视角,利用专业的地理术语对城市化的过程进行了描述。最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
2.活用現代科技,突破学习难点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融合,教学信息化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所谓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中的所有环节实现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教学模式。之所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通常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内容实现形象化。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从而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以《地球的运动》为例,这一节最主要的知识内容就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基础的分析,可以发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规律、黄赤交角等知识是学习活动中的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我没有采用常规的语言讲授的方式,而是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功能,分别模拟了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的基本状态,结合动画内容,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根据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分析地球运动过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我还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视频资料。具体来讲,这段视频出自纪录片《寰宇轨迹》。在这部纪录片中,以第一视角记录了一次完整的绕日航行。从昼夜与四季的更替,到气候现象的变化,视频以趣味性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在时间长河中,地球运动的轨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这些细微的变化给地球带来了哪些决定性的影响。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极致的学习体验,并且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现代教育科技的合理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3.注重案例分析,培养综合思维
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而在地理思维能力中,综合思维无疑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简单来说,综合思维主要是指运用综合的观点与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与能力。不难理解,无论何种形式的地理事物,都具有十分复杂的构成要素。只有具备综合思维,才能从整体角度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全面分析地理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典型的案例加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准确认识地理事物。
如: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这一节时,我引导学生将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对这一区域的荒漠化成因进行了分析。首先,我给学生提供了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相关资料。然后,学生结合资料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问题的思考与探究。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学生从自然与人为两个角度归纳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第一,自然原因。(1)西北地区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并且多大风天气;(2)地表径流较少,河流发育较差;(3)地面以沙质沉积物为主,并且风沙侵蚀比较严重;(4)地表植被比较稀少,缺乏有效的保护。第二,人为原因。(1)过度的放牧、樵采、开垦;(2)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最终,借助案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如何综合分析地理环境。
4.融入德育教育,关注人地协调
德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学生的思想与道德施加全面的影响,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标准的品行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教育内容,德育需要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并且要符合学科的特点。而在地理课程中,人地协调观念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在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点拨。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人地关系。
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我结合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1)宝钢、鞍钢和武钢的厂址产生了怎样的变化?(2)为什么这些钢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厂址的迁移?(3)假如你是企业的决策者,在选择新的厂址时,你会重点关注哪些因素?(4)在未来的发展中,你认为这几家钢铁企业的厂址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自主性的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交流讨论。在梯度性问题的思考中,学生明白了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好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5.组织实践活动,引导知识应用
地理实践能力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培养目标,由于地理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课内知识设计一些实践性的练习任务。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内化,而且有利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
同样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完成课内知识的教学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实践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了解本地主要的工业类型,并根据具体企业的布局特点对其主导的区位因素加以分析。之后,要思考该企业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内涵以及地理学科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策略。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还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充分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春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未来英才,2018(03):98.
[2]尚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8(10):46.
[3]李家和.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4):107.
[4]李勇.浅析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方法[J].成功:教育,2018(07):218.
[5]张华.探讨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J].读与写(教师),2018(06):206.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甘肃 天水7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