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
赫山区脱胎于原益阳县,现为益阳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益阳县原有赫山镇,县委、县政府(今区委、区政府)治所所在,是资江南岸最为繁华的商埠。“赫”的含义为显著、盛大,从字面意义释,“赫山”应为名山、大山。众所周知,原赫山镇(今赫山街道)辖内并无奇山险峰,那么,赫山之名从何而来?
据原赫山镇干部谢春熙考证,赫山确有其山,在319国道1300公里处,距资江南岸约1公里,面积7000多平方米,就是现今赫山区委、区政府大院所在地。其名为山,实则是一片南向的高岗,原称蛇山。这里建有原湘西镇守使、辛亥革命将领周则范的别墅,古木参天,风景秀美。周则范是红军将领曾士峨烈士的姑父,两人先后荣葬于会龙山,彰其为国为民之有功,供后人瞻仰。
其称谓从蛇山到赫山,缘自这里特有的民间信仰。事实上,老益阳居民指称赫山街区闹市,就习惯于称“赫山庙”。
赫山庙原有其庙,據传为“赫山菩萨”所立,原庙东向开门,西靠蛇山、南临义子山,东北两向为大片水田,如今已变成了街道和居民区。战国时期,楚人南侵,益阳由杨越而为楚地,遂兴巫祀之风。益阳民间流行多神同崇拜,生产生活诸事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去祈求具备对应化解能力的神祇,成为一流传久远的奇异风俗。益阳籍著名作家叶梦,曾以在古城生活时的所见所闻,成文若干篇,结集出版一相当有名的散文集子《遍地巫风》,实可从中窥其一斑。新时代科学昌明,文明识达,旧的观念、旧的陋习于进步潮流中,遗落为远去的模糊的身影。“赫山”二字在承载地方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已被赋予并将继续赋予更多新的美好的含义。(摘自《益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