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借阅行为视角下的子学科交叉特征研究

2021-08-06 20:52陆泉赵琳娜胡慧丽陈静
现代情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

陆泉 赵琳娜 胡慧丽 陈静

摘 要:[目的/意義]为反映知识获取与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学科交叉特征,提出图书借阅行为这一学科交叉研究新视角,将学科交叉测度指标迁移到图书借阅场景中以测度其学科交叉特征,有助于完善学科建设和图书馆服务。[方法/过程]基于图书共同借阅关系建立学科交叉网络,引入网络密度、布里渊指数、Jaccard系数与网络核心度指标,对学科领域内的子学科交叉特征进行测度,并以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借阅数据为例,对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的子学科交叉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本文的图书借阅行为视角及测度方法能有效揭示读者知识获取与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子学科交叉特征,丰富了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拓展了图书借阅数据的应用领域,可供图书馆开展学科建设工作与提升读者服务质量参考。

关键词:图书借阅行为;学科交叉特征;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1.08.012

〔中图分类号〕G252.0;G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21)08-0119-10

Research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 of Subf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rary Borrowing Behavior

Lu Quan1 Zhao Linna1 Hu Huili2* Chen Jing3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2.Library,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Wuhan 430060,China;

3.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accumul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perspective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book borrowing behavior.The interdisciplinary measurement indexes are transferred to the book borrowing scene to measure the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library services.[Method/Process]Building interdisciplinary network based on the co-borrowing relationship of books,introduced network coreness,Brillouin index,Jaccard index and network density indexes,to measure the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s in the disciplinary field,and took the borrowing data of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Library as an example,mak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s in the subfields of Literature and Art.[Result/Conclusion]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spective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book borrowing behavior in this paper could effectively reveal the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s in the process of readers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accumulation,which enriched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analysis method,expanded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book borrowing data,and provided guidance for library to carry ou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ader service.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book borrowing behavior;bibliometric;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学科交叉是情报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向。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急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1]。已有学科交叉研究往往以学术论文、期刊或专利为分析资料,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态势以及识别学科交叉热点主题等。但是,这些资料主要体现了科研人员根据研究呈现的需要对相关学科知识反复斟酌和精挑细选的结果[2],难以有效反映其在学习与研究所需的知识获取与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学科交叉特征,这阻碍了对学科交叉的全面认识与相关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图书馆是读者获取与积累多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图书馆借阅数据是反映读者借阅行为的主要数据,且具有规范性强、连续性强、学科信息标注完备等特点[3],因此,图书馆持续记录的借阅数据是一种理想的学科交叉分析数据来源,可以有效反映读者在知识获取和知识积累中的学科交叉特征,对已有基于学术论文、期刊或专利的学科交叉研究形成补充。同时,图书作为记录和传播知识的载体,其被读者同时借阅及先后借阅的关系与学术文献的同被引及引用关系在本质上非常相似,因此可以借鉴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借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如将基于文献分析的学术评价方法引入图书借阅行为分析[4-5]。这为将文献计量领域的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引入图书馆借阅场景,从而在图书借阅行为视角下揭示读者在知识获取和知识积累中的学科交叉特征,指出了可行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从图书借阅行为出发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新视角,并将传统的学科交叉测度指标迁移到图书借阅场景中,根据图书馆读者的借阅数据对各学科图书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发现隐藏在读者借阅行为背后的学科交叉特征,从而为优化学科布局、改进图书馆服务提供有益指导。本文实验阶段以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借阅数据为例,对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的子学科交叉特征进行实证研究。

1 相关研究现状

1.1 学科交叉研究

学科交叉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关于学科交叉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概念。最早公开使用“Interdisciplinary”一词的是心理学家Woodworth R S,他认为跨学科研究是超越一个涉及两个或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6]。

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国内外关于学科交叉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学科交叉的文献计量方法有引文分析、作者分析、聚类分析等,如Noorden R V通过分析来自14个学科143个专业的引用文献,发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引用其他学科的论文的比例在逐渐增加[7];Abramo G等比较了从作者的学科多样性和参考文献的学科多样性两方面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差异,发现参考文献的学科多样性通常随着作者学科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8];魏建香等通过提取文献关键词和摘要词建立文献向量空间模型矩阵并进行聚类,以此找出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及交叉点[9]。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构建学科共现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作者合作网络并进行可视化来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如侯海燕等通过构建学科关联网络,识别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结构演化特征[10];Huang L等基于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学术文献构建关键字的共现网络,以发现跨学科研究的热点[11];Zhang W Y等通过构建作者合作网络并计算论文作者之间的相似性来具体衡量学科交叉程度[12]。

根据测量维度的不同,学科交叉的测度属性主要可以分为学科多样性和学科聚合性两种[13],并以此衍生出其他测度指标。学科交叉多样性测度指标包括加权跨领域引用指數(Citations Outside Category,COC)[14]、布里渊指数(Brillouin Index,BI)[15]、Jaccard系数[16]等。学科交叉聚合性测度主要是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计量指标,包括中介中心度、网络核心度、网络密度[17]等。Rao-Stirling指标[18]和Intergration指标[19]是结合了学科多样性与学科聚合性的综合性测度指标。实证研究方面,Huang M等使用布里渊指数衡量信息科学的学科交叉程度[20],姜春林等用Jaccard系数对学科共现矩阵进行标准化后,发现了与直升机研究领域交叉程度较大的学科[21];许海云等采用网络核心度和网络密度指标分别测量了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和情报学的核心地位[22]。

1.2 图书借阅行为研究

借阅数据是反映图书馆用户借阅行为的主要数据,目前关于图书馆借阅行为的研究也主要以图书借阅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用户借阅数据的现有研究可以大致归为以下3类:一是对读者借阅需求与兴趣进行分析,这类研究主要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一般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借阅数据进行整体或分层的描述性统计,得到如图书借阅排行榜[23]、用户热门搜索主题趋势[24]的研究结果。二是数据挖掘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关联分析,如通过FP-Growth算法得出图书主题与借阅时间、借阅地点之间的关联规则[25];流量分析,如通过混沌分析方法建立借阅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26];聚类分析,如通过K-means算法和两步聚类算法细分读者群体[27]。三是基于借阅数据的图书推荐算法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将推荐算法中的协同过滤、混合推荐等算法与其他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并应用到图书馆借阅领域,如将协同过滤算法与关键词概率模型结合以改善Top-N推荐性能[28]。

综上所述,现有学科交叉研究大多以学术文献和专利作为研究对象,或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作者合著网络来研究学科交叉现象,迄今少有学者从图书馆借阅行为的角度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且现有实证研究多以单独的学科大类(如信息科学)作为分析单位,缺乏学科大类下子学科层面的学科交叉研究。但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内,不同的子学科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学科引用特征和学科影响力[29-30]。此外,高校图书馆是学科知识获取的集中地,借阅图书的学科主题可以反映读者的学习研究需要,因此借阅信息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图书借阅行为视角下的子学科交叉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基于此,本文从图书借阅行为视角出发,基于图书共同借阅关系建立学科交叉网络,引入学科交叉测度指标,结合共现分析、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特定学科领域内的子学科交叉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和馆藏布局优化提供有益指导。最后,本文以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I类(文学类)和J类(艺术类)借阅数据为例,对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的子学科交叉特征进行实证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文提出一种将传统的学科交叉测度指标迁移到图书借阅场景中,以图书共同借阅关系反映学科之间交叉关系的方法。首先,将图书借阅数据按照读者证号进行合并,明确每个唯一的读者证号所包含的每本图书的所属学科分类,从而将图书之间的关系转换为学科之间的关系;接着根据共现分析方法计算同一个读者证号中图书的两两共现次数,以生成学科交叉网络;最后引入网络密度、布里渊指数、Jaccard系数、网络核心度计量指标作为学科交叉特征的测度指标并计算相应结果,以反映学科之间的整体交叉程度、交叉分布均匀程度、两两之间的交叉程度和在学科交叉网络中的核心地位等特征。

2.2 学科交叉网络构建

共现分析是学科交叉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将其迁移到图书借阅场景中,可以认为当两本或多本图书共同被一个读者借阅时,这些图书对应的学科存在交叉关系。为得到图书之间的共同借阅关系,将读者的借阅记录按读者证号进行合并,若读者的借阅记录中有多本相同类目的图书,在合并记录中只保留一次。如读者证号为001的读者共借阅了5本图书,对应的图书类目分别为b1、b2、b2、b3、b4,则合并的借阅记录为{001:b1,b2,b3,b4}。根据合并的借阅记录,以图书类目为节点可以生成学科交叉网络,网络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如图1(a)所示,u代表读者,b代表图书类别,假设读者u1共同借阅了b1和b2类图书,则认为b1和b2类图书对应的学科之间存在学科交叉关系。由图书借阅网络得到的学科交叉网络如图1(b)所示,交叉强度即网络中边的权重值是共同借阅两类图书的读者人数。2.3 学科交叉特征测度指标

2.3.1 学科间的整体交叉程度测度指标

各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紧密程度可以通过学科交叉网络的凝聚程度来体现,网络凝聚度越高,网络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就越顺畅。网络凝聚度通常用网络密度值来衡量,网络密度是测量学科交叉紧密程度的常见指标,网络密度越大,则学科间的整体交叉程度越大。网络密度的取值范围为[0,1],值为1时说明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均存在联系,值为0时说明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均不存在联

2.3.2 学科交叉均匀程度测度指标

图书被借阅多样反映的是同一类别的图书被不同院系读者借阅的均匀程度,可以根据布里渊指数在图书借阅场景下的计算得到。布里渊指数原用于衡量学科多样性,值越高,说明学科在学科群体中分布越均匀、学科多样性越强[32]。其计算公式[15]如式(2)所示:

H=logN!-∑(logni!)N(2)

其中H是布里渊指数,N是总观测数,ni是观测数中的i的类别数量。在图书借阅场景下计算a类图书的布里渊指数,则N是a类图书被借阅的总频次数,ni是a类图书被i院系学生借阅的总频次。下面举例说明布里渊指数的计算过程:假设a类图书被借阅总频次为20,其中x院系的讀者借阅8次,y院系的读者借阅5次,z院系的读者借阅7次,则H=(log20!-log8!-log5!-log7!)/20=0.921。

2.3.3 学科两两之间的交叉程度测度指标

图书两两学科类别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可以通过Jaccard系数进行测量。Jaccard系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似性[33],其取值范围是[0,1]。Jaccard系数取值为0时,表示两个学科之间从不共同出现,即不存在任何学科交叉关系;Jaccard系数取值为1时,表示两个学科总是共同出现,交叉程度极大。计算公式[15]如式(3)所示:

其中,coc(i)表示学科i的出现频次,coc(j)表示学科j的出现频次,cit(i,j)表示学科i和学科j共同出现的频次。在图书借阅场景下,coc(i)表示借阅了i类图书的读者人数,coc(j)表示借阅了j类图书的读者人数,cit(i,j)表示既借阅了i类图书也借阅了j类图书的读者人数。

2.3.4 学科核心地位测度指标

各学科的核心地位可以通过各节点代表的学科类别在学科交叉网络中的核心度来体现,核心度是根据节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来计算的[34]。学科交叉网络中的网络核心度通常反映学科在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核心—边缘分布网络中的各个元素呈现出的一种中心紧密相连、边缘稀疏分散的特殊网络结构[35]。根据关系数据的类型,核心—边缘结构有不同的形式,如果是定类数据,可以构建离散的核心—边缘模型,如果是定比数据,可以构建连续的核心—边缘模型。离散模型仅把网络中的点分为核心和边缘两类,连续模型则可以计算每个点的核心度。由于图书共同借阅频次是定比数据,频次大小代表关系的强度,因此本文选择连续模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35]如式(4)、式(5)所示:

其中,ρ代表实际网络模型与理想网络模型的相似程度,ρ值越大,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越显著;ci代表节点i的核心度,aij代表在观察的数据中关系的存在与否,δij代表一种关系在理想情况下的存在与否。

3 基于图书借阅数据的子学科交叉特征实证分析

文学和艺术学都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艺术学学科从文学学科门类下脱离,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这为我国文学和艺术学的子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因此正确认识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各子学科的学科交叉关系与特征,对于我国人文科学的学科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1 借阅数据说明与数据预处理

本文选取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占该馆借阅总量90%以上的I类(文学类)和J类(艺术类)图书的借阅数据作为数据源,对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子学科交叉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源中的读者来源包含教务处、组织人事处等,但在计算学科多样性时读者的院系为必要信息,因此仅选取院系信息有意义的借阅记录,如雕塑系。借阅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删除空缺值和异常值后,共得到30 995名读者的631 383条借阅记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现有学科交叉研究中常见的学科分类体系之一[33],因此本文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36]将图书分类与学科分类进行对照,并以图书分类号二级类目名称代表文学和艺术学的子学科名称。I类和J类图书二级类目的分类号和对应的子学科名称如表2所示。

3.2 子学科整体交叉程度分析

按照前面研究设计中所述的方法,经数据处理得到学科交叉网络。为计算子学科群体之间的整体交叉程度,需要对学科交叉网络进行二值化处理,若两个节点之间存在联系,則边的权重记为1,否则记为0,依此得到二值关系网络。在Ucinet软件中沿着Network→Cohesion→Density的路径对二值关系网络的整体密度进行计算,得到的整体网络密度值为0.9714。网络密度值较大,说明网络整体凝聚性较高,不同类目的图书之间具有高连通性,任意两类图书之间几乎都存在直接联系,反映在学科交叉上,则说明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子学科的整体交叉程度较大,各子学科之间联系紧密,不同子学科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路较短,跨学科知识交流紧密。

总的来说,网络密度值较高,说明该校的图书馆学科建设较合理,读者的知识来源丰富、知识结构合理。

3.3 子学科交叉均匀程度分析

各类图书的布里渊指数如表3所示,布里渊指数的值越大,说明借阅该类图书的读者群体分布越均匀,该类图书对应的子学科多样性越高,子学科知识越多地被其他子学科所参考。

从表3可以看出,布里渊指数排名前5的均为文学类图书,这说明文学类图书的受众群体比较广泛且分布均匀,借阅此类图书的读者均匀地分布在各个院系中。J2(绘画)类图书的布里渊指数较高符合美术类院校读者的借阅特征,而J6(音乐)类图书的布里渊指数较高则说明虽然该学校未开设音乐类专业,但音乐子学科的多样性仍较高,该学科图书均匀地被各个院系的读者进行借阅。J5(工艺美术)类图书虽然被借阅次数仅次于J2(绘画),但其布里渊指数较低,说明工艺美术子学科多样性较低,实际上通过统计数据可知,J5(工艺美术)类图书总借阅量中的67.6%都由设计系、工业设计系、服装艺术系3个系的读者所借阅。同样的,J3(雕塑)类图书和J59(建筑艺术)类图书的借阅分布也较不均匀,J3(雕塑)类图书总借阅量中的60.4%都由雕塑系的读者所借阅,J59(建筑艺术)类图书总借阅量中的60.5%都由环境艺术设计系的读者所借阅,反映在布里渊被指数上则为二者数值较小。

子学科多样性较低说明该学科图书的知识交流现象大部分发生在学科内部,较少地被外类学科所引用。为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图书馆在开展借阅服务时可以考虑将多样性较低的类别的图书放置于对应借阅频次较高的院系图书分馆;若某重点学科相关类别的图书多样性较低,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则可以考虑开展学科态势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该类图书进行资源推介和信息推送,以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

3.4 子学科两两之间的交叉度分析

共现分析是利用图书被共同借阅的特征来反映不同类目图书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和交叉程度。但依据共现关系建立的学科交叉网络中边的权重值是绝对值的形式,共同借阅频次的高低受图书数量和借阅人数的影响,因此为了衡量学科之间的相似性,使用Jaccard系数对学科交叉网络中的边的权重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后得到的图书相似系数部分数据如表4所示,矩阵的行和列代表图书类目,矩阵格值代表图书类目对应节点之间的相似系数,因为衡量的是子学科之间的相似性,所以对角线的值记为1,即相同子学科之间的相似性为1。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导入Gephi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得到标准化后的学科交叉网络,如图2所示,其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图书之间的共同借阅关系,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与Jaccard系数大小成正比。

从Jaccard系数的值来看,J2(绘画)和J5(工艺美术)类图书之间的关联系数最大,为0.561,其次是J2(绘画)和I2(中国文学),二者之间关联系数为0.478,J5(工艺美术)和I2(中国文学)两类图书关联系数为0.461,J2(绘画)和J29(书法、篆刻)两类图书关联系数为0.418,J29(书法、篆刻)和I2(中国文学)两类图书关联系数为0.397。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绘画类图书与工艺美术、中国文学和书法、篆刻几类图书的联系都较为密切,这符合该校以绘画作为主导学科的实际学科背景特征;工艺美术和中国文学的联系较为密切,说明该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可

能较多地参考和利用中国文学类知识,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资源推荐时可以考虑将两类图书放在相近或相邻的位置,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也可以考虑开设中国文学类相关课程;书法、篆刻和中国文学二者均是以汉字为基础衍生的学科,均以“字”作为载体,只是发展方向不同,这是二类图书联系较为紧密的可能原因。

观察各类图书关联系数表平均值一栏可知I2(中国文学)与其他类别的图书平均联系紧密程度最强,这是因为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在人文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他与中国文学不是强相关的专业的读者通常也会借阅中国文学类图书来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另外两个平均联系紧密程度较高的图书类分别是J5(工艺美术)和J2(绘画),不同类别图书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可以用于指导图书馆在馆藏分布方面的科学决策,也有助于预测新的学科交叉点[37]。

3.5 子学科核心地位分析

在Ucinet软件中沿着Network→Core/Periphery→Continuous的路径对学科交叉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得到各个节点的核心度,相似系数ρ值为0.997,说明该网络中的核心—边缘结构显著。各类图书的核心度如表5所示,根据各个类目图书的核心度排名及其具体数值,可将核心—边缘结构进一步划分为超级核心、核心、亚核心、半边缘、边缘5个区域。超级核心区仅包含“绘画”类图书;核心区包含“工艺美术”“中国文学”“书法、篆刻”3类图书;亚核心区包含“摄影艺术”“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艺术理论”“建筑艺术”“欧洲文学”5类图书;半边缘区包含“美洲文学”“亚洲文学”“雕塑”“电影、电视艺术”“世界文学”5类图书;边缘区包含“专题艺术与现代边缘艺术”“音乐”“文学理论”“戏剧艺术”“澳洲文学”“舞蹈”“非洲文学”7类图书。

从表5可以看出,学科交叉网络中核心地位排名前3的子学科分别是绘画、工艺美术和中国文学,核心地位较低的子学科包括澳洲文学、舞蹈和非洲文学。学科交叉网络的核心—边缘結构明显说明各类图书地位之间的分层情况客观存在,图书借阅数据能从更广泛的科教范畴反映读者的阅读需要,以帮助图书馆馆员更好地评估图书地位,从而优化馆藏资源建设中的学科配置工作。

3.6 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子学科交叉特征结果分析

根据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在图书借阅场景下的计算结果,以及案例高校的实际背景情况,分析得到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科建设特点及一些启示:

1)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各子学科之间联系较紧密(网络密度值为0.9714),网络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顺畅。网络密度值较高,说明各子学科之间知识交流紧密,读者在知识获取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广泛利用了各个学科的知识,该校读者知识结构合理、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情况良好。

2)各子学科的学科交叉均匀程度有所差异,欧洲文学、亚洲文学、美洲文学等子学科的学科多样性较高,建筑艺术、雕塑和电影、电视艺术等子学科的学科多样性较低。以欧洲文学为代表的几类文学类图书深受各个院系读者的喜爱,说明文学学科支撑了艺术学的发展,也是广大读者的兴趣所在,因此文学鉴赏类课程可以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通识类课程。

3)绘画是学科交叉渗透性较强的子学科,它与工艺美术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绘画与中国文学、工艺美术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学科交叉性也较强。对于学科交叉关系密切的学科,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特别关注,考虑是否会产生新的学科交叉点或创建新的交叉学科。此外,在馆藏资源分布决策和图书推荐方面,应当将如绘画和工艺美术等联系紧密的学科图书放置在相邻或相近的位置,以提升读者的借阅体验。

4)学科地位方面,绘画、工艺美术、中国文学等是重要子学科,澳洲文学、舞蹈和非洲文学等是非重要子学科。以绘画、工艺美术为代表的子学科在子学科交叉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说明这两类子学科在该校是较基础的学科,对其他子学科的影响力较大。为加强该校的学科建设、突出艺术学学科特点,图书馆可以考虑多开展绘画美术类展览,配合教学研讨活动以提高读者的专业知识技能。

5)雕塑子学科的学科多样性和学科地位都较低,在子学科交叉网络中较孤立,说明该学科在读者群体中受众面较窄。但该校雕塑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和湖北省重点学科专业,雕塑学科在读者群体中的学科地位较低的现实情况与该校办学目标不符,之后需要重点考虑该学科的推广与发展。

4 总结与讨论

本文针对现有学科交叉研究难以有效反映知识获取与知识积累过程中学科交叉特征的问题,提出图书借阅行为的学科交叉分析新视角,并将传统的学科交叉测度指标迁移到图书借阅场景中,提出了以图书共同借阅关系反映学科之间交叉关系,应用网络密度、布里渊指数、Jaccard和网络核心度4种计量指标,分别从学科凝聚性、学科多样性、学科相似性和学科核心性4个属性维度对学科交叉特征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以湖北美术学院图书馆I类(文学类)和J类(艺术类)图书借阅数据为例,对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的子学科交叉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各子学科之间联系较紧密、各个子学科的学科交叉均匀程度有所差异、绘画是学科交叉渗透性较强的子学科、绘画和工艺美术以及中国文学等是重要子学科、雕塑子学科地位较低等特征,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解释性,证明了本文视角与方法能够有效地揭示知识获取与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学科交叉特征。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①从图书借阅行为出发研究学科交叉,完善了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科交叉现象,使图书馆可以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我国学科建设之中;②将传统的学科交叉测度指标迁移到图书借阅场景中,丰富了学科交叉分析的方法体系;③拓展了图书借阅行为的研究内容,将学科交叉测度指标用于图书馆借阅数据分析中,揭示了各学科图书之间的学科交叉关系,使图书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的读者服务工作;④实证内容是对特定学科领域内的子学科交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粒度更细,揭示了文学和艺术学领域内各子学科的特征及其联系,有助于指导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学科信息服务、馆藏资源建设以及借阅服务。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没有考虑借阅行为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实证研究只使用了1所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数据。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分析学科交叉网络的演化规律,以及开展不同类型高校图书借阅数据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刘芳,陈芳,万乔.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工作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18-22,28.

[2]邱均平,陈晓宇,何文静.科研人员论文引用动机及相互影响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9):36-44.

[3]吴亚平,周春霞,张海舰.2009—2018年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规律演化探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2):69-75.

[4]Liu Y,Rousseau R.Hirsch-type Indices and Library Management:The Case of Tongji University Library[C]//Madrid,Spain: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cientr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2007.

[5]净玲娣,王立宏,王芹,等.图书流通数据分析的H类指数遴选及应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9):65-72.

[6]刘仲林.交叉科学时代的交叉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3,(2):9-16.

[7]Noorden R V.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y the Numbers[J].Nature,2015,525(7569):306-307.

[8]Abramo G,Angelo C A,Zhang L.A Comparison of Two Approaches for Measur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utput:The Disciplinary Diversity of Authors vs the Disciplinary Diversity of the Reference List[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8,12(4):1182-1193.

[9]魏建香,孙越泓,苏新宁.基于聚类分析的学科交叉研究[J].情报学报,2010,29(6):1066-1073.

[10]侯海燕,王亚杰,梁国强,等.基于期刊学科分类的学科交叉特征识别方法——以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50-357.

[11]Huang L,Jia X,Zhang Y,et al.Detecting Hotspots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ased on 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C/OL].http://dx.doi.org/10.23919/PICMET.2018.8481972,2020-09-30.

[12]Zhang W Y,Shi S S,Huang X L,et al.The Distinctiveness of Author Interdisciplinarity:A Long-neglected Issue in Research on Interdisciplinarity[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20:2006515179.

[13]黄颖,张琳,孙蓓蓓,等.跨学科的三维测度——外部知识融合、内在知识会聚与科学合作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9,37(1):25-35.

[14]Porter A L,Chubin D E.An Indicator of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J].Entometrics,1985,8(3-4):161-176.

[15]Brillouin L,Hellwarth R W.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heory[J].Physics Today,1956,9(12):39-40.

[16]Hamers L,Hemeryck Y,Herweyers G,et al.Similarity Measures in Scientometric Research:The Jaccard Index Versus Saltons Cosine Formula[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1989,25(3):315-318.

[17]许海云,尹春晓,郭婷,等.学科交叉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5):119-127.

[18]Stirling A.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Diversity in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J].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2007,4(15):707-719.

[19]Porter A L,Cohen A S,Roessner J D,et al.Measuring Researcher Interdisciplinarity[J].Scientometrics,2007,72(1):117-147.

[20]Huang M,Chang Y.A Study of Interdisciplinarity in Information Science:Using Direct Citation and Co-authorship Analysi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11,37(4):369-378.

[21]姜春林,戚万磊,魏庆肖.我国直升机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特征分析[J].科学与管理,2017,37(5):22-30.

[22]许海云,刘春江,雷炳旭,等.学科交叉的测度、可视化研究及应用——一个情报学文献计量研究案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2):95-101.

[23]吴汉华,姚小燕,倪弘.我国“985工程”高校图书借阅排行榜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6):63-69.

[24]Kadir M R A,Kadir I K A,Bunawan A,et al.Segmentation Analysis on Borrowing Usage Behaviour of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C]//30th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Conference.Madrid,Spain:IBIMA,2017:2920-2932.

[25]Cano L,Hein E,Rada-Orellana M,et al.A Case Study of Library Data Management:A New Method to Analyze Borrowing Behavior[C]//Lima,Peru: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Big Data-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9.

[26]尹志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建模与分析[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8,35(11):95-99.

[27]赵雨薇.基于数据挖掘感知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差异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7):70-75.

[28]Ifada N,Syachrudin I,Sophan M K,et al.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Library Book Recommendation System by Employing the Probabilistic-Keyword Model on a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pproach[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9,157:345-352.

[29]Yan E.Topic-based Pagerank:Toward a Topic-level Scientific Evaluation[J].Scientometrics,2014,100(2):407-437.

[30]Zhu Y,Yan E.Dynamic Subfield Analysis of Disciplines:An Examination of the Trading Impact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Patterns of Computer Science[J].Scientometrics,2015,104(1):335-359.

[31]Borgatti S P,Everett M G.Models of Core/Periphery Structures[J].Social Networks,2000,21(4):375-395.

[32]马费成,陈柏彤.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多样性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4):3-8.

[33]张雪,张志强.学科交叉研究系统综述[J/OL].图书情报工作.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0.14.012.

[34]宋歌.经济学期刊互引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J].情报学报,2011,30(1):93-101.

[35]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6-291.

[36]《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委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使用手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173-181.

[37]燕飛,张铭,孙韬,等.基于网络特征的用户图书借阅行为分析——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学报,2011,30(8):875-882.

(责任编辑:孙国雷)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国内电子商务学术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新浪微博娱乐明星的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