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飞
谯城这地方,称油炸、烘烤的糕点为“果子”。旧时候,走亲访友要拎几包果子,待客摆宴席要先上四个果碟。因此,做果子也就成了一个行当。
清未民初时,谯城有六家果子店。其中,数北关白布大街的“恒顺昌”生意最好。
“恒顺昌”的掌柜姓洪,字秉文,长得白白净净、清爽利落,又因其做果子占着一绝,人们便习惯地称他为“果子洪”。
果子洪做的果子品类全,味道正,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像什么方酥、桃酥、芝麻饼,亦或是面糖、月饼、绿豆糕,无不是酥脆甜软,色、香、味俱佳。
尤其是他做的酥角,更是堪称上品。这酥角是选用上等麦心粉,混合蜂蜜、食油、蛋清和面粉,内裹桃仁、杏仁、瓜子仁,配以冰糖、桂花、黑芝麻,再加一勺独家秘制的果酱,而后经团、捏、压、印、蒸、晾、烘、烤,再过香油这么一炸。呵,那叫一个鲜!看上去油光亮黄、晶莹剔透,咬一口外酥里嫩、甜而不腻、唇齿留香。
据传,有一年,官拜热河都统的谯城籍名人姜桂题回乡省亲,曾带了两包“恒顺昌”的酥角獻进内宫,请慈禧太后品尝。太后老佛爷尝后大加赞赏,连声称好。
从此,就有人说,若不是谯城离北京太远,说不定就把果子洪选进宫里,做御用糕点师了。
说是这么说,但真正让谯城人竖起大拇指的,还是果子洪的人品。
果子洪不仅手艺高,而且买卖公道,为人和善。平时有顾客上门来,无论你是富贵大家,还是平民百姓,他都客客气气,笑脸相迎。最后过秤时,也是秤杆翘得高高的,绝不让你吃亏。碰到有穷苦的街坊想吃果子了,没钱也照样送你两包。
后街有个马老太太,无儿无女,老伴早亡。这年老太太得了重病,临终前啥也不想吃,就想尝一口“恒顺昌”的酥角。得知消息后,果子洪亲自包了四大包果子,送到病榻前。后来,老太太归天时的一应事传,都是他掏钱给办的。
为此,谯城人对果子洪更为敬重了,“恒顺昌”的生意也愈加红火。
生意虽做得顺风顺水,奈何洪家的人丁却不是很旺。果子洪二十岁娶妻,直到四十三岁时才得一子。
中年得子,洪家自然十分欢喜,专门请算命的刘先生给批了八字,取名尚义。
都说晚生的孩子聪明。果不其然,这洪家少爷打小脑瓜就格外的灵光,聪明伶俐。平时跟父亲进进出出,小尚义看哈懂啥,学啥会哈。十三岁时,就学全了做果子的各项手艺;到了十七岁,进料、做果、站柜、算账,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了。
街坊邻居们见了就夸,说洪少爷如此聪明能干,真是老洪家修来的福分。
听着众人的夸奖,果子洪的心里美滋滋的。有时他就想,自己眼看着已是年过六十的人了,不如早点把生意交给儿子,还能享几年清福。可冷静下来,仔细掂量掂量,他又有些不太放心。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儿子虽说聪明灵光,但有一样——做人不够实在!
就这样又拖了两年,果子洪最终想了个主意——先把生意交给儿子打理三个月,以观其效。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先让儿子实习三个月。
打定主意后,这天,果子洪把儿子叫到跟前,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接管了“恒顺昌”的生意,洪尚义自然十分高兴,就想着好好干上一番,让大家看看自己的能力。
可说来也怪,自打洪尚义接管“恒顺昌”后,第一个月生意火爆,从第二个月起,生意逐渐冷清。后来,连多年的老主顾也不来店里买果子了。
这一切,果子洪都看在了眼里。
一天晚上,收好了生意,果子洪把儿子叫到内室,冷着脸问,知道咱这生意为哈越做越差吗?
洪尚义搔搔脑袋,一副很无辜的样子,低声嘟嚷道:“那谁知道呢!你看我忙前忙后的,不也很尽力吗?”
“哼,都这时候了,还跟爹装糊涂!”果子洪狠狠瞪了下儿子,厉声叱道,“把店里的那杆秤拿来我看看!”
洪尚义身子一颤,起身折回前厅,把杆秤捧到父亲面前。
果子洪接过秤,看了看秤杆,又掂了掂秤砣,而后一翻手,啪的—下把秤砣倒放在桌子上。
灯光下,但见那铁铸的秤砣底部,竞被人磨了一个指肚大小的暗坑。
见被爹识破了玄机,洪尚义像霜打的茄子,一下子就蔫了。而后,他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实情。
原来,洪尚义获利心切,第一个月盘账后,感觉赚得还不够多,于是脑瓜一转,打起了秤砣的主意……
听完儿子的讲述,果子洪气得胡须乱抖,指着儿子,一字一句地说道:“自古秤砣为权,秤杆为衡。做生意讲的是信誉和良心。倘若权衡偏了,也就失去了诚信,失去了人心。”
果子洪越说越气,蓦地抓起秤杆,双手用力,朝红木桌沿上猛地一磕。只闻咔嚓一声,一杆秤被生生折为两截。
自此,在“恒顺昌”的柜台后墙上挂起一杆断秤。旁边赫然贴着果子洪亲书的八个大字——“断秤为鉴,公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