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技艺现代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1-08-06 12:55董雨潇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山西转型

【摘要】“让传统技艺走进现代生活”,“十三五”规划“振兴传统技艺”的方略中指出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连接和转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尝试探寻传统与现代连接的桥梁,灵活运用现代生产方法、科学技术、组织形式、传播方式等,为山西传统技艺实现现代转型提供思路和方法。主要从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入手,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技艺转型发展的价值,利用科技力量的加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技艺的与时俱进,推进山西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发展。

【关键词】山西;传统技艺;转型

【本文著录格式】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8-057-03

【本文著录格式】董雨潇.山西传统技艺现代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8):57-59.

基金项目:2020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推进山西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20YY020)

传统技艺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山西传统技术和技艺是植根于百姓生活,并从百姓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结晶。有“雕漆绝技”之称的新绛云雕、“千金之宝”侯马蝴蝶杯、民间艺术之花剪纸、刻工细致的皮影艺术以及历经百年仍能光洁如新的平遥推光漆器、立文房佳品之林的绛州澄泥砚、色彩艳丽而线条明快的低温彩釉瓷高平珐华器,等等。这些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包含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民族特质、文化品质和市场开发价值都极为丰富,应当得到重视和保护。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山西传统技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走向衰落,一些传统技艺甚至被湮没。如何保护这些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以及实现传统技艺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是当今山西省文化艺术发展的一大课题。

一、现状

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变迁、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差距、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等多方面的影响,山西乃至中国的传统技艺都产生了一定的衰败和落寞的迹象。传统技艺得不到扶持和重视,失传或者变质等现象日益明显。山西传统技艺目前的组织形态和创作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弊端,从山西传统技艺生产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有四种组织形态,即家庭作坊、合作社、企业公司和个人工作室。其产品大多为自产自销,没有适宜和广泛的推广运营方式及平台。创作方式大多是延续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和延展。比如山西新绛澄泥砚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就曾出现过三百多年的传承断层,后经补救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当地有五家制作、生产和销售新绛澄泥砚的企业,推广平台多为当地博物馆等,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推广,其传承模式、宣传力度、受众参与度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大部分山西传统技艺所面临的问题。

二、转型原因及意义

首先,山西传统技艺的当代表现方式缺乏主导思想和精神理念,如简单造型的复刻,输出产品缺乏实用性等,都会使得接收者丧失兴趣和购买愿望等。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对解决当前传统技艺传承和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后继无人、无效复制、粗制滥造、产能过剩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对解决最近几年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制造业、建筑业等一些行业以及诸如乡镇企业、小微企业等在技术、人力资本、经济效益、融资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下,造成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就业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宏观上可以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再次,传统技艺现代转型过程中对以技艺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宣扬和民俗文化生态的建构,对解决当前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技艺传统深厚的乡土空间内,积极地通过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于一体的技艺生产的途径,重构乡土文化,实现乡土自救,促进乡村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民俗文化生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

此外,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域下,传统技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产业资源,是山西最具代表意义的造物形式之一,在“工匠”精神回归的时代诉求下,结合山西傳统技艺的特点,开发传统技艺资源,树立品牌形象,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多维度相结合,是促进传统技艺走向创新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三、转型发展路径和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信息全球化的深入,要实现山西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强改硬拼,应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转化”所明确的指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山西传统技艺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应注重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双重转化,从内到外贯穿其中,相辅相成。

(一) 思想内涵方面

加强顶层设计,培养艺术人才。注重顶层设计,要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强化协同协作,统筹各方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各文化艺术单位机构、文化艺术阵地平台的传播、保护作用。要着力培养一批国学功底深、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传统艺术人才开展优秀传统技艺的宣传、教育、研究工作,还要不断丰富壮大专家人才队伍储备。

促进对外交流,打造发展平台。政府部门和传统技艺手艺人都应积极对外交流学习,自觉吸收借鉴其他的优秀成果,通过传统技艺经纪人、艺术分享、艺术体验、艺术创意、价值传播等途径探索不同艺术形式的近缘结合甚至跨界组合。同时,积极走出国(省)门,讲好“山西故事”,加大对优秀的山西传统技艺项目的对外宣传力度,展示山西传统技艺的独特创造和恒久魅力,不断在对外交流实践中完善对外传播机制,形成话语体系。

(二) 表现形式方面

完善组织形态,革新创作方式。山西传统技艺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家庭作坊、合作社、企业公司和个人工作室。这些组织和个人,应着重艺术设计和商品生产的融合,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代产生的影响,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使商品更大推广的同时也承载和弘扬其内在的历史、民俗、艺术等价值。此外,要正确处理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关系,一方面不能忽视机器生产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手工技艺生产的核心要素。

依托现代技术,改造传播形式。以现代传媒为依托改进传播方式,将传统技艺资源与网络、手机、电视等现代文化传播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充分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介技术和传播形态不断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及各类传播媒体和技术,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动态化表达使山西传统技艺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现代传播手段打开、传播。

综上,探寻山西传统技艺资源实现现代转型发展新的思路与方法,应从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两方面切入,应于完善组织形态、革新创作方式,依托现代技术、改造传播形式,加强顶层设计、培养传统艺术人才,促进对外交流、打造发展平台等层面开创现实途径,让文化艺术设计和商品生产更好地组合、结合、融合,让山西传统技艺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继承、发扬,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案例分析

以山西传统手工艺曲沃“花葫芦”为例,结合上述现代转型发展的方式方法,做一具体分析。

“花葫芦”是用刻刀等工具在成熟的葫芦上进行装饰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有关它的最早记载源于宋代,到了清康熙年间,葫芦烙画已很兴盛了。它的雏形来源于中国黄河中下游两岸居民的日常生活。出于基本的生活需要,人们会把葫芦当作酒器,外出劳作时带在身边用以装酒自己喝或盛满酒后当作礼品送给亲友。有时人们也会将葫芦一分为二,将瓤去掉,作为日常生活中舀水、挖面的工具。后来,为了美观,手巧者便在葫芦上烙画,烙出各种图案或文字,并逐渐改进。葫芦开始时被当作一种装饰品,被人们收藏或观赏,后来逐渐成为别具一格的工艺品,民俗信仰中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愿景,都被附着在葫芦的自然属性上。钟敬文在《葫芦是人文瓜果》中谈到:“葫芦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意义的组成部分,从文献上看,中国古代民间就有以葫芦为多子象征的信仰。葫芦是中华文化中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果实,它是一种人文瓜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瓜果。”曲沃的“花葫芦”以郑家葫芦最为突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曲沃“花葫芦”工艺的主要传承人郑月巴老人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了“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曲沃不仅适合葫芦生长,并且葫芦的质量很好,品种繁多,曲沃的葫芦经过以郑月巴老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人的加工变成“花葫芦”,做工精致,题材丰富,纹样秀美,寓意深远。

曲沃“花葫芦”目前的组织形式为家庭作坊式,由于地处乡镇区域,宣传力度和知名度有一定限制,制作方法基本为手工和结合部分现代技术等,缺乏成体系的学习、创作、研学、制作、宣传、销售等基本流程和步骤。如果想让曲沃“花葫芦”得到更好、更全面、更长久的发展,根据前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思想内涵方面,打造曲沃“花葫芦”的文化创意品牌,不仅仅是局限在葫芦本身,可以更多地运用葫芦的元素,将其作为创意点,进行延展设计。一方面,以葫芦本身的工艺品为主,保留传统祈福纳祥文化相关的元素运用,同时大胆创新,拓展更符合当代流行趋势的主题;另一方面,打造“花葫芦”相关文创产品,运用葫芦造型设计相关产品,如文具、日用品、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这样使生产的“商品”更好推广的同时也弘扬了其内在的历史、民俗、艺术等价值。此外,培养和选拔更多喜欢和关注曲沃“花葫芦”的相关人才,如高校加强宣传、加大传统手工艺相关课程比例、多举办演讲、讲座和沙龙等,让更多的专业人才可以参与和了解传统手工艺。

表现形式方面,合理结合运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改善传播形式,扩大宣传力度。如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微博、淘宝等建立和运营账号,设计和制作成多种形式的客户端虚拟产品,如表情、贴纸、动画等,运用新形式载体将品牌产品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解和喜欢。放开眼界,让曲沃“花葫芦”走出省门,走出国门,与省内外、国内外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切磋和融合。如参加国家国际的比赛、讲座等,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华传统文化带出去;在纵向发展的同时,不忘横向扩展,将以曲沃“花葫芦”为代表的传统工艺做大做强。

曲沃“花葫芦”从工艺到装饰纹样,不仅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传统艺术、文化、民俗等代代流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烙印。透过曲沃“花葫芦”,我们还可以一窥它以及许多传统技艺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价值观、审美观、伦理道德观等深深的血脉联系,它们是当代艺术、设计、文化、民俗等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也是我们与历史文化传统连结的桥梁与纽带。这些优秀的文化艺术不应在沉默中漸渐消声,而是要顺应时代的洪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大背景的优势和影响,运用各种方法,激活其生命力。

五、结语

要实现山西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应从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入手,不仅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也要抓住时代的机遇,运用现代技术与传播手段等共同发展。此外,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技艺转型发展的价值,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与传统技艺结合最合适的发展道路之一,在山西省传统技艺资源的发展同推动和完善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间架起一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二者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体悟其内在的精髓,传递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理念,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传统技艺的艺术形式去设计和创造新的内容,打造文化品牌。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以不同的出发角度两手抓,完成山西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发展。

山西传统技艺作为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在社会科技生活日益进步发展的今天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但山西传统技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新时代、在山西传统技艺资源的传承和当代转型发展之间,找到一条道路,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马瑞. 山西民间刺绣的传承保护与发展[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6.

[2]王毅. 传统手工艺元素的数字化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4.

[3]张西昌.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3.

[4]王小明. 民间美术的模式化特征[D].天津:天津大学,2013.

[5]刘昂. 山东省传统手工艺产业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作者简介:董雨潇(1991-),女,山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山西转型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送给奶奶的信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地方高师转型的归因、模式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