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时代之前中西方的材料技术

2021-08-06 08:32供稿毛卫民王开平
金属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旧石器铜器石器

供稿|毛卫民,王开平

作者单位:1.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 包头 014010;2.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内 容 导 读

在旧石器蒙昧时代,人类自然群居且处于追求能在自然界生存下来的原始状态,其主要的采摘和狩猎工具是用天然石料制造的粗糙石器及简单加工的磨制石器。在后续的新石器野蛮时代,人类开始了农耕经济和定居生活以实现温饱,其主要的工具和器具是经过精细加工的磨光石器以及烧制的陶器。在这两个阶段,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中国和欧洲广大地区,且对比发现,中西方在材料加工技术和器具的使用上没有根本性的差异。然而自人类的生产力和生存条件到达温饱有余的状态且萌生出文明时代,中西方社会结构和文明状态呈现出了一些差异,对这种差异化发展有重要贡献的材料技术应产生于随后的铜器时代。

古猿在向人类转变的漫长岁月里大致经历了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逐渐演变成了现代人。在智人及之前的演变阶段,人类族群在严酷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里艰难生存,经常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在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时,人类族群可能随时灭亡。那时人类使用的工具以经过简单加工石料而制成的石器为主,这一时期人类所掌握的工具与自然抗争的能力非常低下,称为旧石器时代。在自然界随时面临族群灭亡的命运,使得人类奋斗的目标是如何在严酷的自然界中生存下来。当时人类并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只能盲目地摸索,因此从认知上那个阶段也称为人类的蒙昧时代。大约距今一万多年前,世界各地的人类族群在工具制造方面先后掌握了制作磨光石器的石料精良加工技术,并借助火的广泛使用创造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陶器,由此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工具技术的进步促使人类社会经济逐渐转向能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的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并开始了能获得良好生存环境的定居生活。随着满足衣食需求的条件不断改善,人类奋斗的目标转而追求温饱的生活。此时人类已经完成了向现代人类的进化,但人类的知识积累还处于初始的荒蛮状态,因而此时也称为野蛮时代[1]。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了人工冶铜和铜器制造技术,随后铜器的广泛使用使得人类进入了铜器时代。铜质工具对人类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得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有可能超越温饱生活所需,由此人类进入了追求温饱有余生活的文明时代。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与人类同时出现、与人类社会共生,没有人及与之相伴的劳动也就没有材料[2]。因此,材料技术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标志。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等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标志性的材料,而在中西方的文明发展中材料技术对文明特征的形成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3],因而有必要系统地对比在文明时代之前中西方社会在选择材料、制作和加工工具的技术方面存在的异同之处。

旧石器蒙昧时代中西方的材料技术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发现了大量的一万年以前旧石器时期人类的遗址[4-6],如山西芮城县西侯度和重庆巫山县龙骨坡等据称约200万年前能人的活动痕迹[7-8]。考古显示,几十万年前远古的中国人类已经大量繁衍生息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其他许多地方(图1(a))。而欧洲的考古挖掘中鲜有发现旧石器时期早期能人生存的遗迹[9],仅发现直立人与智人长期生活在欧洲各地的痕迹,如图1(b)[10-14]。

图 1 旧石器时期中西方人类活动遗迹的分布:(a)中国;(b)欧洲

中西方人类在从旧石器时期向现代人转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采摘和狩猎工具材料以木料和天然的原始石料为主。在自然环境中人类到处都可获得天然木料和石料,直接用作工具或经过适当加工制成各种工具。图2举例展示了旧石器时期中西方能人和直立人所使用的石器。图2(a)和图2(b)分别为早期能人使用的石器,比较粗糙,接近天然捡拾的石料,即仅经过较简单的加工,主要用作加工食物或猎物等。约100多万年前能人逐渐转为直立人[1],图2(c)和图2(d)分别展示了直立人所使用的石质手斧或尖状器等;这些石器看起来经过了较多、较细致的摔、砸加工,锋刃更明显,主要用于狩猎、杀伤动物等。

图 2 旧石器时期中西方能人和直立人使用的石器:(a)约230万年前安徽繁昌人字洞能人刮削器[皖];(b)约200万年前沙特舒维希亚能人斧状砍砸器[沙];(c)约130万年前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直立人手斧[英];(d)约115万年前陕西蓝田公主岭直立人尖状器[陕]【知识小贴士】

距今约几十万年前,人类渐渐由直立人变为智人,主要表现为智力明显提高[1],其所制作的工具更加精细。加工过程更多地包括了对石器磨制加工,因此这类石器称为磨制石器。磨制加工可以使石质工具获得锋利的边刃,且工具的形状呈现多样化。图3 (a)和图3(b)分别展示了智人制作的带边刃的小巧石质工具,不仅适合加工食物,而且也可以用作加工木器的工具。到了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制作出了更加修长锋锐的石矛状石器(图3(c)和图3(d)),与长木柄捆绑在一起构成石木复合工具,不论是刺杀还是投掷都可以明显提高狩猎效果。

图 3 中西方智人使用的磨制石器:(a)约2万年前山西沁水下川智人石锯[晋];(b)约2万年前德国明曾根智人石刮刀[弗];(c)约13500年前美国亚利桑那克洛维斯晚期智人石矛[英];(d)约13000年前山西吉县柿子滩晚期智人尖状器[晋]

系统的对比可以看出[1],在旧石器时期所使用的工具中很难发现中西方社会在选择材料、制作和加工工具的技术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新石器野蛮时代中西方的材料技术

在中西方的考古挖掘中已发现了大量距今一万年至文明时代来临之前的新石器时期人类遗址(图4)[6,15-20]。这些考古成果说明,转变成现代人的中西方远古人类已经广泛地生活于中华地区和欧洲地区,而且所使用的材料与以往相比也有了质的飞跃。

图 4 新石器时期中西方人类遗迹的分布:(a)中国;(b)欧洲

磨光石器是一类经过精细加工、形状更加符合不同类型劳动需求的石质工具,能显著提升劳动效率。在传统磨制石器基础上出现的磨光石器包括了石铲、石犁、石锄、石镰、石磨等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工具,石矛、石镞、石球等狩猎工具,石锛、石凿、石斧(图5)等建房工具。这些磨光石器为新石器时代特有的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确保了人类逐渐实现温饱的生活[1]。

此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类逐步进入定居生活的农耕经济时代。人类不仅需要建造房屋,而且需要蓄水、储种、育苗、存粮、炊饮等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些行为需要用到在自然界中无法直接获取的容器类器具。在与火、土、水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泥土经火的烧烤可以形成坚硬的烧土,即原始陶器的雏形。因此,约一万多年前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早期陶器[19]。随后,各地不断涌现出陶罐、陶壶、储物罐(图6(a)和图6(b))、陶釜、陶盉(图6(c))、陶鼎(图6(d))、陶盆、陶盘、陶杯等各式各样的陶器[1],广泛地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长期的制作陶器过程中,人类使用火的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发现提高加热温度有利于获得更高质量和更高性能水平的陶器。

图 5 新石器时期中西方的磨光石器:(a)约7500年前甘肃秦安大地湾石斧[甘];(b)约6900年前希腊塞萨利石斧[希];(c)中国石斧组合形态[云];(d)希腊石斧组合形态[希]

图 6 新石器时期中西方的陶器:(a)约65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储藏罐[半];(b)约6500年前德国纽伦堡储藏罐[陶];(c)约5500年前浙江湖州邱城陶盉[浙];(d)约5500年前东地中海陶鼎[陶]

在系统的对比中也看到[1],在新石器时期所使用的磨光工具、陶器中很难发现中西方社会在选择材料和制作加工技术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或许在烧陶温度上中国比西方更早地达到了1000 ℃以上的温度,这为高温冶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21]。

铜器的使用与中西方文明时代的来临

一般认为,全世界所有的人类种族最初始的祖先为非洲古猿,现代基因(DNA)研究也证实了人类的祖先起源于非洲[22]。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类似的自然环境及相近的物质基础之上,不同的人类族群应该呈现相似的发展过程,甚至在文明形成过程中会表现出类似的文明特征。然而,今天的中西方文明除了大量相似性外,还存在着许多明显不同的文明特征。综上所述,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中西方人类社会在材料技术的发展上并未呈现出本质性的差异[1],且二者都是借助农耕和定居的经济模式和社会模式逐步接近温饱有余的文明时代。文明时代的关键性材料技术基础是人工冶铜技术的出现与成熟[1-2],而温饱有余的经济水平使得人类有可能摆脱被动的生存形态,转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或决定社会如何发展。因此,需要思考铜器技术与文明特征的关系[3]。

新石器末期的中国古代部族众多,但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居住地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基本族群,称为“夏族”、“戎族”和“胡族”,其中夏族起源于甘肃东部的陇山地区;戎族主要分布于东北松花江上游流域及渤海、黄海沿岸与山东半岛等地,包括了夫余、高句丽、秽貊(濊貘)、商族等多个分支部族;胡族包括了匈奴、蒙古、鲜卑、周族等众多历史上出现过的部族,周族起源于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的黄河沿岸[23]。在这三个基本族群中夏族所涉及的地域和人口更广泛,因此是主干族群,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夏族、商族、周族等都因不断吸收其他族群而不再具备单一的血缘[23]。考证显示,当时夏族已经在中国较早地掌握了人工冶铜技术并较广泛地使用铜器。如今在青海和甘肃都发现了约公元前3000年的铜器制品。但可能因人口增长及自然环境和资源局限等原因,约公元前3000年夏族、周族、商族等中华多个族群由其各自的发祥地逐渐向黄河流域扩展或迁移(图7),周族和商族逐渐融入夏族,并最终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自此开始了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早期的中华文明时代[24]。根据其较早年代频繁的迁徙行为可以判断出,当时华夏民族的经济能力和温饱有余的水平是非常有限的。

图 7 中华文明之初华夏民族各族群的迁徙

图 8 西方文明的萌生与周边各早期文明的联系

欧洲地区的早期文明出现在希腊的爱琴海地区的克里特岛(图8),即起始于约公元前2200年、衰败于约公元前1400年的克里特文明;其后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在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地区形成了著名的迈锡尼文明(图8),这一时期出现了人工冶铜技术和铜器的使用[1]。从地理位置上看,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与更早的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北非古埃及文明相距不远,且受到后者的影响,其铜器技术很可能由西亚或北非传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地区位于地中海的贸易通道,当时的经济已经非常繁荣,但因铜资源匮乏、高温技术滞后等客观原因,其铜器应用尚不普及[3]。约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等外来族群自雅典附近的狭窄通道入侵迈锡尼地区,毁灭了迈锡尼文明,自此开启了西方文明的前身——古希腊文明,并延续至今[1]。入侵迈锡尼的多利亚人经过的雅典附近(图8)有欧洲少数几个古代铜矿之一的拉夫里翁(Lavrion)矿区[25],因此多利亚人很可能装备了更多的铜兵器,因而得以入主富裕的迈锡尼地区。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明在萌生的时间段、温饱有余的水平、铜器普及的程度等方面都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以此为线索,可以更好地思考、探索、阐述早期铜器应用和经济发展的差别对中西方文明初期特征乃至今日中西方文明差异所造成的影响[3]。

结束语

在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中西方在粗糙石器、磨制石器、磨光石器、陶器等各种材料和器具的制造技术和使用上均未呈现出本质的差异。然而,材料作为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材料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人工冶铜技术的成熟和铜器的使用是孕育人类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华文明萌生于约公元前3000年较早的年代,其经济水平和能力尚较低下,而西方文明萌生于约公元前2000年之后的较晚的年代,其经济水平和能力已经非常发达。同时,进入文明时代之前,中西方在支撑人工冶铜发展的基础条件方面也有所差异。材料技术与不同经济能力的结合对所生成文明的特征乃至今日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均产生重要影响,有必要作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知识小贴士】 图中出现的[皖]、[沙]、[英]等文字的含义为:[皖]—安徽博物馆、[沙]—中国国家博物馆沙特出土文物展、[英]—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陕]—陕西历史博物馆、[晋]—山西博物院、[弗]—德国弗莱堡考古博物馆、[甘]—甘肃省博物馆、[希]—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云]—云南省博物馆、[半]—西安半坡博物馆、[陶]—德国陶瓷博物馆、[浙]—浙江省博物馆。

猜你喜欢
旧石器铜器石器
石器,有看头——旧石器馆参观指南
殷墟妇好墓铜器铭文研究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山西定襄中霍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丹江口库区旧石器考古调查记
在法国发掘旧石器洞穴遗址
石峡口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的思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