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诚信度调查

2021-08-06 07:59:16夏景贤植奇聪邓梓柔苏珊珊贝舒婕雷春林王雪琴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作弊诈骗诚信

□文/夏景贤 植奇聪 邓梓柔 苏珊珊 贝舒婕 雷春林 王雪琴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提要]本课题主要研究在校大学生面临的诚信问题及其影响,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日常交往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并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在校大学生的诚信度,同时结合定性及定量分析法对文献、问卷进行研究分析,对一些在校大学生诚信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研究背景

《礼记·祭统》中道:“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千年。“诚”是真诚正直,“信”为言行如一。“诚”、“信”结合,是一个人提升修养,完善人格的内在要求。现今,诚信犹如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

同时,大学生是社会的接力者,跑好属于自己的一棒尤为关键。所以,高校的诚信教育不可或缺。然而,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如今仍有耳闻,因此对大学生诚信度的调查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研究

对于在校大学生诚信度的调查和研究,此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在校大学生对诚信等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并进行分析。国内学者更关注大学生在学术、日常交往中存在的失信问题。如学者朱云林提到的大学生欠贷不还、学术剽窃等在现今依旧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学者倾注于校园贷和大学生网络诚信问题。同时,部分国内学者的研究结合儒家思想,提出儒家文化对构建大学生诚信体系的积极影响,并结合国情,提出适应我国高校的诚信体系建构方案,对我国高校的诚信体系建构有重大参考作用。

西方对诚信的研究开始的较早,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他们的研究也颇具西方特色。如Friedline Terri,West Stacia等学者利用一项纵向调查的数据,研究大学生偿还信用卡债务等问题。他们认为一个社区的失业率和平均债务总额等与一个大学生所获得的信用卡债务和积累有关。由此可见,失信造成的危害不仅限于个体。在诚信教育实践中,虽然东西方存在差异,但都十分重视环境、诚信制度以及课内外教育对诚信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主要调查对象为本校四个年级部分学生,采取两次调查。第一次问卷发放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97.14%。第二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回收率83.00%。

(一)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诚信度调查与分析。第一次问卷调查样本信息收集如表1、表2。(表1、表2)

表1 样本基本信息一览表(1)

表2 样本基本信息一览表(2)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作弊和抄袭等行为抱有矛盾心理,如图1(a)、(b),64.71%的学生认为应诚信考试,但仅有17.46%的学生会对他人违纪进行劝导或举报,更多人会选择沉默,甚至有学生认为违纪可行。这反映了大学生缺乏诚信态度和意识。(图1)

同时,如图1(c)所示,大学生在看待作弊、抄袭等行为的原因也呈多样化。其中,大部分学生将此归咎于自身,如知识掌握不牢固,自控能力不足等,还有学生认为与考试制度、监考员以及其他同学影响等因素有关。

由图1(d)可以发现,在面对作弊和抄袭等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主要从自身、老师、学校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反映了在这些方面存在诚信的缺失。提高个人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监考员严格履行职责,学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完善考试制度等措施,被多数学生认可。

图1 第一次问卷收集分析图

(二)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诚信度调查与分析。第二次问卷调查中女生占比60%,男生占比40%,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为主。(图2)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遇到过诸如外卖被偷、共享资源乱放等行为,而且学生更多选择漠视或“吃哑巴亏”,只有少数同学选择追查到底。同时,被身边的同学、朋友欺骗或被所谓的“师兄、师姐”推销产品也使大学生对周围世界越来越防备,这也让大学生对诚信越来越不自信,如图2(a)、(b)所示。

同时,由图2(c)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网络和书籍等途径接受诚信教育,部分表示还从家庭接受诚信教育。而在提高大学生诚信度方面,如图2(d)所示更多大学生表示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以及加强和完善奖惩制度,同时还提出建立诚信档案和开展诚信教育等建议。

图2 第二次问卷收集分析图

四、现状及问题

(一)考试作弊。随着我国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家长和学生越来越重视教育。大学生为提高分数而作弊的手段层出不穷,相关报道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

1、作弊手段不断进化。考试作弊分为传统和高科技两种形式。传统考试作弊有夹带小抄、替考等;高科技作弊有使用手机、微型耳机等。据《卫报》显示,2012~2016年间,英国高校中涉及高科技作弊的案件增加了42%。专家表示,实际数字会更高,因为学生可能使用很高级的设备,这意味着有一部分作弊的学生没有被抓住。

2、作弊组织化。近年来,“枪手”代考不断职业化,逐渐形成一个有组织、有中介的机构,为学生提供整套服务。例如,在2017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章某以无线电设备传输考试答案,并用保证通过考试的方式发展生源。吕某、张某、张某在为章某招募考生中获利。

3、作弊被抓的几率变小。如表2所示,72.55%的大学生表示身边存在抄袭和作弊的现象。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高校选择线上教学、线上考试,增大了学生的作弊空间。线上考试相比于线下而言,考试监管难度更大,相关的线上考试监管系统不够完善,参与作弊而没被抓到的学生数量也更多。

4、学生对作弊的认知不足。如图1(a)、(b)所示,64.71%的同学认为应该诚信考试,但大部分同学在面对他人违纪时只存在心理不认同。甚至有同学认为作弊很正常或有作弊的想法。这反映了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不够,大学生缺乏对考试作弊的认知,没有深刻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

(二)作业与论文抄袭。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身边有作业抄袭的现象,如图1(c)所示,其原因也呈多样化和复杂化,如没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课程难度过大等。而论文抄袭的情况更严重,部分学生通过网上复制粘贴来拼凑出一篇“自己”的文章。在一些社交媒体上,还存在代写论文的信息。更值得令人深思的是,代写论文的“枪手”学历似乎都响当当,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何还会做出如此违背诚信的事情?

(三)人际关系虚伪。在大学这个小型社会里,不少同学对待身边的老师、朋友表里不一。对老师刻意讨好,对身边一些有钱人、对自己有利的人阿谀奉承,对条件不是很好的人冷落嘲讽。在某些时候,可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四)求职过程弄虚作假。为了在毕业生中脱颖而出,部分毕业生编造各种虚假履历,即使在大学里没有担任职务,也会写上“学生会主席”、“班长”等职务,甚至还有学生伪造证书等。在择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为了给自己留下更好的选择,同时和多家公司签署合同。也正是“诚信缺失”的现象不断增多,许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拔更加严格,这也让大学生就业难度更为加大。

(五)恶意损坏共享资源。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被投入使用,这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图2(a)所示,87.06%的同学身边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出现。他们表示,在教学楼、饭堂门口等公共场所更为常见。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恶意损坏共享单车,贴小广告,私藏车辆,上锁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私自利、诚信意识缺失、道德和素质低下等问题。

(六)校园网络诈骗。当今社会,高校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新闻也常有耳闻,诈骗的手法多种多样,如利用兼职进行诈骗、电子邮件链接诈骗、网络购物及退款诈骗等。由图2(a)所示,78.82%的人被自称为师兄师姐的人推销过产品。笔者也曾被类似的人邀请参加所谓的大学生交流中心,而后便爆出该组织被人举报诈骗,所幸笔者并无参加。许多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就容易被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七)校园贷风波不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贷等新的金融行业迅速发展,随之也引来了一系列风波。一些大学生通过校园贷使自己的消费欲望得到满足,最终成为校园贷的受害者;还有学生加入该行列,非法组织校园贷来骗取同学的财物。这与大学生的攀比心、虚荣心、侥幸心、消费不合理和诚信意识缺失有关。此外,一些高校对外开放,使外人可随意进出校园,也是校园贷在学校盛行的因素之一。

五、解决对策

(一)加大诚信教育力度,注重儿时教育。让诚信教育贯穿大学生的生活,使大学生从小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

(二)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完善诚信奖惩制度。对于有失信行为的学生,学校或社会应给予相应的惩罚,让不诚信的学生虚心改正,不敢再犯;对于诚信道德良好的学生给予表彰。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学校可开设有关思想道德的讲座和课程,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建立有效可行的诚信教育体系,对学生起监督作用。

(四)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是非辨别的能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要学习防骗技能,提高防范意识,明辨是非,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和自身的诚信意识。

(五)学校要积极宣传防骗知识。学校保卫处可积极开展防骗知识宣传讲座,通过校园官网、微博、微信等途径进行宣传,开展“防骗”、“诚信”等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

(六)完善大学生的诚信体系,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开展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消费意识,做到不盲目攀比,理性消费。加强对校园贷风险知识的普及,引导大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诚信观念。

六、总结

如今,诚信在生活中越来越彰显出它的重要性,《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更是将诚信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力军,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本团队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诚信度调查,提供数据以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作弊诈骗诚信
作弊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作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