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霞 李 莲 邹 敏
(重庆市大渡口小学 重庆 400084)
2018年1月大渡口小学进入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入职期教师迅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立足学校实际情况,针对近年新进大量年轻教师,而年轻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策略,导致教师专业化成长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发展的现状,确定以“入职期教师迅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作为我校优质发展,教师迅速成长的助推器和突破口。大渡口小学教学反思活动纵深推进,并辐射周边,推动整个地区教育教学的提高和发展。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和探究,作为入职期教师迅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策略之一的反思策略,颇见成效,教师成长明显。
大渡口小学自2016年成立以来,确立“厚实根基,多元发展”的“博厚”特色发展之路。几年来,教学秩序井然,师生充满活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我校确立了“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拟定了反思研究行动总体结构规划:
2.1.1 推荐书籍,增强理论——理论指导反思
教师作为“读书人”和“教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入职期教师读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是提高反思能力的重要一环。
我校给入职期教师推荐相应的理论书籍:如《教师的PCK建构:小学数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紧扣课标,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教学知识。在阅读不断丰富的过程中,新教师的教学反思也有了更强的理论指导,这也是逐渐树立反思意识的过程。
2.1.2 专家引领,师德修远——专业引领反思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为操作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学校多次请专家,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理论讲座培训学习。
我校五年内新教师有八位都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其中五位被评为了骨干教师。目前,我校已有骨干教师13人。强大的骨干教师团队是我校的中坚力量,将带领新教师提升业务能力,解决工作困惑,树立远大理想,学会自我反思。
2.2.1 多层次反思,点亮新教师的内视灯
(1)个人反思——一课一思,自我审视。
在教学中,总讲“一课一得”。作为老师,是否也做到了课后“一课一思”呢?入职期教师不仅要有教的过程,更应养成思的习惯。可以反思教学方法、过程,也可以反思教师行为、学生表现。既要反思教学中的大问题,又要反思自己或学生身上的小问题。无论问题大小,只要是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就有反思价值。
(2)年段共学——每月汇报,共议共进。
为了促进入职期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师徒结对月月汇报课活动。徒弟每月上一节汇报课,同年段老师必须观摩,其他老师自愿观摩。月月汇报课先由师徒研讨,设计课例,试讲修改,然后由徒弟展示。课后,听课教师一起评课议课。评课时,先肯定优势,提高执教者的自信心;然后提出两三点急需改正的问题,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升教学能力。每次研讨,都是反思的过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受益的不仅是执教教师,而是所有青年教师。
(3)校级研讨——教学沙龙,反思交流。
开展学科沙龙活动,搭建平台,展示教师专业发展成效。学科带头人走进课堂听课,营造良好教研氛围;骨干教师做专题讲座,引领示范,发挥骨干辐射作用。沙龙最主要的环节,就是青年教师和其他老师对某节课进行交流、探讨,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或者班级管理中的棘手问题,提出困惑,得到帮助和启发。
(4)市级赛课——市区级磨课团队,贡献智慧。
两年一度的市区级赛课,对于学校来说,这是展现教学水平的好机会。可是,怎样才能一人上课,全体受益呢?我校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找到了通过成立磨课团队的方式,“一人上课,多人受益”,带动学校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技能。
每节课、每个奖项背后,都有一群默默成长的人——大校团队。通过这样以赛促团队成长的方式,参赛人从师傅到徒弟,团队从老中青向全青年教师转变,这样的活动带动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不断反思与成长。
2.2.2 多角度反思,提升新教师的技能值
(1)同课异构,同课同构——针对性改进,快速提升。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同一堂课也应该有老师独特的教学思考。因此,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可以让新教师不断深入思考、学习、反思。三年级语文组两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司马光》时,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呈现了两堂不一样的课。
其他学科也采用同课同构的方式提高新教师的反思能力。不同教师执教相同教案,能直观地看出青年教师欠缺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教师解决问题,从具体某方面反思并快速提升教学能力。
(2)高新技术,优化反思——录像课录制、回放与指导。
为更加方便反思,我校对新教师开展了信息技术——录播室的使用方法培训。新老师学会录制、播放、拷贝录像课以后,可以把试讲课、月月汇报课、甚至是随堂课录制下来,师傅与徒弟一起回放课例,逐步讲解和反思。因此,在录播室里经常能看见师徒俩观看录像课,探讨教学方法的身影。这样的反思方式,让新教师们直观地看到自己课堂的优缺点,能更快捷地内化师傅提出的意见。同时,他们用录制的优秀课例参加了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新技术的培训与运用,相信会为新老师的课堂带来一抹崭新亮丽的风景。
写作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意义重大,尤其是课后反思以及教育叙事,这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构成部分。
为了强化新教师对课例、教学技能反思,提高教学素养,夯实理论基础,入职期教师每期必须撰写教学论文参加评比。具体获奖情况见下图:
学校为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每月查教案,教师每期听20节课,教研组长听25节课。坚持课后写教学反思,老师平时的常规教学考核分数将作为期末质量考核等。长期坚持,老师们就形成了习惯,内化成自觉的行动,形成了反思的意识。
3.2.1 规划定位目标法
《入职期教师迅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策略研究》目标是提高入职期教师教育教学技能,逐渐成长为“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
3.2.2 机制保障推进法
建立和健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形成了一整套包含“组织、制度、队伍、模式、策略、途径、方法”在内的、教育工作机制。
3.2.3 专家引领辅导法
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了教学反思讲座,反思沙龙。引领全校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了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骨干教师队伍。
3.2.4 特色教研法
(1)利用录播室,直击入职期教师课堂。更快捷地内化提出的意见。
(2)品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将课题研究分配到新教师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备课、上课、反思、研读、再实践,各个击破,让入职期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反思再实践,教学技能呈螺旋式上升。
(3)组学习团队,资源共享促成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就是一个团队,共同备课,制作课件,交流心得;一位老师参赛,构建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研究,分工合作,不仅青年教师显著成长,整个团队的教学技能也明显提升。
3.2.5 竞赛激励法
让教师直接参与到课题中来,亲身体验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了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就更满意,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公开课、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评比等活动。
通过实施和总结,我校先后制定了《2020—2022年大渡口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入职期教师迅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策略》等规章制度,使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制度保证。教师的规范化发展,为我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只有不断的“自反”“自强”,才能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在新教师入职的三年中,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大校这个大家庭,能够自我反思,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总之,反思的过程就是促进入职期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思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思进,这才是反思的最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