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文
故乡是一个叫灯盏窝的山村,我的表哥曾一直在那里教书、生活。
灯盏窝就在炮台山的半山腰上,背山面水,岩壁陡峭,秀美的竹林山脚下有滚滚东流的沱江。灯盏窝很美,那秀丽的风景,美得让人心醉。灯盏窝是一个小小的山村,仅五六户人家。竹林盘掩映着一所小学,小学两个班,班级不一,每班八九人。有一个教师,就是舅舅的儿子——我的表哥李章明。
那年,我从部队退伍,还没安置工作。听说章明表哥在灯盏窝教书,就有了和哥哥去灯盏窝看表哥的打算。我想,我们都是大小伙子,胃口很好,而表哥的月供粮才25斤,一顿就会吃掉表哥几天的粮。于是,从家里装了一挎包大米,向灯盏窝出发了。
从古镇去灯盏窝,沿沱江上行,10多里路程。那时没有手机和现代联系方式,不知道表哥有没有在灯盏窝。表哥的父母去世早,是奶奶把他抚养成人。奶奶老了,待有空,他总要回一根松看望奶奶。
正值夏天,我们一大早出门。沿沱江远远望去,灯盏窝绿树葱茏,青山绿水。跨过小河上的“矮子桥”,从小路上山,山道上马桑树丛绿茵茵滴答着露水。一路走来,我和哥哥汗湿了背心。
第一次去灯盏窝小学,一路问道。最后,一位白发老翁手指山湾:“转过山嘴就到了。”蝉鸣声声,翠竹林中鸟雀幽鸣,果然有琅琅书声。我们怕打扰表哥上课,就坐在校门前的树荫下等待。下课铃响了,学童们纷纷跑出教室,表哥也走出了教室门。一见到我们,高兴地迎了上来,口中直呼:“表哥表弟,真想不到你们会来!”于是,我们随表哥来到了他那简陋的寝室。一张木书桌(摆满了教案、教具)、木条凳、柏木单人床,山草铺在床上,一床单薄的棉被,床下还有一个木头箱子,这就是表哥的全部家当了。
表哥说:“在这里,有孩子们做伴,我过得很充实。”我在想,这就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梦?下午,表哥安排好学生们的课堂作业,让他们早点儿回家。然后,表哥给我们说起日常起居:每天清晨起床,煮好早饭,跑到沱江边,打一阵少林拳;然后,两只手各托一枚卵石,又从山路慢慢跑回学校,长年坚持不懈。
小小操场边,光滑的鹅卵石堆成了小山,操场的边墙和学校小道,都是鹅卵石砌成。表哥说:“当时我来灯盏窝,炮台山寺院僧人教我少林拳术,我常年在练。”一看表哥展露胳膊,果然钢筋铁骨。
灯盏窝环境优美,从后山岩壁缝流下一汪细细山泉。表哥用卵石修建了水池,饮用水都在这里取用,泉水不大,足够小村的用水了……
住房旁边,表哥搭了一间伙房,一口小柴灶煮饭。柴火不愁,学童们中午都在伙房柴灶上蒸飯,菜蔬就是表哥开荒种的青菜,还泡了一大缸酸菜。
生活的清苦,表哥早已习以为常。后来表哥成家了,就住在镇上表嫂家。因是上门女婿,表哥沉默寡言。直到退休,表哥依然喜欢坐在茶馆角落里,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只是,表哥退休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许多年过去了,表哥的音容笑貌和那灯盏窝小学的琅琅书声,还在我心底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