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综合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1-08-05 08:20金海王岩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临床护理研究

金海 王岩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脑血管病;临床护理;研究

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脑部组织缺血、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出现致残或致死风险,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等脑部血管各类型疾病[1]。由于脑血管病具有较高死亡率及致残率,且并发症较多,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强调积极有效管理脑血管病患者对于改善预后质量有着重要意义[2]。临床常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高压氧是将患者放置于超过大气压环境中进行纯氧气呼吸,为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有效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及临床治愈效果,降低致残风险。但是该治疗方法易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不仅会增加治疗风险,还会影响到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加强护理管理是有必要的[3]。通过分析脑血管病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过程的护理关键特征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高压氧治疗风险,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基于此,本研究将对脑血管病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过程中联合优质护理效果,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高压氧治疗室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7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女性别比值(17/18),年龄54~79岁,平均(62.77±4.31)岁;脑血管病类型: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梗塞11例,颅内动脉瘤3例,颅内血管畸形7例。对照组男/女性别比值(16/19),年龄53~80岁,平均(62.84±4.23)岁;脑血管病类型: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梗塞12例,颅内动脉瘤1例,颅内血管畸形8例。两组脑血管病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4]中疾病相关

诊断标准;(2)经CT/MRI影像学技术诊断证实存在脑血管病;(3)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或精神疾病;(2)合并其他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或衰竭;(3)患者依从性差。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标准脑血管病治疗方案,首先给予常规溶栓、降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并在生命体征平稳基础上尽早给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监测病情变化、给予治疗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护理重点,并加强及优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体会如下。

①入舱前护理:确保氧舱各系统运转正常,观察患者面部颜色、呼吸节律、瞳孔变化等改变情况,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进入治疗。并加强对患者情绪、健康认知管理,安抚患者,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带易燃易爆等物品进入,禁止食用易产气食物。②舱中阶段护理:包括升压阶段、稳压、降压阶段护理。升压阶段:按照相关治疗方案执行,加压速度宜慢,指导并观察患者适当调压动作,若患者出现耳部不适需要暂停加压,直到患者调节良好方可继续。稳压阶段:叮嘱患者戴好面罩,保持正常呼吸及有效吸氧,若存在呼吸困难患者需要即使给予供养,同时关注舱内氧浓度情况,探查患者是否出现氧中毒症状。同时打开进气、出气阀(空气流速维持自爱1m/s),改善舱内空气质量。降压阶段:高压氧治疗易出现气压伤、氧中毒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进舱人员需要熟知高压氧治疗操作,减压过程保持正常呼吸节律,避免出现呼吸不畅引起的肺气压伤,按照标准规定方案进行等速减压,避免出现减压速度过快。③出舱阶段护理:出舱后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异常反应,若无异常则叮嘱患者摄入营养饮食,注意休息,加强功能锻炼等。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质量: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预后质量,GOS量表等级划分标准:1分死亡,2分患者处于植物状态,3分重度残疾(患者出现认知、躯体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4分轻度残疾(仍存在轻度偏瘫、吞咽困难残疾,可独立生活及工作),5分恢复良好。MMSE量表评估项目涵盖定向感、注意力、记忆力等多个维度,满分总计3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認知功能恢复越好(<16分表明存在重度认知障碍,16~24分为轻度认知障碍)。

1.3.2对比两组脑血管病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统计护理过程中所有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率,包括气压伤、氧中毒、减压病等。

1.4统计学方法

将脑血管病患者研究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质量观察组GOS评分及MMSE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质量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脑血管病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危因素与遗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脑血管患者死亡率也出现增高趋势,该类型疾病负担沉重,因此有必要研究脑血管病管理措施,减轻疾病负担[4]。高压氧治疗属于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对于脑外伤治疗有着显著效果,但是该治疗措施易引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我们需要充分重视高压氧

综合治疗中降低及预防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开展[5]。

本研究显示,脑血管病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过程中联合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高压氧综合治疗是通过增加氧分压、血氧含量,改善脑部组织缺氧状态,降低脑细胞变性坏死概率,继而有效恢复脑组织细胞功能;增加脑组织毛细血管氧弥散量及距离,弥补由于脑补水中导致毛细血管间距离增大而形成的缺氧区域[6];该治疗手段可以促进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继而相应地降低颅内压;可以有效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修复,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修复病变脑血管,改善脑代谢,加速患者脑干功能恢复[7];该治疗措施可以通过提高脑干网状结构系统的氧分压,加速血肿清除,激活机体觉醒及生命中枢功能活动,加快意识恢复速度,维持患者正常生命功能;同时及时纠正代谢障碍,促进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宿主整体防卫功能。但由于该治疗措施介质为氧气,需要应用空气加压,易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8]。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操作阶段实施优质护理是可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优质护理是根据临床护理重点给予针对性、精细化及系统化有效护理,从入舱前、舱体内升压、稳压、降压、出舱后全过程均给予规范护理操作,确保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9]。在高压氧综合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管理,注重治疗流程的护理规范,重视易出现护理风险及并发症操作流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或降低不良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在安全环境下进行高压氧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GOS 评分及MMSE 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其原因在于优质护理可以协助高压氧治疗,给予监测病情变化、给予治疗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基础护理措施基础上,强化辅助治疗护理操作,重视护理规范性及有效性,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继而有效提高高压氧治疗效率及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快速转归,改善患者预后质量,促进觉醒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其原因在于优质护理可以给予全程式精细化、预见性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优化护理服务,包括入舱前情绪、健康认知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舱内阶段叮嘱一系列事项,保证患者治疗有效性、持续性及舒适度,舱外观察及叮嘱,降低或消除不必要刺激因素,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提高治疗安全,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过程中联合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质量,降低治疗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临床护理研究
脑血管病知多少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我院近12年9630例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