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的特点,患者常因持续疼痛反应且不能缓解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预后改善,因此除了对症治疗外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必要[1]。优质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优化各基础护理缓解,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本研究以60例急诊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急诊心肌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胸闷、气促等症,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51-72岁,平均(65.34±3.17)歲,病程1-8年,平均(4.65±1.24)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安静温馨的病房环境,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及血压水平,遵医嘱应用镇静类药物,增加巡视次数,时刻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以对照组为基础,研究组接受全程优质护理,具体为:(1)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为患者,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实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肢体活动,安慰并鼓励患者,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式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如听音乐、聊天和看电视等,同时将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进行分享,使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坚定。(2)用药干预: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对患者详细讲解,为其制定用药的时间表,明确各类药物的用法用量,并严格监督患者规范用药;(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养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性,合理搭配三餐,保持营养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4)健康教育:将疾病相关的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措施等为患者进行详细讲解,使疾病的认知程度能够提高,同时多与患者沟通,对于理解能力差的老年患者可反复解释,使患者的配合度得到提高。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效果
以对照组为参照,研究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以对照组为参照,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96.67%VS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讨论
护理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3]。但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规的护理常缺乏针对性及全面性,使得干预效果欠佳。全程优质护理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不但要求胡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过硬,还需要其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护理经验,以患者的实际病情和需求为其质量相关的护理计划,消除影响病情康复的不利因素,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尽早康复,节约医疗成本[4]。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对照组为参照,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少,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数据之间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护理有助于缩短急诊心肌梗塞患者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