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

2021-08-05 11:56杨勇琼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分娩心理护理

杨勇琼

【关键词】心理护理;临产妇;分娩

临产妇处于心理应激反应状态下,其心理和生理方面容易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进而发生变化,临产妇一旦过度紧张和焦虑,将会导致难产、产后出血等情况,并不利于产后恢复,因此,临床上为了提高临产妇的分娩质量,通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用以缓解临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而改善最终分娩结局[1-2]。本次研究对即将分娩的临产妇行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到我院分娩的临产妇,共178例临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抛硬币方法分成心理组和常规组,各组89例。

心理组年龄21到40岁之间,平均数(29.54±4.35)岁,孕龄37到42周,平均数(41.28±0.61)周;常规组年龄33到38岁,平均数(28.84±3.96)岁,孕龄38到42周,平均数(41.62±0.58)周。2组临产妇基础资料和孕龄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护理方法

心理组行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与临产妇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临产妇营造更加轻松的分娩氛围,进而减轻临产妇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为临产妇带来压力和负担,而是需要以热情的态度与临产妇交流,帮助临产妇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迎接新生儿的到来;临产后严密观察产程和产妇心理变化情况,给予分娩前心理疏导及分娩时指导,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分娩相关知识讲解及注意事项,消除产妇紧张情绪和恐慌心理,正确认识分娩过程。其次,临产妇很快进入分娩阶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临产妇各个产程的心理护理。第一产程产妇将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反应,甚至处于失控的状态,此时,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详细讲解分娩的有关知识,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并告知产妇正确的呼吸方式,帮助产妇处于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二产程则需要护理人员给予临产妇相应的鼓励和安慰,促进产妇顺利分娩;第三产程则需要护理人员结合产妇当时的心理状况,稳定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对于新生儿性别及健康程度等各个方面的焦虑,稳定产妇情绪,避免产后出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分娩后,给予母婴尽快接触,延迟脐带结扎,產妇处于一个比较疲惫的状态,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继续鼓励产妇,第一时间告知新生儿情况,提高产妇自豪感。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给予产房护理、生活护理等一系列常规护理干预。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SPSS17.0)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

两组护理前心理情绪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比较新生儿Apgar 评分

心理组新生儿Apgar 评分(9.62±0.63)分, 显著高于常规组(5.14±1.08)分,T=33.803,P=0.000,P<0.05。

3 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科室,是一种专项的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及指导,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十分重要,已经得到患者及临床的认可[3]。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大部分临产妇大部分是初产妇,严重缺乏分娩经验,特别是对于分娩知识的了解十分薄弱。对于临产妇来说,作为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与产妇不同的是,临产妇即将分娩,发生角色的转变和身体的变化,这一期间,临产妇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疼痛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会增加临产妇产后出血、难产的发生几率。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于临产妇的心理护理,进而确保临产妇各个产程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可以用一个更加良好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同时,也更加容易减少分娩时及产后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4-5]。

经研究后得出,护理后心理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心理组新生儿Apgar评分(9.62±0.63)分,显著高于常规组(5.14±1.08)分,P<0.05。综上所述,对于临产妇来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新生儿质量,值得临床的大范围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分娩心理护理
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