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坤
柑橘大实蝇,又名柑橘大果蝇、黄果蝇等,属于双翅目实蝇科,幼虫称柑蛆(被害果称蛆果、蛆柑),在我国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陕西、台湾等省(区)市均有分布,为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世纪50~60年代,柑橘大实蝇仅在湘西地区一些柑橘产区发生,后经六省联防和逐年大力防治,其危害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柑橘栽培效益不断下滑,果园管理粗放,加之果品、苗木、种子检疫工作有所放松,致使柑橘大实蝇在湘中地区迅速扩散蔓延,危害逐年加重,一些果园虫株率高达100%,虫果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已成为广大果农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观察与生产实践经验,对柑橘大实蝇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介绍,供果农参考。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形似苍蝇,体长12~13毫米,黄褐色;复眼金绿色;翅透明,翅痣及翅端斑呈棕色;胸部背面中央有深茶褐色“人”字形斑纹,两侧各有1条宽的深色纵纹;腹部5节,背面中央有1黑色纵纹。卵,长椭圆形,体长1.2~1.5毫米,两端透明,中间微弯,乳白色。幼虫,体长15~19毫米,圆锥状,共 11节,呈蛆形,乳白色,老熟时变米黄色。蛹,体长8~11毫米,圆筒形,黄褐色,将要羽化时变黑色。
二、发生特点
1. 寄主种类
大实蝇在果树上只危害柑橘类,以甜橙、酸橙、金柑受害较重,柚类、宽皮柑橘类次之,枳因果皮上密生茸毛,不适合产卵,且果汁苦涩,因此受害较轻。除柑橘类果树外,还发现有危害南瓜果实的现象。
2. 危害症状
成虫产卵于幼果皮下或直入瓤囊中,产卵处流胶,周围有油渍状变色斑。产卵部位和危害症状因柑橘种类而异,危害甜橙、酸橙时,卵多产在果腰和果脐部位,产卵部位呈乳头状突起;危害宽皮柑橘类时,卵多产在接近脐部的位置,呈1小黑点;危害柚子时,卵多在蒂部,产卵部位特别下陷,呈1黑色深孔。1个果实上的产卵孔大多是1个,也有2~4个或更多,1个产卵孔内一般有10~14粒卵。幼虫孵化后在果瓤内穿食,破坏瓤囊,果肉局部或全部腐烂成糊状,有时种子亦被蛀食,形成蛆柑,不堪食用,但果实外观完好。受害果实未熟先黄、黄中带红,提前脱落,在柑橘果实着色前易于识别。1个受害果实內,常有幼虫10多头,最多时可达150多头。受害严重的柑橘园,满园落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3. 生活习性
柑橘大实蝇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越冬。在湘中地区,翌年4月下旬气温上升至19~20℃时开始羽化出土,5月为羽化盛期。产卵期从 6月上旬开始,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至9月下旬结束。成虫多在晴天9~12时羽化,以雨后初晴较盛,阴天、雨天则很少羽化或不羽化。成虫羽化后,先在地面爬行一段时间后才能飞行,其喜阴、善飞,但飞行距离不远,多在柑橘树叶背、浓密树冠枝叶间、树下杂草丛中,以及果园附近的灌木林中等阴凉处活动,取食蚜虫、介壳虫分泌的蜜露或植物蜜汁,以补充体内营养。全天以下午更为活跃,喜食糖、蜜等汁液,对糖、酒、醋的混合液有极强趋性,生产上可利用其这一习性进行诱杀。成虫羽化后1个月左右才开始交尾、产卵,每一雌虫可产卵30~40粒,最多达150粒,卵期1个月左右。土壤温度、湿度对成虫羽化的迟早影响极大,土温较高、土壤湿润,成虫羽化出土早;相反,长期干旱对羽化不利。
7~9月,幼虫先后孵化,在果实内蛀食危害。被害果于9月下旬开始变黄脱落,10月中下旬为落果盛期。虫果落地后1~10天,幼虫即脱果入土化蛹,10月至11月上旬为化蛹盛期。化蛹深度因土壤疏松程度而异(在板结土中较浅,在疏松土中较深),一般在树冠下3~10厘米深的土壤内化蛹,13.5厘米以下土壤中极少。极少数发生迟的幼虫随果实运输,在果实内越冬,至翌年老熟后爬出果实,入土化蛹。
柑橘大实蝇的传播途径,除成虫迁飞活动和少量虫蛹随带土苗木传播外,主要通过水流和虫果的运输而传播蔓延。
三、综合防控技术
柑橘大实蝇为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传播快、危害大,生产上必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加强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
1. 严格检疫,控制虫源
对受柑橘大实蝇危害的柑橘产区,防治上必须做到联防联治,坚持统一指挥、统一时间、统一喷药、统一摘(拾)虫果的“四统一”原则,不漏一园、不漏一户、不漏一树,缩小现有分布范围,逐步将其消灭;同时,禁止将带虫的果实、种子和带土苗木运出产区,防止扩散蔓延。对无柑橘大实蝇危害的柑橘产区,则应加强检疫制度,严禁从有柑橘大实蝇危害的柑橘产区调运带虫的果实、种子和带土苗木,严防害虫传入。
2. 地面施药,防止上树
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时,按每亩1.5~2千克5%毒死蜱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拌10倍干细土的用量,在树冠下地面上均匀撒施;也可在树冠下地面上均匀喷洒20%甲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等持效期较长的杀虫剂;喷药期间若遇降雨,于雨后初晴时加喷1次,以杀灭刚出土的成虫,防止其上树危害果实。
3. 树冠布饵,诱杀成虫
从成虫羽化出土盛期尚未产卵时开始,采用树上喷雾或树上挂瓶的方法加以诱杀。这一措施对成虫的诱杀效果极好,可以消灭绝大多数未产卵的成虫,是防治中的关键措施。在湘中地区,诱杀时间从5月上中旬开始,至6月中下旬结束。
树上喷雾:采用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等兼有胃毒、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加3%红糖(蜂蜜)后充分搅拌,配成药糖混合液,喷在枝叶茂密、结果多的柑橘树冠上,重点喷叶背。全园喷1/3的树,每株树喷1/3的树冠,隔7~10天改变方位喷1次,连续喷4~6次,喷药后遇大雨,雨后须重喷。喷药时间以晴天上午或雨后初晴时较好。
树上挂瓶:将红糖、食醋、米酒、水、90%晶体敌百虫按5∶1∶1∶100∶0.2的比例混合均匀,配成药糖醋液(或按树上喷雾的方法配制药糖混合液),盛于口径≥15厘米的平底瓶中,药液深度以3~4厘米为宜,瓶中放几节干树枝便于成虫取食,然后将平底瓶悬挂于园中(高约1.2米处)。通常每3~5株树挂1个瓶,隔5~7天更换1次药液。
4. 摘拾虫果,杀死幼虫
7~8月,根据成虫在幼果上产卵的危害症状,及早摘除虫果。9~11月,每天及时捡拾地面虫果1次,并摘掉树上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虫果。将捡拾和摘下的虫果深埋在1米以下土中(拌5%生石灰),或切开用水煮、焚烧,或加水和生石灰进行沤肥,或放入装有磷化铝片剂的塑料袋中并封口,以杀死虫果中的幼虫,防止其入土化蛹。
5. 深翻园土,消灭冬蛹
冬季降雪前或春季柑橘树萌芽前后,耕翻园土1次,靠近主干处要浅挖(10~12厘米),行株间可深挖(20~30厘米),以增加蛹的机械伤亡,或因蛹的位置变更,不适其生存、羽化而死亡,或翻至土表被鸟类啄食,有条件时在果园翻土后放(养)鸡,以减少越冬蛹,从而减少出土成虫数量。
6. 控制间作,防止转主寄生
对受柑橘大实蝇危害的柑橘产区,果园周围及园内禁止种植寄主植物——枳和南瓜,以防柑橘大实蝇转主寄生。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隆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4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