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
当代中国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小说应是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非常难得,亦可说是不可或缺的生动教材。“三红一创,青山保林”指的是作家吴强创作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红岩》,梁斌创作的《红旗谱》,柳青创作的《创业史》,杨沫创作的《青春之歌》,周立波创作的《山乡巨变》,杜鹏程创作的《保卫延安》,曲波创作的《林海雪原》。这几部长篇小说以我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为创作背景,宣传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进步性、正义性;弘扬的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发挥的是凝聚力量跟党走,不屈不饶、不懈奋斗的重要作用。这些作品,今天读起来,也有艺术穿透力。
每一部作品都值得认真品读。因为它们以规模宏大,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笔法,写就了一段历史、释怀了一份记忆。比如,《保卫延安》以宏大的叙事模式,描绘了毛泽东、彭德怀领导的延安保卫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讴歌了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创业史》《山乡巨变》刻画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中国农村的历史风貌,农民的精神变迁,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始终被忽略和蔑视的普通民众首次得到关注。
这些作品中塑造了大批性格鲜明、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并教育了几代中国人,厚植了人们的革命情感,鼓舞了革命士气。比如《红岩》中宁死不屈的江姐、《林海雪原》中的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等,他们反复被搬上电影、电视、话剧、歌剧、京剧,被改编、重拍、翻唱。
创作这些作品的作家是值得学习的楷模。他们或是历经革命战争,沐浴过战火硝烟,或是出于强烈家国情怀、使命和责任担当,放弃官职,长期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亲身的经历使他们对战争生活拥有深入思考和豪迈激情,对革命、建设拥有崇高而深刻的思想认识,对为创造新生活付出血肉之躯的战士们、战友们怀有无比真诚的赞美、敬仰之情。杜鹏程,曾经作为新华社记者,跟随西北野战军某部,转战陕北。吴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战役。曲波,曾经率领一支小分队,在东北密林深处、林海雪原开展剿匪行动。战友杨子荣、高波等人的牺牲,始终让他难以忘怀,每每想起他们总会潸然泪下。他要通过小说,把最深的敬意献给他们。杨沫,因身边战友们为国家民族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要把战友们的事迹从心上移到纸上。柳青,辞去县委副书记一职,在农村一住就是14年,把自己“变成”农民,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周立波举家迁回湖南老家,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实在在投入农业合作化運动。梁斌,为全身心投入创作,主动申请辞去报社社长的职务。他们以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史是生动的教科书。这些“红色经典”小说和创作者的行动进一步诠释和证明这一重要观点。为使广大读者更深刻地感悟党史的生动性,回归党史现场,深刻领会党的初心使命,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从党史的角度对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小说的背景和内容重新进行阐释和解读,意与大家一同汲取“党史力量”,共迎党的百年华诞。
作者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