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馥珍
◆摘 要:新时代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增强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已成为班主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意识到新时代下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总结班级管理和心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全方位做好学生的思想沟通工作和心理健康指导,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为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保持坚韧的心理,树立其自信心,需要班主任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借助于心理沟通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心理教育的可接受性,满足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身心的良性发展,让学生学会规范自身的行为,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基。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同样是“五育”的重要组成,良好的心理教育能够有效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在传统教学中,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更多在于学生成绩的提升,班级秩序的维持,以致于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可能展现出较高天赋,其心理品质、思想态度存在较大偏差,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相差甚远,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无法实现学德智体的综合成长。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则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信息交互的桥梁,能够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及其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而在短时间内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不让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出现偏差,实现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上充分体现出了当代小学班主任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班主任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在加强科目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同时,还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心理疏导,有效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成长。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主体教育活动,增强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开展主题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优点,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为寄宿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指明方向。班主任可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然后,还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全面整合学生心理教育的素材,使得心理健康活动能得以有效开展。例如,班上的一位同学因为衣着问题,常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戏谑,逐渐养成了不爱说话和自卑的心理,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可以针对性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让那位学生上台,从自己的服饰问题逐渐讲到这样的原因,例如家庭因素,同班学生开始安静下来,并在这位同学的演讲下聚精会神的聆听,等到结尾,教师再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总结,这个时候该学生心理就会涌现出一股被“重视”和“尊重”的感觉,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和同学和谐、有爱的相处,其自卑的心理问题也得到了良好的疏导。
2.采取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注重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践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更加亲切热烈的方式服务于这部分学生,将心理教育的重心放置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体验当中。例如在班级一位学生由于长期缺乏和父母的沟通,缺乏关心和爱护,导致其在学习上力不从心,平时寡言少语,心理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再加上缺乏监督和管理,进而养成了逃课、上网、抽烟等不良习惯,不讲文明,且养成了不尊重老师同学的习惯,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进行单独谈话,这个时候班主任一定要保持和蔼的态度,悉心询问学生存在的问题,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然后就学生存在的家庭不和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有效疏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
3.学会放手,养成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事实表明,班主任有时候过于约束和过于介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力,心理教育不能仅仅靠班主任和教师,而是要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这就需要班主任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氛围,从班级内部散发出积极能量,无形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疏导其心理问题,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4.注重激励,拉近师生距离
激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并能夠焕发学生的力量,激励对于小学生而言具备较强的精神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激励下具备坚韧的心理,且在无形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在某一次运动会上,某位同学因为腿部轻微受伤,难以顺利开展跑步,但是仍然坚持跑完了四百米,对于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结束之后,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或者拍拍他的肩膀,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赞扬了学生坚韧的品质,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他们心里充满暖意,轻松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这位同学在今后能够更加保持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去积极勇敢的面对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
三、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提升其自信心,养成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形成其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保持更加优良的心态,因此,小学班主任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多开展班级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班级主题活动等方式实现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登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1(06):167-168.
[2]刘琳.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新课程,2021(03):224.
[3]刘春华.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