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1-08-05 02:23连丽英
速读·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连丽英

◆摘  要:本文谈论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结合具体课例,从文本解读、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在主题语境引导下,设计三个梯度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由此构成六要素整合、指向学科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是“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學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这三类活动中,获取语言知识,深化语言技能,运用多种学习策略,促使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了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从单元整体教学出发,在主题语境下进行教学设计,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改变以往过度重视核心句型,孤立的、碎片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语言内涵的理解。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实践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公开课PEP(三年级起点)Book 2 Unit 2 My family Part B Start to read为例,阐述笔者理解的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文本解读

本课是吴一凡介绍家庭成员照片的文章,总共6句话,第一句是吴一凡自我介绍,其余是本课的核心句型This is my…吴一凡介绍其他家庭成员。重点词汇涉及家庭成员的称呼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及家庭的英语表达family,句式用是This is my…介绍家庭成员的照片。本文的价值取向在于通过吴一凡介绍家庭成员照片,利用课本配套的歌曲I love my family,体会到吴一凡爱自己家,爱家庭成员的情感,在交流、讨论中,学生体会家人的爱,从而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对自己家庭喜爱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学期的英语,能够听懂基本的英语课堂用语。他们活泼好动,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高。在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已经学会用This is +人名的句式来介绍他人。本节课的句式加上my 及家庭成员的称呼来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课上学生能不能够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通过笔者对文本的解读和学情分析,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认读本单元的核心句型This is my…;

2.把句子和对应的吴一凡家庭成员照片连线;

3.制作自己的家庭树;

4.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This is my…来介绍自己家庭成员;

5.表达出自己对家庭的喜爱情感。

这五个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主题语境Family Tree的引导下,笔者展开教学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语篇的学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四)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从英语学习活动观出发,仔细研读教材,发现Part A和Part B部分都是主人公Amy在认识Chen Jie 和Sarah的家人,本课时是吴一凡介绍家人,这样就可以延续A、B两个部分的情景,吴一凡向Amy介绍家人这一主题语境,依托语篇,首先,把Part B Lets Learn Mikes family tree自制成视频,微课导入,引起学生的感知和注意。紧接着通过提取Wu Yifans family tree,整体感知、理解语篇,知道文本大意与结构。再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对比获取Sarah的家庭信息,帮助Sarah完成家庭树,深化语言的运用。由Sarah推及学生完成自己的家庭树,并在班级展示。最后,由人的家庭树到蝴蝶的家庭树,体现迁移与创新。

(五)教学过程

1.学习理解类活动

(1)创设主题语境,感知与注意

导入为新知的学习提供背景、导向和预热等,方式有歌曲、图片、视频等,有效的导入应该是简洁、高效,能为新知学习做铺垫,为产出做输入,情境一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较短,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应该利用有趣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课时的主题语境是介绍家人,教师利用使用Amy做客的图片来延续单元整体教学情境。把A、B部分两个朗朗上口的chant利用过渡语有机的串联起来,激活学生对于家庭成员称呼的认读,在微课中Mike用与语篇相似的结构来介绍自己的家人,引入主题。学生思考问题:What is Mike talking?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考,感知本课时的话题。

(2)设计梯度问题,阅读与理解

任务1:看图片,获取信息。

Look and answer: How many people are they in Wu Yifans family?

学生看吴一凡家庭树图,获取吴一凡家庭成员数量。

任务2:阅读语篇,梳理内容。

Read and circle: Who are they?

学生初步浏览语篇内容,笔者紧跟着第一个问题提出Who are they?让学生自行阅读,并圈出吴一凡的家庭成员。

任务3:精读语篇,图文连线。

Read and match.

学生通过任务2的圈词,在笔者的教学下,对语篇内容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清晰的文章结构图,再次细读,获取关键信息,把介绍人物的语句与对应的图片连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Wu Yifans Family Tree这一主题语境下,有梯度的解决三个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结构的分析,学会运用语言知识。

2.应用实践类活动

任务1:复述所学语言知识。

根据板书的图片复述语篇。

《课程标准》增加了“看(viewing)”这一技能,尤其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他们对于图片更敏感,同时这样的复述让板书的利用率提高了。笔者让学生带上吴一凡的头饰,增加真实感,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内化所学的知识与相关的吴一凡家人信息。

任务2:实践与内化所学语言知识。

How about Sarahs family? Are you helpful? Lets help Sarah to make her

family tree.在单元整体备课的意识下,把Lets check部分中Sarah一家的图片抠图出来,让学生实践所学的语言知识,形成结构化的新知。

任务3:Make your own family tree and introduce your family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笔者设计了两个家庭成员介绍版本,第一个是所学语篇把家庭成员称呼挖空,第二个是在每个家庭成员后面加上一句成员的特征介绍,更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的效果。

3.迁移创新类活动

任务1:绘本阅读。

笔者巧妙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Sarah弟弟Sam捕捉的画面,You are very helpful. Sarah says, Thank you. Now she is playing with Sam. What is Sam catching? Look!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黑板上,注意到了Butterfly.笔者接着说,Not only our people have our family, but also the animals. Lets read together.自然引出关于蝴蝶介绍自己家庭成员Butterfly的绘本阅读,制作蝴蝶的家庭树。体现了迁移学习的设计理念,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任务2:德育渗透。

Family Tree一课的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在Wu Yifan介绍家人的语篇学习后,笔者追问:If you are Wu Yifan, what you will say at last?让学生对语篇的最后进行补充,有的学生说, What about your family? 有的说,I love my family.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笔者再问:Why Wu Yifan loves his family? Do you love your family? 这样的问题链逐步把学生对家人的情感激发出来,水到渠成。Love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family, in our life.

Butterfly绘本阅读中,Butterfly is different from her sister. Why?体现英语教学中的学科融合,蝴蝶的幼虫是蛹。Its a long way before the butterfly can fly in the sky. Before you can fly, you should study hard, too.

這两处的情感升华得到了学生的共鸣,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体现了学习活动中的价值取向的培育作用。

三、教学反思

(一)凸显主题,一“树”贯之

《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学习。本课例延续单元教学主题向Amy介绍家人,以Family Tree为主题。从热身的第一个韵律诗开始,教师提取父亲、母亲和儿子三人的照片制作成简单的家庭树,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不断渗透家庭树。用B部分 Lets learn 已学Mike的家庭树来导入新课,出示本课的话题与任务。紧接着观察吴一凡的家庭树,进行新知的教学。在了解了吴一凡和Mike的家庭之后,和学生一起了解另一个朋友Sarah的家庭,帮助Sarah完成她的家庭树。拓展阅读中阅读蝴蝶的家庭,制作它的家庭树,一树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主题语境清晰,培养学生制作和介绍自己家庭树的目的明确,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下,通过动手、动脑等方式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了学习能力,发展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解读文本,深挖内涵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不同的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应该通过自己的理解解读教材,进行教学。通过与B部分Lets learn中Mike的家庭树对比,发现吴一凡的家人人数较少,Mike的家庭人数较多,主要还是在于孩子人数的不同。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可能会说Mike is from Canada. Wu Yifan is from China.在这里学生基于生活体验,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无法完整表达,但是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文本教学复述后,教师提出If you are Wu Yifan, what will say at last? 启发学生思考,补全短文,总结升华。同时,教师发现本单元配套的歌曲I love my family也是Wu Yifan的家人,从而引导学生和Wu Yifan 唱一唱,改变阅读课沉闷的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进行德育渗透,Love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family, in our life.提升学习内涵,促进学生自身的语言知识学习、文化内涵理解和多元思维发展。

四、结束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让英语教学目标明确化,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某一具体语境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学情与生情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三类层次不同的活动,更好地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刘中元.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21(1).

[3]谈晶琴.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设计与思考[J].校园英语,2020(45).

[4]翁志祥.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高考,2021(3).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