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05 02:23张金娥
速读·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就是指依托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将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或者课外文章引入课题内,融合教材和课外材料的语文阅读方式。能够实施主题阅读的教学方式,主要受益于教材的编写中渗透了“双线组元”理念。从实践的效果看,由于紧密贴合语文教材,往往能取得家长的支持,吸引并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小学生实际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言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就是指依托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将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或者课外文章引入课题内,融合教材和课外材料的语文阅读方式。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是当前在统编教材下,提高小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范围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有效途径。能够实施主题阅读的教学方式,主要受益于教材的编写中,渗透了“双线组元”理念,即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均体现出“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均衡递进的特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有助于在小学阶段实施主题阅读的教学方式,而且从实践的效果看,由于紧密贴合语文教材,往往能取得家长的支持,吸引并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小学生实际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分阶段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每个年龄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因此,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应当区分不同的年龄层次,实施分阶段的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一是针对1-2年级小学生的主题阅读策略,应当以提高阅读兴趣为主。由于1-2年级小学生仍处于好动难以较长时间静止听课,因此,针对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要拓展他们的主题阅读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方面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候,应当结合童话、绘本等适合低年级特点的课外阅读材料,此时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大于阅读材料本身。另一方面在实施主题阅读教学时需要注重教学策略。比如一般建议通过朗诵的方式来提高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由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较为好动,难以静止的坚持学习整节课,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教师提的问题也需要结合这个阶段小学生特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二是针对3-4年级小学生的主题阅读策略,应当以提高阅读质量为主。当小学生到达3-4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个时候教师在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应当主要放在阅读质量上,从以兴趣为主转向提高阅读质量。一方面是要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方式上下功夫,就是要从朗诵式的阅读方式转换到默读方式,从最为基础的阅读方式提高到默读的方式。另一方面是需要在培养小学生阅读思维上下功夫,就是要从低年级的引导阅读开始提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阅读材料进行提问,引导小学生思考问题,从而提高阅读思考的能力。

三是针对5-6年级小学生的主题阅读策略,应当以提高写作能力为主。当小学生到达小学高年级的时候,这个时候无论是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是统编教材的设计安排,此时都重点转向了写作能力,这个时候的阅读是为写作而服务的。一方面这个时候教师要将阅读的主动权放在学生自身上,引导他们选择感兴趣的、有益于身心的阅读材料,开始广泛涉猎科普、诗歌等各类题材的阅读材料,重点锻炼他们自主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引导他们对阅读材料进行思考,例如从阅读材料中获得了哪方面的知识等问题,还要引导他们将阅读材料的知识点或者阅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应当说,广泛而较为深刻的阅读是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但是需要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针对阅读材料的思考。

三、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上,实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也应当采取一定的策略,从而能较好的保障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在课堂上采取的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主要分为这几个部分。

第一,引导部分。这个是主要基于统编教材的单元主题而设定的,一般是按照单元主题所确定的主题,由教师或者小学生共同选择较为合适的阅读材料。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先进行引导,也就是將单元主题进行明确说明,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包含了什么含义?我们主要阅读的材料包括哪些?怎么进行主题阅读的安排,等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导入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教师将单元主题导入到课堂的步骤。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安排和布置的任务等方面。这部分的重点是导入课堂阅读的内容,以及阅读的方法。导入内容就是将主题内容进行介绍,而导入阅读方法则是采取默读还是朗诵等方式进行阅读。

第三,阅读部分。这个部分是需要在教师的安排下,小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这个阅读的方式主要取决于课题所选取阅读材料,如果是课文,则应采取朗诵等方式进行精读,而如果是课外材料,则可以采取默读等方式进行泛读。当然,这个阅读的训练需要结合不同年龄的小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这个在前面一部分已经进行了分析,在此不赘述。

第四,交流部分。这个部分则是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的环节,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提问题让学生回答,另一种是采取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当然,第一种提问式的交流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越是年级较低的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越是简单。第二种讨论式的提问方式则较为适合高年级的小学生,这种方式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发讨论。

参考文献

[1]张咏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D刊(学术刊),2021(02):48-49.

[2]刘双全.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78.

作者简介

张金娥(1980.09—),女,汉族,辽宁省营口市人,本科,职称:副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