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年人有吞咽困难的情况,吃饭进食常被噎着。老年人噎食是很危险的。而且,老年人吃饭常噎着可能是身体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必须高度警惕。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噎食?
1.圆形、滑溜或者带黏性的食物,如汤圆、糯米糍、面包、水煮蛋、豆子。
2.大块状食物,如肉类、地瓜、鱿鱼、馒头、包子。
3.带骨刺的食物,如鱼、大块排骨、花生、瓜子等。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出现噎食?
1.咀嚼功能不良。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脱落加上嚼肌功能下降。
2.吞咽动作失调。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吞咽时软骨活动没有以往灵敏,加上脑血管病变等原因,容易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从而导致食物容易落入气管。
3.胃酸分泌过多。老年人容易噎食,有的是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和膈肌痉挛也有直接关系,还有的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一定关系。
4.咽喉部黏膜萎缩。老年人咽喉部黏膜逐渐萎缩,吞咽时力道不够,气管没有关紧,食物就会误入气管,堵住气管或支气管,而且因为是反射动作,等到有感觉时,哽噎已发生。
5.脑血管病因素。对于脑梗、中风等脑血管病患者来说,也很容易出现吞咽反射障碍,使食物下咽时,会厌闭锁不全,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这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头部CT检查,明确病因,监测血压变化。
6.全身性疾病及各种器官系统的疾病。如胃癌、食道癌、慢性心衰、慢性支气管炎、贫血、尿毒症、老年性精神病等,都可引起噎食、吞咽困难等现象。
噎食有哪些表现?
老年人噎食具体有三种临床表现:①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②用手抓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向口腔;③呼吸道被阻塞,憋气,面部涨红,剧烈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
噎食怎样应急处理?
老年人若出现严重噎食无法缓解,家人除了打120急救外,还应做好应急处理:
1.疏通呼吸道。迅速用筷子、牙刷、压舌板等物分开口腔,清除口内积食。清醒的噎食患者可刺激咽部催吐,同时轻拍患者背部,协助吐出食物;不清醒的或催吐无效的,要立即用食、中二指伸向口腔深部,将食物一点一点掏出。
2.拍背法。站立在患者的侧后位,一只手放置于患者胸部以做围扶,另一手掌根部对准患者肩胛区脊柱,用力给予连续4~6次急促拍击。拍击时应注意患者头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作用使异物排出。
3.腹部手拳冲击法。意识清醒的患者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其背后,双臂环抱患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到肋骨)。对已经昏迷的患者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患者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使阻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老年人如果发生噎食且旁边无人,可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时间自救: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然后使腹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窩部)靠在一张椅子的背部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阳台栏杆转角,突然对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压力,连续向前倾压6~8次,一般可将异物顶出体外。在自救时,噎者应注意弯腰,使自己的躯干向前倾。
链接:预防噎食,注意七要点
1.饮食宜黏稠一点,以软食、半流质为宜,如面条、蛋羹、粥类等,忌食油腻、坚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进食时要少说话,更不能大声说笑,或是看电视,以免分心。
3.进食糯米类食物,一定要小口小口分食,仔细咀嚼再吞下,避免一次一大口。
4.吃带骨头的食物,不要太过心急,要仔细在口中辨剔。若佩戴假牙,则必须要固定好,不然摇晃或脱落,否则会影响吞咽的功能。
5.食物不能块头过大,如在家切菜时块头可小一些,大个儿的汤圆也很容易让老人噎住。在饭店吃饭时,对块头较大的菜,要一口一口慢慢吃,不可过急。
6.头部角度往下时,气管开口较小,所以进食时尽量低下头。有些老人习惯仰着头吃药,反而更容易噎着。
7.日常多练习张口闭口、伸缩舌头、微笑动作,以训练口腔及面部肌肉。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