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姣
◆摘 要: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的数学观,对教师实施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至今天仍处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境地之中。但是,我相信:我们只要具有新课程理念与科学的数学观,拥有较强的数学教学创新实践能力,就一定会有信心,有能力在追求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与素质提升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教为本的教学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从考试要求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而忽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学生只能被动适应,使学生失去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一味地讲解、训练,学生听、记,缺乏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依赖教师,形成了思维的懒惰,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在新的课程计划中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数学教学策略的重视,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积极开展高校课堂的建构。
一、强化新课导入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建构高效初中数学课堂,首 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调动起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单纯 的导入数学知识是每一位学生都不愿意面对的,更不用说调动学 习兴趣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把枯燥复杂的数学知识放置到 生动活泼的情景教学模式中去,既有声音的感染又有图片的形象化展示,加上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的动画教学视频, 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欢乐氛围中热情高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积极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我们也可借助丰富多彩的故事引导拉 开了初中数学课堂学习的序幕。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向 学生介绍《周髀算经》中周公与商高的对话 :“此为勾广三、股 修四,经隅五”,由此让学生认识到勾股定理产生于我国,增强 自豪感。讲到黄金分割法,可以介绍其数学家华罗庚借助“黄金 分割定律”进行研究与推广的事迹,还可以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 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乐于学习,充满学习热情, 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
二、巧妙利用多媒体,制定多样且合理的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教学方法的把握上不是很到位,这就需要 数学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 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上需要教师教学方法的辅助, 我们重点从教师的层面谈一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首先明确重点, 学会选择性数学教学与讲解。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多观察,了解学 生已经掌握的,明确学生依然存在困惑的,进行选择性的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不要重复讲,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解决的要引导而 不是直接讲,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有难度超纲的知识不要讲。
其次,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单转化,其实初中学生数学学 习困难与老师的讲授密切相关,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器 具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单转化。例如,在讲解直线、线段与射线的 区别时,可以制作一个形象性的有教学针对意义的数学教学课件, 通过鼠标的灵活控制实现线段到射线到直线的自由转变,学生在 记忆这几种图形时明白了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教师要 善于营造讨论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活跃情绪,让学生在积极 探讨中明白数学定理,掌握数学知识。
三、适时丰富课堂内容,实现课堂知识的弹性扩展及课后的巩固把握
以往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与知识不够丰富,课堂伸缩性 差存在一定关系,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考与练习空间。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师积极进行知识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满足学 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大量的教学 资源,对这些搜集到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筛选,对课堂教学有用 的资料放入收藏夹,在上课时灵活补充。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 证明数学知识时,在进行例题讲解后教师可以适当拓展,采用动 画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已知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 其中一边对应角相等,那么能否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师在 展示完基本的例题后,可以借助一定的信息工具,为学生调取与 证明点相符合的三角形证明动画,让学生按照动画操作提示进行 操作,发现其是否重合,从而判断该理论的正确性。
四、积极做好教学观念的转变,增强素质教育关怀
要想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建构,积极做好教学策略的创新,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更 加注重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论知识的背诵,新课改背景下更注重学 生动脑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 调整教学方向,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 生掌握定理不是重点,学生灵活运用才是教學的关键。在教学中 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 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教学策略的创新中,要求把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主动 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集体分组讨论中探究问题,教师只需要 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进行引导与讲解,教师的主体地位要明显 弱化。
新课改指导下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都是崭新的改革与尝试, 初中作为衔接小学与高中的重要一环,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我们只有在尊重教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敢于尝试,才能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海贵.浅析初中数学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 2017(22).
[2]刘玉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20).
[3]许晓萍.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