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
◆摘 要:摘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学生中学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而游戏教育具有生活化和趣味性等多种优点,是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的有效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在新课程改革下,应用教育开展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分析教育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并探究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育;教学策略
在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时期,小学教育也进行了深化改革,对小学数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育游戏对数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游戏的教学理论,将其有效应用于实践教学中。
一、教育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天生喜欢玩游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将教育游戏合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育兼具游戏性和教育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活跃性和参与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小学数学知识涉及的内容多,涵盖的范围广,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代数、几何和概率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内容,通过将教育游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大纲,对数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另一方面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设计游戏活动,通过教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只有在小学阶段巩固好数学基础,才能更好地在中学等阶段学习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游戏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图形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玩具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让学生用拼图搭建立体图形,既能够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利用游戏进行课前导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游戏进行课前导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导入方式,游戏导入是开展游戏化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游戏导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探究数学知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在教材内容中寻找游戏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通过游戏导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例如,在“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参考扑克牌的玩法组织学生进行“抓牌游戏”,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样多的扑克牌,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多的牌组合出24点,最早组合出牌数最多的学生获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游戏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许多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而生活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生活化游戏。例如,在“平均分”这一知识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向学生进行陈述,如“将9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学生对于这种抽象的数字陈述难以理解,也就无法掌握平均的概念及计算方式等知识。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小白兔、小猪、小猴子和小袋鼠一起分蛋糕,小猪很喜欢次蛋糕,想要分到最多。小白兔提出了三个方案:第一,把八个蛋糕分成两份,给小猪一半,小猪不同意;第二,把八个蛋糕分成四份,给小猪一半,小猪还是不同意;第三,把八个蛋糕分成八份,给小猪一半,小猪同意了。于是,小白兔给了小猪八份的一半,小猪拿着蛋糕高高兴兴的吃去了,而小白兔也在悄悄地乐。让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时,课堂气氛已经非常活跃了,教师可以让学生翻开书本,共同探究平均分的知識。在教授完平均分知识后,教师可以结合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创设生活化游戏情境,开展“分糖果”游戏,让学生将不同数量的糖果分别分给若干同学,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分一分,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创设课堂实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创设课堂实验,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探究数学内容,在实验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同时,设计课堂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分类”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设计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卡片,让学生对这些卡片进行分类。有的学生根据颜色的不同对卡片进行分类,有的学生根据形状的不同对卡片进行分类,有的学生将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卡片进行分类。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分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想学、乐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游戏开展教学,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春英.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1):18.
[2]仁真多吉.浅论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及价值思考[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000(008):1-1.
[3]邓军.浅谈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游戏的运用与思考[J].南北桥,2019,000(0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