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工学交替”的学生刚从学校还没完全走上社会,对社会感到既新奇,又彷徨,容易产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不知道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容易把自身一些不良的品质不加修饰地暴露在社会面前,产生不好的影响,故中等职业学校“工学交替”的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应注重自身修养的锤炼,提升自己内在的品质。
◆关键词:工学交替;学生;自身修养;社会实践;锤炼
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实训实习的必经之路,本年度我系按专业实习安排计划,经与苏州某车企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联系,16级汽车专业两个中专班的学生分两个批次前往该公司进行工学交替。
此次工学交替前,系部学生科、教务科等相关部门花了大量的精力,深入公司调研,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和教师会,尽量把工学交替工作做得完善些,将学生的实习课堂真正延伸到企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懂得企业生产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生产的严谨性、严密性、规范性,了解企业员工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为将来回到校园、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第二批次的学生工学交替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汪某,女,17岁左右,是我校中职班二年级的学生,据班主任反映,该生平时的表现尚可,最起码还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学生。一天早上,学生上班去得比较早,发现自己这条生产线上的凳子少了一张,于是乎就到隔壁那一条生产线上端了一张凳子过来,而隔壁那一条生产线是另一所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场所,他们也是在进行工学交替实习。对方学校某一女生来时一看,发现凳子没了,就到我校学生这条生产线端了一张就想走,被我校学生汪某一把抓住(因凳子上没标记,没法分清是谁的,但另一所学校的这位女生在凳子的某个部位做了记号,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不给端走,这时对方的这个女生突然将手一送,造成汪某一个踉跄,摔了下来,我校其他学生见状,那种小团体主义思想油然而生,上了几个学生,对方也不罢休,上来几个学生,借助公司里的一些物品,就娴熟地把它当成是格斗的工具,更有甚者,对方学校的学生居然操起了生产线上还未装好的灯泡,往地上拼命得扎,虽然不是朝着我们学校的学生,但也有用灯泡扎我们学校学生,还有被扎碎的灯泡溅在学生的身上,非常危险。好在公司陆续来了老员工,及时将事态制止,并报告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陈某。据负责人事后反映,这些学生真的缺少修养,缺少包容性,在处理的过程中更显得没有素养。经过公司、班主任等的耐心说服,做工作,终于将事情解决了。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真得非常需要加强自身修养的学习和锤炼。且不谈公司的管理是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无权去评价,就看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能力如何。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否应该冷静地想一想,或者说认真地考虑一下: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把别人的凳子拿走了,是不是人家不需要,或者是多余的凳子?处理问题的能力比较低。而当对方发现自己的凳子没有的时候,是否应该向线上反映情况,而不简单地到对方去取,我觉得也可以艺术地问一下,是否可以圆满地解决,都是公司的物品,都是到公司来进行工学交替的,想学习的,何必搞得大家都不愉快呢?另外,我们这些扎灯泡的学生,你们的举动属于什么行为?是发泄还是对公司的管理有意见?还是变相的通过这种方式对付对方的学生?不管怎样,可以看出学生的素质。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作为学生,肩负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担,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重要。孔子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孟轲也是这样,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当代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是时代发展的主心之骨,更应自觉、认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严格要求自己,对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约束自己、锤炼自己,还应以身边的榜样来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如何锤炼自身的修养呢?
一、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修养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修养要按照“四有”的方向努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多关心时事,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认真学好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德育课;另外还要认真学习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丰富自己的阅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理论上的扎实,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
二、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经验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踐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列宁曾指出,旧社会给我们遗留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我国儒家倡导的“内省”、 “吾日三省吾身”之类,虽可借鉴,但其最根本的缺陷就是脱离社会实践,因而收效甚微。当代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乡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气象以及碰到的许多新问题,既激发了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同时又看到改革开放前进道路的不平坦,看到了教育同形势发展的差距。在平时,学生在学校的许多活动包括第二课堂活动,都包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例如担负团、学生会、班干部职务,工作实践、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听录音、看录象、看电影、开展书评、影评以及文娱、体育比赛等。每个同学参加这些活动,既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又表现了自己的思想品德,可以从同学们的议论中得到大家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修养。
三、学会正确批评,力争发扬“慎独”
思想品德修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品德修养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对自己要进行正确的评价,即正确认识自己有哪些长处,有哪些短处,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优、缺、长、短对一个人来讲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严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发扬优点,不断克服缺点,也就是说要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像扫把一样,经常打扫灰尘才能清除;而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则应抱着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诚恳指出。同时,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自己应该虚怀若谷,认真进行反省。在我们学生中,一些同学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缺点、短处不乐于别人指正,这是片面的,不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修养贵在自觉,应提倡“慎独”精神。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很警惕。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出人的灵魂。所以,君子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精神从防微杜渐,培养自觉自我改造精神来说是可贵的,是一种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的表现。
四、经常留心生活,学习身边榜样
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身边的榜样或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绩更能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容易引起共鸣。
五、遵守校纪校规,注重平时点滴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修养,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动地指导修养,通过实践,检验修养的效果。而法律、法规,则是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去指导人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的修养,是对人们偏轨行为的制约。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该认真学习,学做人、学做事;学理论知识、学实践知识。只有认真地学习并领会学校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的精神,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去面对任何一个问题,才能在学校提供的舞台上大展自己的才华。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密切结合学校多年来实践的经验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来的,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它是保证学校贯彻执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实行对接的需要,因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很明确,就是要培养出大量合格的中等技能型人才,从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中等职业学校“工学交替”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就是一个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极好的机会,应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新知识的积累;同时更应注重收集工学交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成功和失败,做一个有心人,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力争把自己打造成社会欢迎的职校生。当然思想品德修养的锤炼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就必须善于总结提高,狠下功夫。思想品德修养,贵在自觉,重在实践,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
參考文献
[1]胡丹,胡晓林,余波,高燕玲.“工学交融五合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2]朱玲.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3]吴广顺.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 2012(14).
作者简介
朱艮生(1981.05-),男,汉,江苏,工作单位: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学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