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之要,其枢在水。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底气源自充足的粮食储备,也源自不断增强的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松辽流域面积辽阔,耕地面积3.7亿亩,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20%,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粮食稳产、增产最具潜力的地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多年来,松辽委充分发挥水利支撑保障作用,畅通命脉,护佑根基,以完善的流域规划保障体系为引领,努力在农业用水安全、黑土地治理与保护等方面破壁垒、解难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足流域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流域规划体系建设。2013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辽河、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成为指导流域水利改革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明确,到2030年农业灌溉面积达到1.6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左右,灌溉需水量控制在574亿m3以内。党的十八大以来,松辽委以松花江、辽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为统领,立足流域不同区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北水南调,东水西引,边水济腹”的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进一步分解综合规划目标、任务,编制完成诺敏河、绰尔河等8条跨界河流和重要支流综合规划,流域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供水保障,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合理确定灌溉面积,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灌区建设,高度重视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侵蚀沟治理,为保障流域粮食增产增收注入了澎湃动力。
诺敏河、绰尔河等8条跨界河流和重要支流综合规划编制完成
水利兴,五谷丰。松辽流域水资源“东多西少、北多南少”,与生产力布局呈逆向分布。松辽委成立以来,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推动实施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引绰济辽、三江平原灌区、锦西灌区等重大工程建设,流域蓄、引、提、调相结合的水资源调控体系基本形成,新增供水能力约25亿m3,农业供水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从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长效机制入手,不断完善以流域为单元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15条省际河流水量分配方案获批复,为合理配置农业用水水源提供了依据。大力支持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推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流域节水灌溉面积达到近81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左右,有效促进了农业灌溉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科学实施嫩江流域和洮儿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有效协调省际、部门间的水资源调度和监督机制,通过尼尔基和察尔森水库为下游农业输送惠民之水,润泽万顷良田,给地方农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巨大活力。
黑龙江北大荒农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屯垦戍边、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察尔森水库地处科尔沁草原,是嫩江支流洮儿河干流上唯一一座控制性水利枢纽。多年来,在洮儿河流域防洪减灾、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只有守好用好“饭碗田”,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才能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主动。
东北地区以珍贵稀有的黑土地资源而闻名,东北黑土地上产出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其重要价值非同一般。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保护好黑土地,是时代赋予松辽水利人的重要历史使命。松辽委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积极开展黑土区治理与保护工作,着力构筑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防护体系,推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持续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对部管生产建设项目实现监管全覆盖,人为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不断加大水土保持监管力度,实现87万km2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黑土地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不懈努力,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黑土区治理保护成效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
大型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受到威胁。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保护了珍贵的黑土资源,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危、关系人民福祉。只有牢牢端稳了饭碗,才能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主动。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松辽委将绷紧增强农业水利保障能力之弦,让流域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