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睿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 陕西 西安 712046
实验分别选取新疆、俄罗斯、青海三产地代表样品各两块,样品编号分别为:XJ―01、XJ―02,QH―01、QH―02,ELS―01、ELS―02。对样品测试点数分别为新疆白玉19个点位,青海白玉22个点位,俄罗斯白玉21个点位,由于样品点位数较多,对测定数值进行平均值计算,列入表中,数据见表1―1
表1―1 各产地白玉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含量平均值表(%)
由表中数据可得:三产地样品主要成分SiO2、Mg O、CaO含量与透闪石标准矿物理论值接近,主要矿物成分均为透闪石。
对于CaO含量,青海、新疆两产地数值明显高于俄罗斯白玉,Na2O含量,青海白玉则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产地,而Al2O3、K2O含量,俄罗斯白玉则显著突出。
对其相关阳离子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含量。
(1)Mg2+含量:新疆白玉样品的含量较稳定,基本范围在5.1―5.3%之间;青海白玉样品含量浮动较大;俄罗斯白玉含量最为稳定,数据集中在5.2―5.3%之间。
(2)Al3+含量:俄罗斯白玉含量显著高于另外两产地,变化范围在0.08―0.16%之间,而青海、新疆白玉的含量值较相近,且比较稳定,范围在0.02%以下。
(3)Ca2+含量:三产地样品中含量都集中在1.5%以上,其中青海软玉变化范围略大,新疆、俄罗斯则比较稳定,但新疆以2%的稳定值略高于俄罗斯白玉。
对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并投图来进行矿物定名,均落在透闪石范围内,由此推断出三产地样品矿物成分均为透闪石,但无法对不同产地的样品进行区分,所以本课题尝试将透闪石的投点区进行放大分析,并可知不同产地白玉样品在Ca2+、Al3+、K+、Na+的含量上有所不同,基于此,对透闪石的元素差异进行更精确的区分,来帮助判别不同产地。所做投点图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三产地白玉样品均有重合,其中青海白玉的数值变化范围较大,包含着新疆白玉,且新疆白玉处于青海白玉数值的中上游区域,俄罗斯白玉样品数值整体有着较高的Si含量,非重叠部分表现明显,可与其他两产地进行区分。
在Al3+/Ca2++Na++K+比值投点图中,可将俄罗斯白玉与其他两产地白玉区分开,较低的比值是其明显区分特征,新疆白玉和俄罗斯白玉的比值均较高,且比较稳定,数值均高于0.99,但青海白玉变化范围更小,数值更集中。
在Ca2+/Ca2++Na++K+比值投点图中,三产地白玉样品比值范围有重合又有区别,青海白玉以较高的比值形成独立的数值范围,可与新疆白玉区分开,俄罗斯白玉数值变化范围大,但以整体较高的Si含量值也可与另外两产地区分。
通过对 Mg2+/(Mg2++Fe2+)、Al3+/Ca2++Na++K+、Ca2+/Ca2++Na++K+的比值投点图进行分析,均可对区分三产地白玉有一定指示意义,在此基础上做出新疆、青海、俄罗斯三大产地白玉在 Mg2+/(Mg2++Fe2+)、Al3+/Ca2++Na++K+、Ca2+/Ca2++Na++K+比值下的推荐图解,为区分三大产地提供一定的依据。
电子探针(EPMA)分析显示,三产地白玉中矿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相似均归属于透闪石种,在Al3+/Ca2++Na++K+比值投点图中,可将俄罗斯白玉与其他两产地白玉区分开,较低的比值是其明显区分特征,且青海白玉数值均高于0.99,变化范围更小,数值更集中更稳定,在Ca2+/Ca2++Na++K+比值投点图中,青海白玉以较高的比值形成独立的数值范围,可与新疆白玉区分开,并得出三大产地白玉 Mg2+/(Mg2++Fe2+)、Al3+/Ca2++Na++K+、Ca2+/Ca2++Na++K+比值下的推荐图解,为区分三大产地提供重要依据。